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製勝的案例(1 / 2)

精彩製勝的案例

在上一節中,我說了,想在職業生涯中獲得成功,認真對待工作是最起碼的態度。而一個認真對待工作的人,必然會注意到工作中的各個細節。將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好,不但會使得自己的工作完成得比別人更漂亮,還會顯示出自己過人一等的能力和自己對待工作的端正態度。這樣的職場人士,自然比那些粗心大意或者那些不注重細節的職場人士更容易獲得成功!

以下是一則靠細心製勝職場的案例:

小江剛畢業時,去了一家名氣不錯卻日落西山的雜誌社。

老總一共招來4個年輕編輯,希望這4個編輯能夠給雜誌社帶來新的活力。但是,這4個人並非正式員工,隻是實習員工,老板最終會在3個月的實習期結束後,留下其中一個人。

4個人中小江和小胡能力最強,很快,這場角逐已經漸漸顯露結果——最後必將是小江和小胡二人中留下一個。

小胡最年輕,也最愛出風頭。老總曾經在歡迎會上,特意說歡迎4個年輕人對雜誌社提出各種意見,不足之處他多改正。實習期間,幾個年輕人漸漸發現雜誌社很多規章製度不合理,譬如連個完整的辦公室製度都沒有,也沒有員工的獎罰措施,雜誌的文章寫法陳舊、內容落後等等。

看到種種現象,小胡寫了個萬言建議書給老總,把刊物的理念和文章的模式批判了一通。他簡單地認為,這樣才足以顯示自己對公司的關心程度。而且,老總自己說了,歡迎他們多提建議,他既然想留下來,那就必須迎合老總的意思。

老總在大會上表揚了小胡敢於諫言的精神,同時暗示:現有秩序是他幾十年積累下來的,不會更改。

小江則不一樣。他通過一番細心觀察發現,原來那套規章製度雖然有些地方看起來不合理,但是根據雜誌社的現狀,卻又是最合適的。因此,小江也寫了一份建議給老板。他在裏麵詳細地指出了公司原來製度中對雜誌社的發展會起到多麼有益的作用。同時,他還提出了兩條新的建議給老板做參考。在建議書的最後,小江明確表示出自己想為雜誌社做一番事業的想法。

3個月試用期後,小胡等三人考核不通過,老板獨獨留下了小江。小胡的經曆提醒了職場新人,剛到公司,麵對公司的很多不合理的舊製度時,不能自己都還沒站穩腳跟就大放厥詞。像小胡那樣諫言,等於指責老總說:你之前什麼都沒做,你完全就是個廢物!所以當新人遇到公司的舊製度時,太急於諫言往往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更何況,隻要細心觀察公司的情況就會發現,那套製度也非完全不合理。而小江的處理方式就明智得多,所以最後的勝利者是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