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3月,背負“台獨黨綱”的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上台,增加了兩岸關係的複雜性,增加了和平統一的難度;但陳水扁上台,並不等於“台獨”已經實現,圍繞台灣問題的基本格局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中央從維護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繼續貫徹“和平統一、一國兩製”的基本方針和解決台灣問題的八項主張,明確要求陳水扁放棄“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分裂立場,履行其所謂“四不一沒有”的承諾,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承認“九二共識”,對台灣當局“聽其言,觀其行”,努力維護兩岸關係穩定和祖國和平統一的前景。
(二)兩岸同胞共同努力,有力地推動了兩岸人員往來和各項交流的快速發展
13年來,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良好趨勢,取得了重大的曆史性進展。 據統計,1988年至2002年底,赴祖國大陸探親、旅遊、交流、投資經營的台灣同胞累計達2600多萬人次,來過大陸的台灣同胞超過500萬人。我赴台交流項目和人數不斷上升,累計達60多萬人次。經濟、科技、文化、新聞、衛生、體育等領域的交流蓬勃發展。兩岸間接貿易總額達到2500多億美元。批準台商投資54000多項,合同台資金額610億美元,實際使用台資320多億美元 。兩岸通郵發展迅速,雙方郵政部門相互封發航空和水陸路函件總包,建立了通過亞歐光纜、中美光纜和亞太二號光纜直達電信路由。兩岸空中、海上通航取得局部進展。兩岸人員往來與經濟、文化交流的持續發展,大大密切了兩岸同胞的聯係,加強了兩岸經濟、文化關係。台灣同胞求和平、求安定、求發展的願望日益增強,普遍要求實現兩岸直接“三通”。
(三)推進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的兩岸對話與談判,打破了台灣當局“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政策
13年來,我們采取主動措施,促進兩岸接觸與談判,提出了一係列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進行兩岸對話與談判的主張。1992年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台灣的海峽交流基金會達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九二共識”),確立了兩會商談的政治基礎。兩會事務性商談解決了兩岸同胞交往中的若幹問題。1993年舉行的著名的“汪辜會談”等四項協議,簽署了“汪辜會談共同協議”,標誌著兩岸關係邁出曆史性的重要一步。1998年10月,海協成功邀請台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來訪,達成了進行政治、經濟等方麵對話的四項共識。1999年以來,由於李登輝拋出“兩國論”,陳水扁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否認“九二共識”,破壞了兩岸對話與談判的基礎,致使兩岸對話與談判被中斷。為了全麵發展兩岸關係,我們一再呼籲台灣當局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在此基礎上恢複兩岸對話與談判。
2000年3月,背負“台獨黨綱”的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上台,增加了兩岸關係的複雜性,增加了和平統一的難度;但陳水扁上台,並不等於“台獨”已經實現,圍繞台灣問題的基本格局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中央從維護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繼續貫徹“和平統一、一國兩製”的基本方針和解決台灣問題的八項主張,明確要求陳水扁放棄“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分裂立場,履行其所謂“四不一沒有”的承諾,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承認“九二共識”,對台灣當局“聽其言,觀其行”,努力維護兩岸關係穩定和祖國和平統一的前景。
(二)兩岸同胞共同努力,有力地推動了兩岸人員往來和各項交流的快速發展
13年來,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良好趨勢,取得了重大的曆史性進展。 據統計,1988年至2002年底,赴祖國大陸探親、旅遊、交流、投資經營的台灣同胞累計達2600多萬人次,來過大陸的台灣同胞超過500萬人。我赴台交流項目和人數不斷上升,累計達60多萬人次。經濟、科技、文化、新聞、衛生、體育等領域的交流蓬勃發展。兩岸間接貿易總額達到2500多億美元。批準台商投資54000多項,合同台資金額610億美元,實際使用台資320多億美元 。兩岸通郵發展迅速,雙方郵政部門相互封發航空和水陸路函件總包,建立了通過亞歐光纜、中美光纜和亞太二號光纜直達電信路由。兩岸空中、海上通航取得局部進展。兩岸人員往來與經濟、文化交流的持續發展,大大密切了兩岸同胞的聯係,加強了兩岸經濟、文化關係。台灣同胞求和平、求安定、求發展的願望日益增強,普遍要求實現兩岸直接“三通”。
(三)推進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的兩岸對話與談判,打破了台灣當局“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政策
13年來,我們采取主動措施,促進兩岸接觸與談判,提出了一係列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進行兩岸對話與談判的主張。1992年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台灣的海峽交流基金會達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九二共識”),確立了兩會商談的政治基礎。兩會事務性商談解決了兩岸同胞交往中的若幹問題。1993年舉行的著名的“汪辜會談”等四項協議,簽署了“汪辜會談共同協議”,標誌著兩岸關係邁出曆史性的重要一步。1998年10月,海協成功邀請台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來訪,達成了進行政治、經濟等方麵對話的四項共識。1999年以來,由於李登輝拋出“兩國論”,陳水扁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否認“九二共識”,破壞了兩岸對話與談判的基礎,致使兩岸對話與談判被中斷。為了全麵發展兩岸關係,我們一再呼籲台灣當局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在此基礎上恢複兩岸對話與談判。
(四)祖國大陸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我強台弱的基本態勢進一步顯現
13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祖國大陸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全麵進步,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大為提升。2002年祖國大陸GDP增長8%,達到102398億元,比1989年增長2倍,年均增長率9.3%,經濟總量由1989年的世界第10位躍升到第5位。台灣1989年至2002年, GDP僅從1602億美元增長到2878億美元,年均增長率不到5%。近3年來,台經濟一直在低水平徘徊,2001年台經濟更是出現了近50年來的首次負增長的困境。1989年,祖國大陸的GDP隻是台灣的2倍,2002年擴大到超過4倍。我強台弱基本態勢的進一步發展,為穩定兩岸關係大局奠定了重要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