《貴池南山劉氏宗譜》:劉世珩聘江寧縣廣東鹽課大使傅諱鑫公之女傅氏(鳳),同治甲戌十三年九月二十九日卯時生,光緒二十年正月二十七日子時卒。
劉世珩一家自安徽貴池遷至南京江寧時,曾寄居在城南盧宅,他把這所要經過三鋪兩橋的暫時寓所稱之為“五鬆七竹九蒲之齋”。或許,這些居所周圍主要植物的數目,這些草木或是少年夫妻當年的指盟證物,或是此時少年鰥夫的精確記憶所在。無論如何,過往諸種皆是那一段“即草木皆有情”的見證;這一年,劉世珩考中舉人,這一年,劉世珩將自己的住所稱為“夢鳳樓”,自稱“夢鳳樓主”或“夢鳳”。
1900年,七月七日,七夕。劉世珩又在樓中秉筆直書,似乎又在完成一件重要的文稿,總是些興國安邦的良策罷。在書卷的末行,他題寫下一段文字:光緒二十有六年太歲在庚子,雙星渡河日,夢鳳樓主貴池劉世珩,識於江寧城南三鋪兩橋寄廬,五鬆七竹九蒲之齋。
他擱筆之際,身旁傍出一個如玉的女子來,奉上香茗。女子竟然和傅春媺十分相似、九分神似,又似是而非。難道真有七夕相會的神話,或者天外飛仙的故事。劉世珩接過香茗,未及啜口,即關切地說,春姍,你也累了,早些歇息罷。春媺?春姍?春媺、春姍,原是同一家的姐妹。
原來,這對形影相照的女子,皆是傅家女兒。傅春媺的妹妹,乳名小紅,後來也嫁給了劉世珩,更名為傅春姍。可能是因為太過奇巧的緣故,劉世珩也暗自驚喜著這天外飛仙式的姻緣,他還為傅春姍取了一個私號,“淑仙”。
這一天,劉世珩提筆寫卷時,她也正在忙活著一件筆墨物件。她將薄薄的郵紙靜靜地襯貼在一冊泛黃的古籍頁麵上,用拈作一綹的極細的毫筆尖,順著透現出來線條輪廓輕描凝鉤,似乎是要將原本的版畫一絲不差地摹仿過來。這一會兒,她正在描摹著一幅古代的仕女肖像。劉世珩在旁靜靜地看著她,仿佛眼前的這位女子與她筆下摹畫出來的肖像都如夢境一般美好無瑕,令人難以置信。
劉世珩悄悄地躡步離去,剛走了兩步,又悄悄地折返回來。他從袖中掏出一件小小的物品,輕輕擱在了春姍的書桌一側。那是一枚小小的朱文印章,上麵銘著四個小篆:暖紅室主。
二、1900-1908:玉人生香暖紅室
1908年,暖紅室主人傅春姍依舊在描摹著那些古籍中的精美版畫,夫君的藏書日漸古盈,她的畫稿也寸積尺累,多出許多。
時年三十三歲的劉世珩,由於勤奮聰慧、應時而動,很受朝廷的賞識,已經擔任直隸財政監理,離開南京,到京城當差去了。他這一次的升遷,得益於他的一個國富夢想——金本位的帝國貨幣體係。
《貴池南山劉氏宗譜》:劉世珩聘江寧縣廣東鹽課大使傅諱鑫公之女傅氏(鳳),同治甲戌十三年九月二十九日卯時生,光緒二十年正月二十七日子時卒。
劉世珩一家自安徽貴池遷至南京江寧時,曾寄居在城南盧宅,他把這所要經過三鋪兩橋的暫時寓所稱之為“五鬆七竹九蒲之齋”。或許,這些居所周圍主要植物的數目,這些草木或是少年夫妻當年的指盟證物,或是此時少年鰥夫的精確記憶所在。無論如何,過往諸種皆是那一段“即草木皆有情”的見證;這一年,劉世珩考中舉人,這一年,劉世珩將自己的住所稱為“夢鳳樓”,自稱“夢鳳樓主”或“夢鳳”。
1900年,七月七日,七夕。劉世珩又在樓中秉筆直書,似乎又在完成一件重要的文稿,總是些興國安邦的良策罷。在書卷的末行,他題寫下一段文字:光緒二十有六年太歲在庚子,雙星渡河日,夢鳳樓主貴池劉世珩,識於江寧城南三鋪兩橋寄廬,五鬆七竹九蒲之齋。
他擱筆之際,身旁傍出一個如玉的女子來,奉上香茗。女子竟然和傅春媺十分相似、九分神似,又似是而非。難道真有七夕相會的神話,或者天外飛仙的故事。劉世珩接過香茗,未及啜口,即關切地說,春姍,你也累了,早些歇息罷。春媺?春姍?春媺、春姍,原是同一家的姐妹。
原來,這對形影相照的女子,皆是傅家女兒。傅春媺的妹妹,乳名小紅,後來也嫁給了劉世珩,更名為傅春姍。可能是因為太過奇巧的緣故,劉世珩也暗自驚喜著這天外飛仙式的姻緣,他還為傅春姍取了一個私號,“淑仙”。
這一天,劉世珩提筆寫卷時,她也正在忙活著一件筆墨物件。她將薄薄的郵紙靜靜地襯貼在一冊泛黃的古籍頁麵上,用拈作一綹的極細的毫筆尖,順著透現出來線條輪廓輕描凝鉤,似乎是要將原本的版畫一絲不差地摹仿過來。這一會兒,她正在描摹著一幅古代的仕女肖像。劉世珩在旁靜靜地看著她,仿佛眼前的這位女子與她筆下摹畫出來的肖像都如夢境一般美好無瑕,令人難以置信。
劉世珩悄悄地躡步離去,剛走了兩步,又悄悄地折返回來。他從袖中掏出一件小小的物品,輕輕擱在了春姍的書桌一側。那是一枚小小的朱文印章,上麵銘著四個小篆:暖紅室主。
二、1900-1908:玉人生香暖紅室
1908年,暖紅室主人傅春姍依舊在描摹著那些古籍中的精美版畫,夫君的藏書日漸古盈,她的畫稿也寸積尺累,多出許多。
時年三十三歲的劉世珩,由於勤奮聰慧、應時而動,很受朝廷的賞識,已經擔任直隸財政監理,離開南京,到京城當差去了。他這一次的升遷,得益於他的一個國富夢想——金本位的帝國貨幣體係。
他設想,以銀1兩為單數本位起級,其上再分為5兩、10兩、20兩3種金幣,下為5錢、2錢、1錢3種銀幣和5厘、2厘、1厘3種銅幣。自厘至錢至兩,皆為10進。此舉將一改克服以前生銀稱量和銅錢侵冒本位等舊習。實行辦法:先統一國幣鑄造之局,再統一各地流通之銀行金庫。在此基礎之上,他還希望推行紙幣,並已得到朝廷批準,在京師設立幣鈔印製廠,在湖北設立專供印鈔紙張的造紙廠。這一切,他皆奔忙其中,並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