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政治關係(1989—2002年)(2 / 3)

此外,香港、澳門實行“一國兩製”的成功實踐,對解決台灣問題產生了重要的示範作用。1997 年7 月1 日、1999年12月20日,香港、澳門先後回歸祖國,標誌著中國人民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重要步伐,標誌著“一國兩製”構想的巨大成功,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豐富了“一國兩製”的理論和實踐,對最終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具有重大意義。

二、中國政府和人民與台灣當局圍繞分裂與反分裂的鬥爭空前激烈

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開始,李登輝逐步背離一個中國原則,相繼鼓吹“兩個政府”、“兩個對等政治實體”、“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並采取了一係列實際的分裂步驟。在李登輝的縱容、支持下,“台獨”勢力迅速發展,“台獨”思潮廣泛蔓延。2000年3月主張“台獨”的陳水扁上台後,頑固堅持“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分裂立場,拒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不承認“九二共識”,進一步加劇了兩岸關係的緊張局勢。為維護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國政府和人民毫不動搖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與台灣分裂勢力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堅決鬥爭,其間最重大的鬥爭有三場。

(一) 反分裂、反“台獨”的鬥爭

1995年6月,李登輝赴美活動,並公開發表分裂言論,強調“中華民國在台灣”或“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宣稱“中華民國未獲國際社會應有的外交承認”,要“盡全力向不可能的事物挑戰”,將在國際上製造“兩個中國”的分裂活動推向高潮。我們果斷開展了反分裂、反“台獨”的鬥爭,並對美國政府公然允許李訪美、違背美方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中所作的承諾,嚴重損害了中國主權的行為,提出了強烈的抗議,進行了嚴正的交涉。這場鬥爭顯示了中國政府和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和能力,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李登輝在國際上進行分裂活動受到沉重打擊。

(二) 反對“兩國論”的鬥爭

1999年以來,李登輝的分裂活動進一步發展。5月,他出版《台灣的主張》一書,鼓吹要把中國分成七塊各自享有“充分自主權”的區域。7月9日,他公然將兩岸關係歪曲為“國家與國家,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企圖從根本上改變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地位,破壞兩岸關係、特別是兩岸對話與談判的基礎,破壞兩岸和平統一的基礎。李登輝已經成為台灣分裂勢力的總代表,是台灣海峽安定局麵的破壞者,是中美關係發展的絆腳石,也是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的麻煩製造者。李登輝拋出“兩國論”後,我們進行了更加堅決的鬥爭。這場鬥爭形成了海內外中國人同聲譴責“兩國論”的強大聲勢。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美國政府也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和對台“三不支持”的承諾,台灣當局被迫表示,不會依照“兩國論”修改所謂“憲法”和“法律”。

(三) 反對“一邊一國論”的鬥爭

2000年3月主張“台獨”的陳水扁上台後,我們與台灣分裂勢力的鬥爭更加尖銳、複雜。3月18日,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受權發表聲明指出,“任何形式的‘台獨’,都是絕對不允許的。對台灣新領導人,我們將聽其言觀其行。”明確要求台灣當局放棄分裂立場,接受一個中國原則 ,承認“九二共識”。同時,祖國大陸方麵與台灣島內反對“台獨”、主張發展兩岸關係的黨派、團體和人士共同開展“反獨促統”活動,形成了強大的輿論聲勢。麵對各方的強大壓力,陳水扁在就職演說中不得不作出“四不一沒有”的承諾。但陳水扁上台以來,在對待一個中國原則的問題上大搞文字遊戲,仍頑固堅持“台獨”立場,並糾集李登輝、台聯黨等各種“台獨”分裂勢力,不斷進行所謂“台灣正名”、“文化台獨”等“漸進式台獨”活動,還加緊“公投立法”,為“公投台獨”做準備。2002年8月3日,陳水扁公然拋出兩岸“一邊一國”的分裂主張,徹底暴露了其“台獨”分裂本質。對此,我們理所當然地開展了反對陳水扁“一邊一國論”的鬥爭,這是繼上個世紀90年代兩場鬥爭之後的又一次重大政治鬥爭,取得了新的成果。台灣同胞反對陳水扁惡化兩岸關係、引發島內不安,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嚴厲譴責陳水扁的“台獨”言論,國際輿論指斥陳水扁無端挑釁。美國政府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灣獨立”。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支持“一邊一國論”。

我們與台灣分裂勢力反複鬥爭的結果表明,世界上隻有一個中國的事實是改變不了的,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圖謀都是不得人心的。

三、國際社會普遍承認一個中國的大框架進一步穩固

冷戰結束後,國際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西方反華勢力的活動一度猖獗。在此背景下,台灣當局調整策略,加大在國際上推行分裂活動的力度。1989年3月,台灣當局宣稱台灣的外交要“重利輕名”、“舍名求實”,突破一個中國框架。1990年,台灣當局又提出要在國際上搞“務實外交”、“全方位外交”。1993年1月,台灣當局公布所謂《外交報告書》,聲稱“台灣與大陸均有權參與國際社會”,並把重返聯合國和參加國際組織作為工作重點。1993年在東南亞推行“南向政策”。1994年7月,台灣當局發表《台海兩岸關係說明書》,宣稱台參與聯合國不挑戰中國在聯合國的主權,提出在與外國關係上搞“雙重承認”,在國際組織中搞“一國兩席”。1999年,李登輝更是提出“兩國論”,企圖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分裂本質暴露無遺。民進黨上台以來,台當局在國際上變本加厲地推行“務實外交”, 連年鼓噪隊重返聯合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力圖擠入各種國際組織,拓展“國際生存空間”,頑固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並逐步調整了“柔性抗爭、迂回突破”的做法,明確提出“攻勢外交”策略,公開聲稱要“四處出擊”、“到處點火”, 與我展開“外交戰”和“正麵對抗”,搞“烽火外交”,明目張膽地推動“台灣問題國際化”。近3年來,在台經濟衰退的情況下,台當局對外撒錢超過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