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陳述緬甸作戰方案,史杜二人不謀而合
此時,杜聿明正向史迪威介紹第5、第6兩軍的曆史沿革、編製裝備、現有實力、訓練程度、體能狀況和士氣等。他說:第5軍現有官兵54468人(包括配屬的炮10團1營和炮18團1營);騾馬1240匹、裝炮戰車59輛、裝槍戰車55輛、運輸汽車512輛、工程牽引汽車412輛、摩托車456輛,其他車輛50輛;步槍10978支,輕機槍674挺,重機槍180挺,高射機槍18挺;3.7cm迫擊炮63門,8.2cm迫擊炮116門,山野炮(7.5cm)16門,平射炮(3.7cm)25門,戰防炮(4.5cm)53門,15cm野炮12門,15cm榴彈炮6門。第6軍現有官兵29222人,步槍8817支,輕機槍549挺,重機槍187挺,8.2cm迫擊炮102門,3.7cm平射炮8門,10.5cm榴彈炮6門。兩軍共計83690人。
接著他對史迪威講述了緬甸地理形勢和英軍與日軍的狀況,並對之做出分析判斷。隨即指出:“綜合亞洲太平洋地區當前的作戰態勢判斷,我估計日軍在兩周左右極有可能從新加坡、馬來亞方麵抽出兵力,增援進攻緬甸的作戰,以圖在緬甸腹地同中英聯軍決戰,進而奪取全部緬甸,掠奪緬甸的豐富戰爭資源,威逼印度;切斷我國的國際通道,逼我屈服;以遂行其與希特勒會師中東、瓜分世界的迷夢。顯而易見:一,兩周後緬甸戰場敵我力量對比,將發生質的變化,使中英聯軍處於不利的地位,緬甸戰場的空前鏖戰局麵,即將到來。時不假我,中英指揮官對此應有清醒認識,及早圖之。”又說:“中英聯軍必須緊緊抓住目前日軍在緬僅有兩個師團且被分散配置,其後續兵團尚未到來,日軍搶修的泰緬公路剛剛修通,其重裝備尚未全部來緬的良機,用最迅速的方法在極短時間內集中中英兩軍主力,選擇適當的地區,誘敵第55師團孤軍深入,先將其包圍殲滅,然後再圍殲其第33師團,乘勢收複仰光;再整頓態勢,迎擊日軍的後續增援兵團。故‘攻勢作戰’、‘各個擊破’、‘包圍殲敵’的戰術,應成為中英聯軍在緬甸戰場打敗日軍的首選方針。而選定同古地區對日軍發動進攻,則可期必勝之結果。”
史迪威聽見了杜聿明說到最後這幾句話,情不自禁地喜形於色,竟高興得鼓掌稱讚。正在一旁凝神諦聽的格魯伯準將、斯利尼和費裏斯上校、多恩中校、羅伯茨中校、費爾德少校、梅裏爾少校和擔任杜聿明翻譯的曾錫珪上校與我,也都受到感染而熱烈地鼓掌。史迪威立馬從沙發上倏地起身,走到站在沙盤和作戰地圖旁邊的杜聿明身邊,用雙手緊緊握著杜聿明的手,高聲笑著說:“杜將軍!今夜我二人雖然是初次會麵,你我卻是一見如故啊!剛才你所講的緬戰方針竟然同我完全想到一起了,真是不謀而合呀!” 他問杜聿明:你打算如何進行同古攻勢以及緬甸戰役?這時杜聿明正伸手接過史迪威侍從副官狄克楊送來的茶,輕輕呷了一口,便接著說:“我設想由200師附必要的特種兵部隊,在皮尤至同古城垣及其周邊要地,分別構築伏擊,阻擊陣地,逐次打擊日軍,不斷消耗其有生力量,挫傷其士氣,誘敵至同古主陣地前,利用急襲火力予敵以決定性打擊,乘其攻勢頓挫,指揮失靈,立即以第5軍主力加上第6軍一部從同古兩翼出擊,將敵人包圍在錫當河西岸、喀巴溫河南岸地區殲滅之;然後,會同英軍包圍敵第33師團於奧坎、勃固之間,夾擊殲滅之;乘勝收複仰光。”史迪威聽著杜聿明的講話,很合他的意圖,便情不自禁地連聲說:“很好!很好!”杜聿明則進一步指出:“誘使敵人第55師團孤軍前進到同古我主陣地前,將其包圍殲滅,這一仗的勝算,可以說我們已經穩操在握。但是,我們正麵臨著同敵軍搶時間和爭速度的關鍵問題。這是個極其嚴峻的現實問題。現在第200師剛剛到達皮尤、同古地區,正在夜以繼日地趕築防禦工事,積極備戰中,再有四、五天時間,他們就能全部完成作戰準備。該師加上配屬部隊有11000人,而日軍第55師團估計有24000人以上,我200師完全有能力獨自抗擊敵55師團,守住同古達一周以上時間。” 杜聿明話鋒一轉,緊接著說:“可是,第5軍直屬部隊到現在才有一小部分到達漂背,炮兵和戰車還在臘戍以遠的來此途中;第22師剛到芒市、龍陵地區;第96師還遠在保山;第6軍的暫55師正由臘戍南下。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如何能在一周左右將第5軍主力和第6軍一部都調到同古至平滿納(也譯為:彬文那)地區集中,完成戰備。這就要求英軍保證有500輛汽車日夜不停地在滇緬公路上川流不息接運部隊來緬,並在臘戍至平滿納以及到同古的鐵路線上保持火車暢通無阻,而且能及時提供必需的火車車輛;同時請英軍在我軍活動和作戰地域建設完善的後勤設施,保證供應毋缺,實為至要。這是決定同古攻勢能否進行和成敗的關鍵所在。” 杜聿明說到這裏便停了下來,隨即端起狄克楊送來的茶,又輕輕地呷了兩口,跟著又說:“我今晚專程來拜望您史迪威將軍,就是希望能得到您的鼎力幫助,以促成同古攻勢能順利進行。事實很明顯,同古之戰是緬甸戰局發展的轉折點。從對日作戰的全局來看,我們必須在緬甸戰場打敗日軍,以扭轉局勢,激勵民心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