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抑製就是不愛活動,渾身發懶,走路很慢,話語也少等。
◎發病原因
導致抑鬱症的原因有以下這幾種:
⑴年齡:初發年齡為20~50歲之間,青年和老年是發病高峰人群。
⑵性別:男女比例為1∶2,女性抑鬱症患者是男性的2倍。因為婦女必須麵對月經、懷孕、生育、絕經和避孕等一係列生理過程,體內激素的變化對情緒會造成影響。在心理方麵,與男性相比,女性具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特點,如比較敏感、細致、依賴性強、情緒不穩定等。在遇到挫折時對她們的影響更大,更易患抑鬱症。
⑶腦部化合物的變化:某些藥品,如抗高血壓藥物,某些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或其他因素,包括吸毒、酗酒等,都可導致大腦的一些化合物的變動,從而直接導致抑鬱症發病。
⑷生物化學因素:一個人患有抑鬱症時,大腦中往往有某些被稱為神經遞質的化學物質減少。人們認為,如果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這2種神經遞質之間不平衡,就會導致抑鬱症或焦慮症。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減少常常導致情緒低落、動力下降以及食欲和性欲改變。
⑸軀體疾病:許多軀體疾病和狀況,如癌症、中風、心髒病發作、慢性疼痛、糖尿病、激素紊亂和晚期疾病,患者對生活失去希望,往往可以導致抑鬱症。如果您或者您認識的人患有軀體疾病,而且有淡漠症狀或者無法解決自己的基本生理需要時,應該與醫生聯係。這些症狀可能是對軀體疾病的情緒反應或主觀反應,也可能是這個人合並有需要治療的抑鬱症。
⑹社會與環境因素:一些研究提示,不良生活事件,如離婚、重病或屢遭不幸,可導致抑鬱症。由於無法化解社會加諸自身的壓力,以至於出現神經衰弱、內分泌失調,進而引起腦內生物化學變化,這一連串的關係使得社會性因素成為我國抑鬱症的主要病因之一。日常壓力對我們的身體也有看不見的不良影響,事實上可以促成更大範圍的疾病,包括心髒病、感冒和抑鬱症。對於已經容易患抑鬱症的人,如果持續處於暴力、忽視、虐待或貧窮之中,那麼更可能會患上這種病。
⑺人格因素:有不良的思維模式、悲觀、自信心低、過分煩惱或者感覺幾乎無法控製生活事件的人較容易發生抑鬱症,並且較難治愈。
⑻非合理用藥:一些藥物可以造成抑鬱症(如利血平)。更多信息請向醫務人員谘詢。
⑼飲酒:經常過多飲酒有時也可以導致抑鬱症。
⑽遺傳因素:與許多其他疾病一樣,抑鬱症往往在家族中集中出現。若父母中有一人患抑鬱症,則孩子患該病的機會增加10%~13%;
在完全相同的孿生子中,這個數值還要大,危象係數更高。如果孿生子中有一人患抑鬱症,那麼另一個人在一生中患抑鬱症的可能性是70%。然而,在有明顯抑鬱症家族史的人中,許多人甚至在持續緊張的情況下也從來不得這種病。反過來,有些患抑鬱症的人根本沒有抑鬱症的家族史,所以,遺傳並不是絕對的,即使家族有抑鬱症病史也不必過於擔心。
◎運動療法
運動會讓人放鬆下來,而且會讓人產生一種自主的感覺,這非常有助於抑鬱症患者克服孤獨感。在運動時抑鬱症患者也應注意運動的強度、頻率及持續時間,以便於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有關專家建議,患者可以每天步行1500米,並爭取在15分鍾內完成。之後可漸漸加大步行距離,直至45分鍾內走完4500米為止。此外,患者朋友還可做健身操,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健身操包括跑步、跳繩及健身舞等。但是不論選擇哪一項運動,都一定要經過醫生的同意才可以進行。
鍛煉時要全心投入,參與其他休閑運動也可以把抑鬱症患者的注意力從痛苦、難題的症狀中轉移出來,在精神上起到平衡的作用,以此消除、緩解抑鬱的影響。在進行運動鍛煉時,要分開時段。完全沒有必要一次性地把每天健身計劃做完。很多人都喜歡量少、形式多的健身模式,而且每天的健身計劃分出不同時間去完成。例如對於45分鍾的慢跑,分3次,每次20分鍾總比1次跑完1個小時的效果要好。
另外,運動不能盲從,要做自己喜歡的,提這個建議看上去是多此一舉,但實際上很多人所選擇的運動並不是他自己最喜歡的。永遠要記著,鍛煉身體的方法是有很多的,我們應該選擇自己喜歡的鍛煉模式,隻做自己喜歡的運動。在鍛煉時,可以找個健身夥伴,兩個人或者幾個人一起鍛煉,一個人進行鍛煉是不會堅持多久的,可能某個時刻您說不鍛煉就不鍛煉了。但如果和朋友約定了健身計劃後,您就不會那麼容易動搖了。因此找個健身夥伴很重要的,能夠調動起您更多的熱情。
◎飲食調理
驅除抑鬱有很多方法,其中吃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適當吃些甜品或喝果汁,能讓人心情放輕鬆。調整好每日飲食、適當補充某些營養物質可有效防治抑鬱情緒。因此專家建議,抑鬱症患者應該多吃多糖食品。多糖類食品包括全穀米、大麥、小麥、燕麥、瓜類和含高纖維多糖蔬菜與水果等等。許多跟情緒安定有直接關係的蛋白質氨基酸是製造情緒荷爾蒙的原料,例如香蕉、奶製品、火雞肉等等,是含色氨酸的食品,患者也可以充分攝取,用來抑製抑鬱症。英國醫學委員會精神病學院近日公布的一項研究表明,B族維生素對治療抑鬱症有較大的幫助。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抑鬱症患者的血液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12,患者治療後的效果就比較顯著。老年患者如果體內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B6,自身對抗抑鬱症的能力也會增強,治療效果明顯好於其他抑鬱症患者。此前芬蘭研究人員也曾做過一項研究,經過對115名患者6個月的觀察,發現自始至終在血液中維生素B12含量高的患者治療後效果最好。因此,醫療健康專家也建議:您可以通過食用動物肝髒、雞蛋黃和魚類來提高維生素B12在血液中的含量。抑鬱症患者可多食含Ω-3脂肪酸的食物,Ω-3脂肪酸可以保持頭腦健康、提高智力,尤為重要的是,血液中Ω-3脂肪酸含量越高,5-羥色胺含量也就越高,情緒自然就越好。Ω-3脂肪酸的最好來源是深海冷水魚類,尤其是肉食性魚類,如馬哈魚、金槍魚、鯖魚、鯡魚等。因此,要想使體內有足夠的Ω-3脂肪酸,最好的方法莫過於使自己成為“食魚主義者”,即每星期至少食用3次魚類食物,尤其是深海肉食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