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這,就是博弈(1 / 3)

博弈的構成要素

2010年公映的英國電影《百夫長》,情節非常簡單,主要就是圍繞一場令人緊張到幾乎忘記呼吸的逃亡與追殺的博弈展開。在這場殊死搏鬥中,博弈雙方除了向我們展示了粗獷、野蠻以及冷酷的敵對氣氛,還為我們異常鮮活地演繹了博弈對局的基本構成要素。

一場博弈的基本構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1.參與者

以昆圖斯·迪亞斯為首逃亡的羅馬戰士,悍女艾泰恩率領的皮克特追殺者。

博弈對局存在一個必需的條件,就是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參與者,自己跟自己玩不叫博弈。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如果不存在對手,隻是一個人做決策而不需要考慮他人如何行動,這就是一個傳統的最優化問題,也就是在一個既定的局麵或情況下如何決策的問題。比如氣溫驟降,出門必須多穿衣服,隻要有“氣溫驟降”這樣一種既定情況的存在,你要出門時的最優策略選擇就是多穿衣服,而不用考慮其他人是否多穿衣服。這種隻有你一個人做出決策的情形不能構成博弈。

2.策略

昆圖斯·迪亞斯通過采取迂回戰術和各種迷惑追蹤者的策略來躲避追殺,追上羅馬軍隊;艾泰恩則通過其神秘的近似獵犬的追蹤本領,總是能夠感應到羅馬人的逃跑路線。

如果沒有艾泰恩嗜血般的瘋狂追殺,昆圖斯·迪亞斯率領的幾名羅馬士兵就沒必要在逃跑的過程中千方百計地隱蔽逃跑路線;同樣,如果昆圖斯·迪亞斯等人不知道後邊有追殺者,艾泰恩就沒必要不斷地施展其追蹤技術。雙方如果沒有策略選擇的交鋒,就根本構不成一場博弈。就像四個人坐在牌桌前麵對著一堆牌而不打,那自然無法構成牌局一樣。因此在博弈中,參與者必須“出招兒”,也就是做出策略選擇,直接、實用地針對某一個具體問題采取應對方法。

3.收益

昆圖斯爭取率領羅馬士兵逃出生天,艾泰恩則要將羅馬人留下做異鄉亡魂。

博弈的結果就是雙方的收益。在這場異常血腥的博弈中,艾泰恩率領的追殺者在最後的決戰中全軍覆沒,而羅馬人一方隻有昆圖斯和博特霍什追上了羅馬軍隊。但博特霍什在欣喜若狂之餘被羅馬守城士兵射死,昆圖斯也差點死於意圖掩蓋真相的羅馬高官手中,最後一個人逃了出來。他沒有留在羅馬領地,而是回到了逃亡途中結識且互生情愫的“女巫”那裏。在這場博弈對局中,可以說沒有真正的勝者,因為雙方都未能實現預期的收益。即使殘存的昆圖斯算是僅有的勝利者,他也並沒有得到真正希望的勝利。

在參與者自利動機的驅使下,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博弈中實現利益最大化。這就是博弈論的第三個基本要素:參與者要有預期收益。就像賭博,每個參與者都希望自己賺得盆滿缽滿,而不是輸得傾家蕩產。

博弈的構成要素

2010年公映的英國電影《百夫長》,情節非常簡單,主要就是圍繞一場令人緊張到幾乎忘記呼吸的逃亡與追殺的博弈展開。在這場殊死搏鬥中,博弈雙方除了向我們展示了粗獷、野蠻以及冷酷的敵對氣氛,還為我們異常鮮活地演繹了博弈對局的基本構成要素。

一場博弈的基本構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1.參與者

以昆圖斯·迪亞斯為首逃亡的羅馬戰士,悍女艾泰恩率領的皮克特追殺者。

博弈對局存在一個必需的條件,就是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參與者,自己跟自己玩不叫博弈。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如果不存在對手,隻是一個人做決策而不需要考慮他人如何行動,這就是一個傳統的最優化問題,也就是在一個既定的局麵或情況下如何決策的問題。比如氣溫驟降,出門必須多穿衣服,隻要有“氣溫驟降”這樣一種既定情況的存在,你要出門時的最優策略選擇就是多穿衣服,而不用考慮其他人是否多穿衣服。這種隻有你一個人做出決策的情形不能構成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