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劉世珩:紅袖紀年譜添香劉世珩(2 / 3)

在北京臨時的寓所中,在西堂子胡同中,他為傅春姍構築了一所愛巢,名作“宜春堂”。她遵從夫君,款款而來,恬恬而居,隨身依舊攜帶著那枚鐫著“暖紅室主”的印信,好像她仍然住在過往的那間老宅裏。無論身在何地,夫君給她居室取的第一個名字“暖紅室”,始終是她最鍾意,也是最執著的所向所在。

這一年,她繼續在那些有精美版畫的古籍中找尋慰藉,那些夫君的寵物也成為她的最愛。她甚至模仿著夫君做學問時的口吻,談論這些古籍和版畫,儼然已是一副版本學家的模樣。她在那一年的一個冬日裏,摹繪完四十一幅《牡丹亭還魂記》傳奇中的版畫時寫道:右十行本圖四十、冰絲館改本圖一都四十一圖。蓋冰本刻圖皆橅此本而去款字,世皆以為冰絲館所重畫者。夢鳳樓主今刻四夢,其圖皆橅臧晉叔原本,以歸一律。餘又重橅此圖,弁之卷首,可以知冰本之圖所由來。益以見餘二人之好事矣。戊申仲冬既望,暖紅室主人淑仙劉傅春姍並識。

原來,劉世珩除了雅好藏書、讀書之外,更喜刻書。凡收藏一種珍貴的古籍,就希望照著它的原樣重新刻版,再印出一套全新的、便於廣為傳播和研究的“準原本”來。早在八年前(1900年),劉世珩意外的得到一冊《董解元西廂記》,他認為是現存最古老的《西廂記》原本,後來看到並熟知的“金聖歎評第六才子書《西廂記》”已經是刪改得一塌糊塗的通行本了。他是一個肯鑽研、愛探究的人,於是把手頭收藏的各類《西廂記》版本統統考證了一遍,寫成一篇考證文章。

他在考證查閱各種版本時,一套明崇禎十三年庚辰(1640)由湖州刻書家閔齊伋主持刊印的彩色套印本《西廂記》,給他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妻子傅春姍也連連說好。顧玄緯著《會真記雜錄》附有一幅崔鶯鶯的宋人畫像,還有“河中普救寺西廂圖”,妻子也每每流連,說以往隻知道西廂故事,未睹其人真容也不知道具體地理位置,看這兩幅圖一目了然。為此,傅春姍將這些古籍中的珍貴版畫一一描摹了副本,留作自我欣賞的同時,也頗得夫君劉世珩的讚賞。從這一部《董解元西廂記》開始,將古籍的原文、他的考證和夫人的摹本版畫一起製版刷印,成為劉世珩除卻官差之外的一份兼差,他樂此不疲,也頗有成就感。他甚至力圖以這種方法和印製模式,出一套規模龐大的、格調高雅的、版本珍稀的、校勘水平極高的、足以為後人稱頌的古代戲劇戲曲叢刊,他將其命名為“暖紅室彙刻傳劇”。

三、1912年之前:忽雷雙奏宜春堂

1909年,劉世珩仕途順利,已經任職度支部左參議。這一年他接到友人的一封重要來信,時任江楚編譯官局總纂繆荃孫寄到京師的《小忽雷傳奇》抄本。雖然也是劉世珩感興趣的古典戲劇劇本之一種,但劇本中透露出的一個曆史信息,更令他心馳神往。

原來,這個劇本是大名鼎鼎的《桃花扇傳奇》作者孔尚任與友人合作的一個作品,劇本內容講的是孔尚任如何傳奇般地得到唐代名琴“小忽雷”以及他想象中的關於這把琴在唐代的種種經曆。

通過劇本以及多方考證,劉世珩了解到,所謂“忽雷”,是唐代宮廷樂器中的一種胡琴,體似琵琶、兩弦彈奏。除卻“小忽雷”之外,尚有“大忽雷”。自唐代製作出來,曆來皆為一對兒,孔尚任後來也收藏到了那把“大忽雷”,並且也為之創作過“大忽雷雜劇”。

這雙忽雷琴,係晚唐德宗時,由江淮轉運使晉國公韓滉(723-787)精心製作進獻給宮廷的。唐文宗時,它被列為宮闈禁物,鄭重寶藏。

據說清代畫家桂馥(1736-1805)曾經親眼目睹過這把寶琴,並為之專門撰寫了《小忽雷記》一文,文中描述了小忽雷的形狀,說琴之首為龍頭狀,胸部為鳳凰形,腹部以鱷魚皮蒙成;琴柱上有雙弦,從龍口中吐出,由頜下一龍珠將兩弦分開。其上有篆書“臣滉手製恭獻建中辛酉春正書”的嵌銀字項。劉世珩查閱的各種相關資料越多,對“小忽雷”和“大忽雷”的向往則愈發的癡迷起來,仿佛睡夢中都依偎懷抱著這稀世奇珍。

這一年,傅春姍又為夫君描摹了十幅《紅拂記》中的明代版畫,在落有年款的那幅圖上,精細的描繪著柳枝、小徑、築於河邊的樓閣和樓閣中的靜坐案前、若有所思的女子。版畫的配文是一段小生的唱詞,曲牌為“不是路”的曲詞曰:金勒絲韁,柳外垂韁指短牆。停驂望,依然流水繞村莊。小生唱完曲詞後的自言自語是,此間是了,不免扣門則個,開門開門。也許,當年傅春姍在暖紅室中、宜春堂裏也是這樣靜候悵望,切盼著夫君扣門的聲響罷。

1910年,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劉世珩的苦心搜求之下,“小忽雷”終於率先浮出水麵。1910年春,劉氏聽到原籍江蘇太倉的陸應庵說,華陽(陝西商縣)有個卓文端住在京都,家藏小忽雷和兩本樂譜。聯想到康熙辛未(1691),孔尚任也是在北京街市上購得小忽雷,這一次三百年後的再度現身,劉氏當然不會放過天賜機緣。

費盡心力、財力之後,劉氏終得遺珍的故事,在毫無懸念中繼續展開。在兩把唐代寶貝皆納入囊中的同時,“味經書屋”校抄的《小忽雷傳奇》和《大忽雷雜劇》也隨之為劉世珩所笑納。

這一年,劉世珩在暖紅室中,與傅春姍把玩奇珍,“大小忽雷”亦成為眾多玩物之一種。《小忽雷傳奇》和《大忽雷雜劇》因為同樣的珍罕,也將納入“暖紅室彙刻劇曲”叢書之中。隻不過由於沒有現成的版畫可以描摹,劉世珩將另請刻版高手重新創作版畫。而妻子也沒有閑著,二十幅明代《西廂記》的版畫又描摹完工,也令夫君欣悅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