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趙尊嶽:附庸風雅之難趙尊嶽(3 / 3)

“羅浮夢梅”的故事,對於當時熟諳文辭典故的雅客們而言,像濫俗極了的以“蟾宮”指代月亮,以“赤烏”指代太陽一樣,早已了無新意。在他們看來,趙尊嶽此刻用到詞作裏,也無非像順口溜一樣,湊足格式而已。而他們想不到的是,正是這樣一個典故,二十歲的趙尊嶽於此發意,正籌劃著為梅蘭芳寫一部新劇,劇名就叫《羅浮夢》。

1917年12月1日,正值23歲“妙齡年華”的梅蘭芳在北京吉祥園首次演出了他自創的《天女散花》,獲得各界好評,一時梅氏新劇之盛名紅遍大江南北。其時,他正大量排演新劇目,在京劇的唱腔、念白、舞蹈、音樂、服裝上全麵進行了獨樹一幟的創新實驗,國粹新豔,成就了獨出心裁的“梅派”。

在梅氏創作的新劇目中,《天女散花》就是最傑出的劇目。劇情其實相當簡單,直接取材於佛經《維摩詰經》。故事以文殊菩薩訪問居士維摩詰為主線展開,維摩詰與文殊辯論時從容灑脫、義理皆妙,引來天女散花以示讚賞敬佩。上海百代公司出品,梅蘭芳天女散花唱片

原本故事的主角是維摩詰,可經梅蘭芳演繹出來的天女,搖身一變,成為舞台上絕對的主角。據說,梅蘭芳為這場舞劇精心設計了那對飄揚曼妙的長綢帶,帶子用印度綢做成,八九尺長,六七寸寬,每一邊各用一種不同的顏色。在舞台上,梅蘭芳使其隨舞翻轉,構成各種令人目不暇接的,如行雲流水般的優美造型,再現了神話曼妙意境。

梅蘭芳1918年搶灘上海時,估計也將這新創的“天女散花”,拿出來技壓群芳罷。跟在況周頤身後亦步亦趨的趙尊嶽定然是看見了,也許從那時起,他便心馳神往的想為梅蘭芳創作一個新劇本,要將這“天女散花”的曼妙身段融入其中。當然,和跟隨況師學詞不得不約束性情、倍加謹慎一樣,趙尊嶽在大量閱讀戲劇文獻之後,又加之以屢屢觀摩多場演劇之後的心得感悟,在八年後(1926年)的中秋節夜裏,才終於將這個新劇的稿本寫畢,定名為《羅浮夢初稿》。他在《羅浮夢初稿》的跋語中寫道:

曩者餘習治聲家言,每讀元人雜劇,未嚐不立意欲特過之。折衷宮律而此世苦無所施,則降作亂彈。又患無佳題可以落墨,年來締交綴玉軒,環顧回人多製佳曲,技益癢,興益神。因刺龍城錄,吾宗雅故,緯以開皇中事,將以貼之,微特聊償宿願,亦並以重吾宗於綴玉殷勤之雅。發篋理思,詞不加讀,累日而成以示人。人多善之,或申以新義,則又點定如幹。初稿始脫,前逡可旬日耳。露涼星晚,殘漏未消,秉燭達旦,此情可挹。綴玉行以重陽左右,買棹南來,預期嶺上梅開之際,趙尊嶽著:《羅浮夢》雜劇手稿跋文

紅牙翠管得相與,抑揚而拍之,庶償移寫之勞。百世以降,或有以實甫、漢卿相媺者,則非餘夙懷也。丙寅潮生日武進趙叔雍識。

從跋語中可以看到,青年時代趙尊嶽在做學問上的一顆“雄心”。他讀元人雜劇時,首先想到的是將來可以寫一部劇本去超過他。但是後來由於對曲律無法掌握,且又沒有良師指點,隻能退而求其次,希望能作一部“亂彈”腔(即京劇)的劇本。在與梅蘭芳相識之後,先前做劇本的心願再一次複現,於是《羅浮夢》這個劇本便應運而生了。

趙尊嶽著:《羅浮夢》傳奇第八場手稿,特別提及天女散花造型之重要性

在這個安排有八場劇目的劇本中,重中之重實際上集中在第七場與第八場,在這兩場中女主角均有“天女散花”的表演。在專門列出的“譜序”一章中,趙尊嶽對第七場的注示為“此為最重一場,歌舞賓白並重”,對第八場的注示為“此亦並重,有散花身段,唱白並重”。可以揣摩得到,劇中的男主角“趙師雄”正是趙尊嶽本人的化身,而劇中女主角“羅浮仙”則非梅蘭芳不可飾演。也許,在趙尊嶽心中,他與梅蘭芳此刻正在綴玉軒中飾演著這樣一場戲劇:大幕徐開,管弦忽奏,看官屏息凝聽。

軒中一俊娘身形微轉,眼波與腰肢同低婉,一曲珠玉落庭前:

看瓊枝鬥橫斜,月明照影。轉眼事又已經。月落參橫,曉煙濃,青山遠,白雲成陣。燈前舞醉,時心如夢如塵。

庭前一清郎作驚悟狀,猛一回身,臂扣心間,複展臂一舒,再收。朗聲悠唱:

我一生愛梅花幽芳秉性,算有緣得遇見,縞袂仙人。想起來大羅天前因有定,趙師雄怕也是慧業愁根。

又一綠衣美娘倏忽至庭中,手持白、紅梅各兩枝,與軒中俊娘翩然遞轉,長袖飄拂,雙玉合舞,宛若仙臨;仙音宛杳,香玉繞庭:

惆悵臨歧無以贈,贈予梅花表深心;前路莫愁風雪橫,衣香鬢音,好自伴吟身。

庭中郎君一徑追隨,掀袍舉袖,竭力去拈接二仙娘拂散下來的梅花,忙得不亦樂乎——趙尊嶽是願意做這個揀拾梅瓣的夢中人的,可惜,無論資曆輩份,還是身價聲名,時年二十八歲的他和他所寫的這個劇本,真正能遞到梅黨大腕們手中,再經由他們遞到梅老板麵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不用說用這樣一個楞頭青的趙尊嶽著:《羅浮夢》雜劇手稿

劇本去讓梅老板親自演繹了。

當然,以況周頤門人自居,且當年與況師同為“梅黨南方兩巨頭”的趙尊嶽,在當年況氏死後則更義無反顧的擔當起“梅黨南方一巨頭”的重任。1926年的中秋之夜,他鄭重地將《羅浮夢》劇本手稿影印數份,在封麵上題寫下這樣的字句:“初稿景印,希賜教正,並乞藻題為幸,爨演之際,賓白容有竄易處。題詞並當什襲彙刊,藉資矜寵,編者附言。”看來,當年趙尊嶽還真把這個劇本四處請教,真的準備讓梅蘭芳為之一試身手,與他共同扮演這夢裏人、劇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