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位年輕人小趙,他本來是一名普通的車間技術工人。但是後來不知何故,車間的師傅老李特別照顧他,甚至多次主動傳授小趙經驗。小趙本來就聰明好學,又懂得發奮進取,所以進步很快,不久就成為了公司的技術骨幹,薪資比以前翻了3倍,並被升任為車間組長。照這個趨勢發展幾年,小趙到30歲時,很有可能做上車間主任的位置!小趙一直很感激李師傅,但是在小趙升任組長沒多久,李師傅就退休了。
小趙後來去看望退休在家的李師傅,他終於從李師傅口中知道了他為何如此器重自己的原因。李師傅因為技術好,年紀又大,所以年輕的同事們都很尊重他,但平時可交流的話題並不多。有一次,李師傅從小趙所工作的崗位經過時,聽見正在修理機器的小趙,頭也不抬地對旁邊的小何說了一句:“就像李師傅常說的‘沒有如果,隻有下一次’。”
李師傅聽了這話,感覺心裏暖暖的,而且覺得小趙是真心尊重自己,細心聆聽自己平時在工作中的教誨。所以從那以後,李師傅對小趙格外照顧!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被別人重視,都希望自己被肯定、認可,哪怕是一些小的方麵。記住別人曾經說過的話,特別是一些比較經典的話,而這些話也許是連他本人平時都沒注意到的。當你說出來的時候,會讓對方覺得你很重視他。比如,一句“你曾說過……至今我還記憶猶新”。對方一定會因為受到你的重視而高興,認為你是一個細心的人,一個能有大作為的人,一個非常關心他人的人。當然,你記住的那些話,最好是對方說的比較經典的話,或是他自己認為比較有水平的話,而不是對方認為不太好的話,甚至不想再提起的話。如果你記住這些話,還放在公共場合說,這樣會讓他覺得你是在拿他開涮,反而不好。
我的另一位朋友小孟的經曆就更簡單。他在事業單位工作,一般而言,這種單位更看重一個人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搞得好,會對一個人的升職加薪帶來極大的幫助!小孟最初隻是合同工,但她依然努力工作,並且努力搞好和同事之間的關係。很多小事,她能做的順手就做了。比如收拾辦公桌的時候,順便把同事的桌子也擦一擦;買零食的時候,順便為辦公室的同事們也帶一點;下班之後,如果發現同事的電腦顯示器忘關了,就隨手幫他關掉……這些都是小事,都是舉手之勞,卻往往會讓對方心裏暖暖的,感受到你的關心。而他回報過來的同樣也是關心。後來單位裏接到一個轉正名額,本來與小孟同時進入單位的有三個年輕人,這個名額最後卻落在了小孟頭上!
自己先主動為他人做件小事,慢慢地兩個人之間就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關係。主動為同事做一件事情,哪怕是一件小小的事,這可能就是你們良好關係的一個開端。因為通過一件件小事,別人能看到你的誠意,認為你是個很有心的人。此時,對方也會以一個開放的心態去對待你,去幫你做一些事情。這樣兩個人交流、包容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