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去了當地所有略有名氣和對蔣家有意義的地方。每到一地,他總是大談發展計劃,而心頭卻別有一番滋味,正如當時在場的人說道:“呆著不動,好像在記憶兒時到這些地方的光景,又好像在尋覓著什麼,依依不舍。那種唯恐遺漏了什麼、那種難分難解的離情別意,深深地揪住了他的心。直到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他還不願離去,像在等待什麼奇跡出現。”
永遠離開家鄉,對一個中國人來說,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蔣介石政權被人民所推翻不說,連家鄉都無法容身,心情之沉重可想而知。然而這畢竟是屬於感情方麵的事情,蔣介石也不全是為了寄托鄉情才回家的,他躲在家鄉,所幹的主要事情是破壞“國共和談”和擠兌李宗仁。在此同時,蔣介石親手抓的大事有二:
一是在1月10日派出蔣經國去上海,指示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將中央銀行金庫中還未運走的黃金、白銀、外彙全部轉移台灣。二是嚴懲派人出麵勸降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而被湯恩伯出賣的陳儀。在蔣經國的親自督促和主持下,陳儀於1950年6月18日被處決。
國共兩黨的和平談判,由於蔣介石的拒和立場,在1949年4月20日《國內和平協定》簽字的最後期限到來之日宣告破裂,人民解放軍第3、2、4 野戰軍先後從不同地段渡過長江,到24日解放南京時,已渡江的各部已進入縱深追擊階段。“閑居”溪口鎮的蔣介石再也住不下去,沿寧滬鐵路、公路和寧杭公路滾滾而來的解放軍鐵流正在向浙東靠近,駐紮奉化的原青年軍208 師改編的第87軍已經緊張萬分。蔣介石匆匆忙忙把兒媳和第三代送往台北。
4月25日上午,天氣陰沉,蔣介石帶著蔣經國等拜別祖墳,再走上飛鳳山頂,極目四望,一語不發。下午2時左右,拜別祖堂,離開故裏,乘車至方門附近海邊,再步行象山口岸。因為水淺,先登上竹排。蔣介石坐在竹排上的椅子上,在蔣經國、俞濟時的陪同下,前往一裏路外的接應的汽艇。再由汽艇送往早就停在頭江口外的清江中的“太康號”軍艦,出獅子口就是大海了。當時,護送蔣介石上竹排的都是當地的保甲長們,完成任務後都領到一塊銀元,隻是他們都不敢拿,把錢全退給保長。
從此,蔣介石再也沒有回到過家鄉。
1949年4月26日下午1時,“太康號”軍艦到達上海黃浦江中的複興島。蔣介石此次的目的,一是指揮“保衛大上海”,事實上此時的蔣介石已無心戀戰;二是督促搶運各種物資; 三是安排撤走還未被解放軍消滅的上海守軍。
5月7日,蔣介石安排好湯恩伯部的後事之後,離開上海,前往舟山群島。5月15日,解放軍在滬杭三角洲消滅國民黨軍隊8萬人後發動上海戰役,蔣介石派蔣經國立即飛赴上海會晤湯恩伯,確定了守不住就逃的方針,以保住國民黨軍隊的有生力量。 22 日,蔣經國奉父親之命,準備飛回上海,檢查搶運物資、撤走軍隊一事,可飛機到上海上空時,江灣機場已被解放軍的炮火所控製,無法降落,隻得飛返蔣介石所在地的澎湖列島馬公。第二天,解放軍開進奉化城和溪口鎮,蔣介石的家鄉被蔣介石反了一輩子的政治力量所解放。又過3天,大上海全部解放。
蔣介石去了當地所有略有名氣和對蔣家有意義的地方。每到一地,他總是大談發展計劃,而心頭卻別有一番滋味,正如當時在場的人說道:“呆著不動,好像在記憶兒時到這些地方的光景,又好像在尋覓著什麼,依依不舍。那種唯恐遺漏了什麼、那種難分難解的離情別意,深深地揪住了他的心。直到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他還不願離去,像在等待什麼奇跡出現。”
永遠離開家鄉,對一個中國人來說,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蔣介石政權被人民所推翻不說,連家鄉都無法容身,心情之沉重可想而知。然而這畢竟是屬於感情方麵的事情,蔣介石也不全是為了寄托鄉情才回家的,他躲在家鄉,所幹的主要事情是破壞“國共和談”和擠兌李宗仁。在此同時,蔣介石親手抓的大事有二:
一是在1月10日派出蔣經國去上海,指示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將中央銀行金庫中還未運走的黃金、白銀、外彙全部轉移台灣。二是嚴懲派人出麵勸降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而被湯恩伯出賣的陳儀。在蔣經國的親自督促和主持下,陳儀於1950年6月18日被處決。
國共兩黨的和平談判,由於蔣介石的拒和立場,在1949年4月20日《國內和平協定》簽字的最後期限到來之日宣告破裂,人民解放軍第3、2、4 野戰軍先後從不同地段渡過長江,到24日解放南京時,已渡江的各部已進入縱深追擊階段。“閑居”溪口鎮的蔣介石再也住不下去,沿寧滬鐵路、公路和寧杭公路滾滾而來的解放軍鐵流正在向浙東靠近,駐紮奉化的原青年軍208 師改編的第87軍已經緊張萬分。蔣介石匆匆忙忙把兒媳和第三代送往台北。
4月25日上午,天氣陰沉,蔣介石帶著蔣經國等拜別祖墳,再走上飛鳳山頂,極目四望,一語不發。下午2時左右,拜別祖堂,離開故裏,乘車至方門附近海邊,再步行象山口岸。因為水淺,先登上竹排。蔣介石坐在竹排上的椅子上,在蔣經國、俞濟時的陪同下,前往一裏路外的接應的汽艇。再由汽艇送往早就停在頭江口外的清江中的“太康號”軍艦,出獅子口就是大海了。當時,護送蔣介石上竹排的都是當地的保甲長們,完成任務後都領到一塊銀元,隻是他們都不敢拿,把錢全退給保長。
從此,蔣介石再也沒有回到過家鄉。
1949年4月26日下午1時,“太康號”軍艦到達上海黃浦江中的複興島。蔣介石此次的目的,一是指揮“保衛大上海”,事實上此時的蔣介石已無心戀戰;二是督促搶運各種物資; 三是安排撤走還未被解放軍消滅的上海守軍。
5月7日,蔣介石安排好湯恩伯部的後事之後,離開上海,前往舟山群島。5月15日,解放軍在滬杭三角洲消滅國民黨軍隊8萬人後發動上海戰役,蔣介石派蔣經國立即飛赴上海會晤湯恩伯,確定了守不住就逃的方針,以保住國民黨軍隊的有生力量。 22 日,蔣經國奉父親之命,準備飛回上海,檢查搶運物資、撤走軍隊一事,可飛機到上海上空時,江灣機場已被解放軍的炮火所控製,無法降落,隻得飛返蔣介石所在地的澎湖列島馬公。第二天,解放軍開進奉化城和溪口鎮,蔣介石的家鄉被蔣介石反了一輩子的政治力量所解放。又過3天,大上海全部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