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為父親找回了愛(1 / 3)

老人搖頭,自信地一笑,說不會的,不會的,我了解我家春英。的確,當年方義奎和趙春英非常恩愛,為了這份愛,他苦苦等了42年。然而40多年悠悠歲月,既便是岩石都可以焚化,更何況是個有血有肉的大活人呢!尤其1960年以後,大陸連續的自然災害,老人家鄉所受的災難更是慘不忍睹,年輕時就守寡的母親忍饑挨餓,守在家裏一心等待兒子歸來,可是,一天、二天、一年、二年過去了,卻遲遲不見方義奎的影子,老人擔心萬一那天兒媳婦撐不住,離開了方家,自己如何向已死去的丈夫交待?萬般無奈的母親隻好說服兒媳婦改嫁給自己的小兒子,也就是方義奎的弟弟。本來趙春英是死活不願的,可日子久了,眼看著小叔子要打一輩子光棍,方家就像一桌快吃完的宴席麵臨著散夥,她不忍心看到這樣的結局,就答應了婆婆,改嫁給了小叔子。

一心盼著回家和妻子團聚的方義奎怎麼也沒有想到,那曾經和自己恩愛的妻子早已成了自己的弟媳婦了。他痛苦地不能自拔,實在無法麵對這個現實。他站在90高齡的老母親麵前,呆呆的說不出一句話來,他不知道是怪罪年過九旬的老母,還是怨恨已經花甲的趙春英,一切都來得太突然,他束手無策。好在趙春英把他們唯一的兒子方春生撫養成人,並且成家立業,為他生下了一男一女兩個後代,雙雙都已大學畢業,留在了南京和合肥大城市工作。兒子方春生移居馬鞍山做生意,事業發展得很不錯,這多少給了方義奎老人心裏一種莫大的安慰。夜深人靜時,方義奎冷靜下來想,沒男人在家一個女人能夠把兒女培養到今天這種地步,也實在夠難為她的,這麼想來,他反到覺得對不住趙春英,不悅和怨氣也就隨之消失了。

看到兒子在馬鞍山發展得那麼好,方義奎想,自己也活不了幾年了,一個人要這些錢也沒用,就把它全部拿出來讓兒子去發展事業。方春生不肯接受,說他不缺錢,讓老人留著慢慢用。老人死活堅持要給他,方春生扭不過他,就以老人的名字,在馬鞍山注冊創辦了一家“凱麗裝飾有限公司”。方春生想,父親每天有事做了,時間打發得快,心情會逐漸地好起來的。

然而方義奎是個性情中人,很重情感。白天忙忙碌碌時間過的快他不覺得什麼,可一到了晚上,回到家時,一種孤獨、失落的情感立即溢滿了他的心頭,他常常一個人呆坐在客廳裏,一坐就是半夜。每當方春生看到父親這般痛苦時,就心如刀絞。他了解父親的心思,卻找不到安撫父親創傷的良藥,惟一的辦法隻有母親,可是母親……,他瞞著父親偷偷跑回老家,勸母親把那邊離了,回到父親身邊來。其實趙春英又何嚐不想呢?隻是她在那邊也已有了兒女,90歲的婆婆還要靠她照料,她又怎麼能夠放得下呢?可她也不忍心看到曾經和她相親相愛的男人因為愛她而一直痛苦不堪所受著折磨,就跟隨兒子來到馬鞍山,想開導開導他,勸他把她忘了,別為了她而痛苦。

老人搖頭,自信地一笑,說不會的,不會的,我了解我家春英。的確,當年方義奎和趙春英非常恩愛,為了這份愛,他苦苦等了42年。然而40多年悠悠歲月,既便是岩石都可以焚化,更何況是個有血有肉的大活人呢!尤其1960年以後,大陸連續的自然災害,老人家鄉所受的災難更是慘不忍睹,年輕時就守寡的母親忍饑挨餓,守在家裏一心等待兒子歸來,可是,一天、二天、一年、二年過去了,卻遲遲不見方義奎的影子,老人擔心萬一那天兒媳婦撐不住,離開了方家,自己如何向已死去的丈夫交待?萬般無奈的母親隻好說服兒媳婦改嫁給自己的小兒子,也就是方義奎的弟弟。本來趙春英是死活不願的,可日子久了,眼看著小叔子要打一輩子光棍,方家就像一桌快吃完的宴席麵臨著散夥,她不忍心看到這樣的結局,就答應了婆婆,改嫁給了小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