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小林2000年畢業於南方某電校。不久,他分配到國電公司某發電企業做發電技術員。工作至2006年,他發現這行沒什麼前途,隨後辭職。後來,他自己開過美容院,承接過火電廠部分項目的安裝建設,然後又做銷售,但都做不長久。去年他確定了目標,想轉行做人力資源,期間他學習了一些人力資源知識,但並不專業和係統。他也去管理谘詢公司打過工,又參加了人力資源管理師2級的考試,可他還是感覺自己沒有競爭力。
畢業10年,走過的路曲曲彎彎,已經發生了嚴重的錯位和紊亂。本來一個不錯的專業,發揮好了,就能成為人才,結果輕易丟掉專業優勢,再想撿還撿不回來。現在急需找出一條主幹線作為今後發展的主路,那些輔路上積累的東西,就作為工作經驗的補充。當務之急是通過職業規劃把所有的優勢集中起來,尋找一個職場最佳切入口。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科技發展一日千裏,市場經濟千變萬化,知識更新速率飛快,人才的需求也隨之不斷改變。由於知識折舊加快,搞了多年技術的人才,因為知識不更新而不再是個人才,多年的經驗會因為新技術的出現而變得無從下手。這些都會讓人覺得自己在工作中的優勢越來越弱,自身價值得到的體現也越來越小。隨著年齡的增長,往往個人優勢轉瞬即去,從此上升機會不複存在。因為對自己的前途茫然困惑,不知道將來何去何從。於是,慌不擇路,不管前麵是亮還是火,就誤以為是光明,急奔而去,結果輕易丟掉自己僅有的競爭優勢,險些失去了原先的一席之地,誤入職場歧途。這些失誤,正是因為我們不懂得分析自己的必勝優勢,不懂得揚長避短所造成的!所以,我們必須要知道自身的優勢在哪裏。
清楚了自身的優勢,就要樹立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職業是人生最大事,需要好好規劃。一定要明白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找到當前最佳職位切入點和未來各階段發展平台。
職場大忌就是把自己的職場優勢輕易拋掉。
人在職場,就是把內在、外在優勢全部集中,然後才能立於不敗之地。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打拚是一件非常艱苦和困難的事,總是讓人感到優勢缺欠。如果再輕易丟掉了自身的優勢,那拚搏和競爭就更無從談起了。因為自己已經沒有了與人競爭的資本,隻能被打垮、淘汰。每丟掉一次優勢,就相當於把優勢存折抹掉一筆,丟的多了,錢包掏空,不但沒有優勢,反而發生能力赤字,優勢變成劣勢,根本談不上為自己的職業發展爭取到更好的機會。
人的精力有限,即使想業餘充電,也不可能麵麵俱到,要結合自己的工作領域和自己本身的優勢有的放矢。強化自己本身早已具備的強勢和優勢,這樣才能在職場上始終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