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泌尿科疾病偏方驗方(3 / 3)

⑵足浴療法:川椒、紅花、蒼術、防風、羌活、獨活、桂枝、麻黃、丹參、川芎各25克,加水煮沸15分鍾後,倒入盆中,水量以完全浸沒雙足為宜,加熱到適宜溫度後,浸泡雙足40分鍾,周身汗出,方能起到作用,每日1次。

6.生活建議

糖尿病病人的主要致死原因就是因為糖尿病腎病,所以,對於糖尿病腎病應當注意預防和日常養護。

⑴生活有規律:在條件允許的範圍內,可進行適當的運動,以促進碳水化合物的消耗,減少胰島素分泌的負擔。

⑵注意個人衛生:糖尿病常常會發生脫水的現象,而且,病人的免疫力會逐漸下降,導致皮膚出現幹燥發癢的症狀,易造成皮膚感染。所以,病人應該定時地擦拭身體或者洗浴,以保持平時皮膚的潔淨。此外,應穿舒適鬆垮的襪子和軟一些的鞋,以免血管閉塞而發生壞疽或皮膚破損而致感染。

⑶避免使用有腎髒毒副作用的藥物:包括降糖藥,如雙胍類。

⑷積極治療糖尿病,嚴格控製血糖:糖尿病患者在基礎治療的同時,應當注意飲食中要保持低蛋白低磷。

三、腎病綜合征

1.疾病綜述

腎病綜合征屬一種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臨床症候群,患者常伴有低蛋白血症、水腫、高脂血症。

腎病綜合征在中醫學中屬於“水腫”、“陰水”、“腎風”等症狀的範疇。在中醫中,本病被認為是多種因素作用於人體,分別導致髒腑瀝血陰陽不和,特別是脾腎虧虛,致水液代謝紊亂,水濕泛濫肌膚,日久可致濕熱、淤血兼夾為患。

2.民間驗方

⑴健脾化濕方治療腎病綜合征

小周是一個剛滿4歲的男孩,近兩年來反複水腫,並出現血尿、蛋白尿。就醫後,被診斷為“腎病綜合征”,醫生建議用中藥做保守治療,取生熟地、黃芪、黃柏、黨參、澤瀉、丹皮、炒白術、山藥各6克,雲苓、白茅根、炒薏仁各10克,用水煎煮成湯藥,每日服用1劑。小周患者服藥10劑後症狀明顯好轉。

⑵西瓜加大蒜治療腎病綜合征

38歲的鄭先生患有腎病綜合征,後來在一位老中醫那裏得到了一劑驗方:西瓜1個,大蒜100克,先將西瓜切開一個小口,再把去皮的大蒜塞進去,合上瓜蓋後,隔水蒸熟,吃蒜及瓜瓤,能起到清熱利水的功效,對濕熱型腎病綜合征的療效更顯著。鄭先生僅僅服用了一個多月,症狀就明顯地減輕了。

3.民間偏方

⑴豬肉葫蘆湯:五花豬肉200克,葫蘆肉300克,用500毫升的水將五花豬肉、葫蘆肉一起煮湯,每日1劑,分2次服用。滋陰潤燥,利水消腫。適用於腎陰虛型腎病綜合征。

⑵大麥芒豬肚湯:大麥芒(布包)200克,豬肚1個,紅糖100克,將洗淨的豬肚切塊後與大麥芒一同入鍋,加水燉熟,撿起大麥芒的布包後,加入紅糖即成,每2日1劑。健脾和胃。適用於脾虛型腎病綜合征。

⑶烏魚肉赤豆湯:烏魚肉150克,赤小豆、冬瓜各200克,蔥白5根,將烏魚肉、赤小豆、冬瓜一起加水煮熟,再加入蔥白調味即可,每日1劑,分2次服用。清熱利水。適用於濕熱型腎病綜合征。

⑷海帶排骨湯:海帶25克,豬排骨500克,精製油、料酒、蔥花、薑末、食鹽各適量,海帶放入清水中浸泡6小時,泡發以後,用水洗淨,切成菱形的小塊以待備用,將洗淨的豬排骨斬切成3厘米左右的小塊,放置在器皿中待用。將油燒至七成熱的時候,投入蔥花、薑末煸炒出香味,隨即加入排骨一起翻炒,加入適量的清水以後,再用大火煮沸,蓋上鍋蓋,改用小火煨煮1小時,待排骨筋肉全部煮爛,加入海帶片後繼續用文火煮10分鍾,加少許食鹽調味,拌勻即成,當菜佐餐,隨意食用。益氣養血,軟堅通脈,利水消腫。適用於濕熱內蘊型腎病綜合征。

4.外用偏方

⑴敷臍法:田螺肉4條,大蒜瓣15克,車前子6克。將車前子炒香,研磨成細粉,田螺肉、大蒜一起搗爛。將田螺肉、車前子、大蒜和在一起拌勻,用紗布包裹後敷於臍中,外用膠布固定。對此方過敏者會局部發紅,有刺痛感,應及時去掉。

⑵藥浴療法:取生麻黃、桂枝各30~60克,細辛3克,煮沸後,再煮20分鍾後,倒入浴盆中,加溫水10倍,用以洗浴,但要注意保持水溫,以周身出汗為宜,每日藥浴1~2次,每次15~30分鍾,10日為1個療程,連續兩個療程後,即會起到作用。

5.生活建議

腎病綜合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⑴注意休息,避免房事過勞:除患者出現嚴重水腫和高血壓時,必須要臥床休息外,一般情況下無需嚴格限製活動,可根據病情,適當安排文娛活動。

⑵保持皮膚清潔、幹燥,臥床時定時翻身

:患者使用的被褥應鬆軟,臀部及四肢可墊上橡皮氣墊或棉圈,有條件者可使用氣墊床,以避免出現擦傷和壓迫。陰囊如果出現水腫也可用棉墊或吊帶托起,皮膚破裂處應及時消毒,以防感染。

⑶飲食宜清淡:平時減少食鹽的攝入量,忌辛辣食品,出現低蛋白血症時,不宜大量補充蛋白。

⑷注意病情:控製感染灶,扁桃體腫大者最好手術摘除。

四、慢性腎炎

1.疾病綜述

慢性腎炎是由多種原發性腎小球疾病所導致的一種疾病,所以,又被稱作慢性腎小球腎炎。其臨床表現多為蛋白尿、血尿、水腫、高血壓等症狀,如果病人病程持續1年以上,除繼發性腎小球腎炎引起者以外,應考慮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