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形神共養才能頤養天年
中醫非常重視形神共養,養形與養神的結合是具有鮮明中醫特色的養生方法。較之單純保養形體,形神共養無論從手段還是效果上看,都要高出一個層次,這也是《黃帝內經》養生的第二層境界。
形神共養強調思想安閑清靜,心無雜念,這樣就可以保證氣血調和,精氣和神氣守持於內,從而達到形體與精神的協調統一。通過修身養性等精神層麵的調養,達到恬淡虛無、精神內守、真氣從之,形神和諧共存。
要做到形神共養,就要避免神形互傷。
避免神傷形
這主要是指避免激烈或過度的精神活動,因為它可能造成“氣閉塞而不行”,甚至形體的異常,從而造成“神傷形”。
《靈樞·本神》裏說,思慮的人容易傷神,傷神就會造成恐懼不止。高興的人心神散蕩難以掩藏;憂愁的人氣機閉塞運行不暢;發怒的人不辨是非不好醫治。神傷可形成“流淫而不止”,“暴樂暴苦,始樂後苦,皆傷精氣。精氣竭絕,形體毀傷。暴怒傷陰,暴喜傷陽”等也是神傷形的典型表現。
身心疾病現在已經成為人類健康的主要威脅,心理失衡與亞健康密切相關。心理因素引起的亞健康正在逐年上升。比如,具有強烈的競爭心理,就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而內向、抑鬱的人,則容易患上癌變類疾病。
想要頤養天年,平時就應該保持平和的心態,豁達的心胸,避免不良情緒的侵擾,防止因情誌導致疾病。
避免形傷神
“形傷神”是指形體如果有了異常,“神”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比如,肝氣虛就會生“恐”,而肝氣實就會生“怒”;心氣虛就會生“悲”,內髒先有失調而後生悲,“悲則心氣急……熱氣在中,故氣消矣”,這都說明因悲哀太過可傷及內髒,心氣實就會“笑而不止”。又如,“有肝病者,兩脅下痛,很容易發怒”。《靈樞·天年》曰:“六十歲,心氣始衰,苦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心氣衰是形的受傷,其後果“苦憂悲、血氣懈惰、好臥”則是神的異常。
曆代醫家在不斷實踐中總結出了一係列調神的方法,如思想清淨、保持樂觀、消除憂愁、適度思慮、避免驚恐等,其目的在於治神。治神是為了全形,隻有這樣才能形神合一,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盡量避免“神傷形”和“形傷神”。精神情誌是在髒腑氣血的基礎上產生的,為人體生理活動的表現之一。正常的精神情誌活動可促進人體的健康,而失調的精神情誌活動則會削弱或破壞人體的生理活動。精神情誌與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養生保健不僅要重視精神情誌的調攝,還要注意形體的保養,這樣才能形神共養,正氣調和,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