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加強鍛煉:多做一些能提高四肢肌力的運動,如擴胸運動、俯臥撐、蹲起、跑步等。因為適當地體育鍛煉可以提高機體調節的能力,另外,強而有力的下肢肌肉運動可以使血壓升高20%。
⑶勞逸結合:經常參加一些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社團活動,可以調節血壓。比如適當地外出旅遊、爬山、踏青、釣魚等。
⑷培養情趣:琴棋書畫是一種很好的調劑生活、舒緩壓力的休閑方式。在快節奏的工作之餘,可以借此放鬆身心,緩解緊張的神經,有益於低血壓患者調整心情。
⑸提高飲水量:平時應注意多喝水,每天至少喝2~3升,特別是早晨起來,應喝一杯500毫升左右的水,以增加身體內的血容量。
但在晚上睡前應減少飲水量。
⑹起身不要過猛:低血壓患者平時需多注意。洗完熱水澡後,要稍微躺一會兒再起立活動。夜間起床或早晨起床之前,先活動一下四肢,或伸一下懶腰,稍適休整後再起身,以防止猛然起床後,出現短暫性大腦缺血導致頭暈目眩的現象。
⑺避免久站或久坐:呈站立姿態時,要每隔幾分鍾就運動一下四肢,彎腰之後或久坐以後,不可突然站起,應扶牆或借助外力慢慢起立,以防止發生意外。
⑻適當增加枕頭的高度:每晚睡覺的時候,可以把枕頭抬高15°~20°角,能夠降低腎動脈壓並增加血容量。
三、高脂血症
1.疾病綜述
高脂血症是指血漿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未脂化的脂酸等血脂成分過多的一種疾病。高脂血症主要表現在並發症、動脈硬化、心髒出現問題、腦供血的問題或者出現肝功能異常或腎髒問題,甚至有的人出現高脂血症胰腺炎,這些都可能是由高脂血症所引發的並發症。
中醫認為高脂血症屬“痰濕”、“濕阻”、“血淤”範疇,而該病的基本病理變化是本虛標實,本虛是肝、脾、腎氣虛,標實為痰濁、血淤。
2.民間驗方
⑴山楂加雞內金治療高脂血症
有一位患有高脂血症的姚先生,今年49歲,是企業職工,形體肥胖,經常出現頭暈、頭痛、耳鳴、目澀、腰膝酸軟等症狀,去醫院一檢查,結果顯示是膽固醇偏高。後經醫院給他開了一個藥方,取何首烏、山楂各20克,枸杞子、杜仲、牛膝各15克,雞內金10克,煎汁服用,每日1劑,1個月為1個療程。服用幾個月後,複查結果顯示膽固醇已經恢複到了正常水平。
⑵決明子治療高脂血症
孔大媽患有高脂血症病史有5年了,最近幾個月發現頭暈現象更加嚴重了。後來朋友建議她試試用決明子海帶湯治療高脂血症,結果幾個月後再看到孔大媽時,發現她氣色好了很多,人也變精神了。她說方法很簡單,就是用草決明20克,海帶30克,煎汁後喝湯,每日1次,1個月為1個療程,這個方法可以祛脂降壓,對高脂血症病人的病情很有效。
⑶幹荷葉治療高脂血症
楊女士今年剛剛42歲,體形有些偏胖,經常容易頭暈、頭痛、胸悶,到了晚上則更加嚴重。後來了解到民間流傳著一個偏方,專治自己的高脂血症。這個偏方就是將幹荷葉碾成細末後泡茶喝,每天2次。
幹荷葉能清痰、泄氣、消腫,如果再加上蒼術、白術,療效會更好。
3.民間偏方
⑴牛肉燒蘿卜:牛肉50克,白蘿卜100克,食油、醬油各5克,蔥、薑、食鹽、料酒、味精等調料適量。先將牛肉洗淨後切塊,蘿卜去皮切塊,蘿卜需要用開水先焯一下。油燒熱以後,將牛肉煸炒至白色時,加入調料,經過翻炒後,加水使湯汁沒過牛肉,用文火慢燉,在牛肉燉爛之前加入蘿卜塊,煨到酥爛時,再加入適量食鹽、味精即成。每周食用2~3次。適用於高脂血症。
⑵老醋黃豆:黃豆500克,老陳醋適量。將黃豆放進適量老陳醋中,密封浸泡半年,取出生食,每日10顆。對高血壓症、高脂血症均有一定療效。
⑶涼拌芹菜絲:芹菜絲100克,調味料適量。將芹菜切成絲後,在開水中焯一下後,加蒜末、食鹽、香油、味精拌勻即可,佐餐食用,每日1次。適用於高脂血症等病。
⑷三花減肥茶:玫瑰花、茉莉花、玳瑁花適量。將花茶用沸水衝泡,加蓋悶5分鍾,即可飲用。每日1次。對高脂血症伴有頭昏眼花、心慌氣短、神疲乏力、煩躁、失眠者均有一定療效。對高血壓症也有一定療效。
4.外用偏方
⑴艾灸耳穴療法:艾灸耳部的內分泌、皮質下、神門、交感、心、肝、腎、腦、內耳等穴位,每次15分鍾,每日1次,10天為1個療程。堅持治療對高脂血症有效。
⑵艾灸經絡穴位療法:艾灸法可以溫陽益氣、活血通脈。每天用艾條灸神闕穴能調理脾胃、補益氣血。每日1次,每次30分鍾。
堅持一段時間,可以明顯降低血清、動脈硬化的指數和血脂的水平。
5.其他療法
嗅覺療法:用適量的菊花製成枕芯,睡眠時使用。中藥擴散到空氣中後,通過自然呼吸,使藥物直接進入肺部,再通過血液循環治療病患。適用於高脂血症引起的頭痛、眩暈。注意對菊花過敏者不適宜采用此療法。
6.生活建議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起到預防和緩解高脂血症的作用:
⑴注意飲食:通過合理飲食來調節體內的脂質代謝,是防治高脂血症的一個重要手段。高脂血症患者應減少動物脂肪的攝入量,多食用香菇這樣的菌類,以及蘋果、葡萄等水果,這些都是有助於降低血脂的食品。同時,還要杜絕甜食和零食。食用油應以選擇豆油、花生油、菜油為佳。饑飽適度,以在下一次進食前半小時有饑餓感為度,盡量避免過度饑餓,過度饑餓會加速體內脂肪的分解,使血中脂酸增加,不利於身體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