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為便於在台灣的生存和恢複,蔣介石下令往台灣搶運各類軍事裝備、生產資料、生活用品。國民黨方麵到底從祖國大陸搬走了多少物資,民間一些對中共不了解、不信任的工商界人士和富豪把多少財富帶往台灣,難於計數。其中,僅由蔣經國過問下,搶運走的中央銀行金庫的庫存就有黃金90噸左右、銀洋1500萬元、美鈔15 億元。在搶運物資風潮中,僅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進攻上海期間,在蔣經國、湯恩伯、穀正綱等人安排下,從淤滬地區就運走了1500多船各類物資。從祖國大陸搶運走的物資,成為國民黨去台初期得以生存的主要物資基礎。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戰開始前夕南京政府當局組織人力物力,從北平故宮博物院內搶運走40萬箱珍貴文物,均為從文物寶庫故宮中挑了又挑的稀世珍寶。抗日戰爭(1937-1945) 結束後,這些運往大後方的無價之寶在反共反人民內戰開始後,根本沒有開箱,就直接運往台灣, 這成了以後台灣故宮的基本珍藏和展覽品。
據台灣媒體報道,1948年12月1日午夜,一艘看起來破爛不堪的貨船,停靠在上海外灘江邊。衣著襤褸的船員們,都是從海軍中挑選出來的人偽裝的。這便是上海解放前夕蔣介石密令往台灣搶運黃金的船。當時,中央銀行的幾位行長已得到大批賄賂,並取得乘坐這艘貨船駛往安全地帶的許諾,條件是打開金庫。
據當時的中央銀行稽核處處長李立俠回憶,這次搶運的黃金前後分成三批:第一批,也是最主要的一批,是1948年午夜由上海裝運,總數為200多萬兩,直接運到台灣省基隆港;第二批劫走52.2萬餘兩,先運到廈門,然後轉達台灣;第三批是在俞鴻鈞辭職之後,劉攻芸繼任中央銀行總裁,由湯恩伯親臨央行劫走19.8萬兩,這時離上海解放已不到10天了。前後三批,共劫走黃金277萬多兩。同時搶運到台灣的還有3526.9萬銀元,另有1537萬美元則存進了美國銀行的國民黨政府賬戶。
1949年1月28日,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收到上海總領事恰伯特的一份電報:“上海市長吳國楨在本日會談中透露,200萬盎司黃金已轉移台灣。上海尚存80萬盎司,其中50萬盎司以上正在運輸中。”
這批曾被蔣經國稱為“全國同胞血汗之結晶”和“國脈民命”的黃金、白銀在台灣所發揮的作用,蔣氏本人曾作過如下評述:“政府在搬遷來台的初期,如果說沒有這批黃金來彌補財政,經濟狀況早已不堪設想,哪裏還有今天這樣穩定的局麵!”
第三步,蔣介石、陳誠親自安排台灣兵力的調整,先後把蔣緯國主管的裝甲兵、周至柔主管的空軍、桂永清主管的海軍、各特種兵部,以及在戰敗過程中又將劉安祺指揮的青島守軍、劉玉章的第 52 軍、劉汝明的第8兵團、李良榮的第21兵團、胡璋的第12兵團殘部、陳濟棠和薛嶽的海南守軍殘部,以及後來逃往越南的黃傑的第1兵團,在上海戰役中敗北後撤到舟山群島的陳大慶、石覺部調運到台灣,加強台島的防衛。期間,在1949年9月21 日成立台灣防衛司令部,由孫立人任司令,負責台灣地區總體防衛。
第二步,為便於在台灣的生存和恢複,蔣介石下令往台灣搶運各類軍事裝備、生產資料、生活用品。國民黨方麵到底從祖國大陸搬走了多少物資,民間一些對中共不了解、不信任的工商界人士和富豪把多少財富帶往台灣,難於計數。其中,僅由蔣經國過問下,搶運走的中央銀行金庫的庫存就有黃金90噸左右、銀洋1500萬元、美鈔15 億元。在搶運物資風潮中,僅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進攻上海期間,在蔣經國、湯恩伯、穀正綱等人安排下,從淤滬地區就運走了1500多船各類物資。從祖國大陸搶運走的物資,成為國民黨去台初期得以生存的主要物資基礎。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戰開始前夕南京政府當局組織人力物力,從北平故宮博物院內搶運走40萬箱珍貴文物,均為從文物寶庫故宮中挑了又挑的稀世珍寶。抗日戰爭(1937-1945) 結束後,這些運往大後方的無價之寶在反共反人民內戰開始後,根本沒有開箱,就直接運往台灣, 這成了以後台灣故宮的基本珍藏和展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