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園地麵積大小和地形,規劃好道路、排水、房屋及灌水的設施位置,以長方形有利於作業,小區麵積20~30畝為宜,便於作業縱橫均需設有作業道路。中間留作業道,道寬2.5米~3米,行向南北為好,行長100米以下為好。大麵積要考慮機耕作業方便。單獨地段栽植距大田作物要遠一些,以防大田噴除草劑,給五味子造成藥害。平地栽培要栽設防風林。
(2)整地:
建五味子園地塊最好是秋季整地秋季栽植或秋季整地春季栽植,有利於保墒和提高成活率。秋季深耕整地,使土壤深翻熟化,深度30厘米左右,土壤疏鬆,有利根係生長,特別是上茬用過除草劑的地段更需要深翻。有條件最好挖栽植溝,深50~60厘米,寬60~80厘米為好。
施肥打壟在翻耙好的土地上,每畝施入腐熟農家肥4000千克左右,施入肥耙地後再合成大壟,秋栽或春栽時再將壟背摟平可以栽植。做到秋施肥打壟(床),秋、春季均可栽植。
在幹旱地區可低壟栽植,即在壟溝內栽植,便於保墒,如遼西等地可以低栽植。多雨地區,如遼東可高壟栽植,便於排水。
(3)架式密度
目前生產上栽植采用的架式以單臂籬(立)架為多,個別有采用雙臂籬架和小棚架。定植後當年最好就搭架,最晚不能遲於第2年。栽植密度以適度密植為好。現在生產上如果是單臂籬架密度為株距0.5米,行距1.2~2.0米可以,株行距0.5×1.5米為佳。也有采用株行距0.3×1.5米的,0.3×1.2米的,0.5×2.0米的。栽植株行距可結合當地氣候、土質、管理情況等確定。適度密植有利於早期豐產,但建園投資大,後期管理不便。
平地栽植以密植單臂立架為主,即行距1~2.5米。在幹旱地區可低壟栽植,即在壟溝內栽植,便於保墒,如遼西等地可以低壟栽植。在多雨地區,如遼東可高壟栽植,便於排水。行距1.2~1.5米與行距2米的,栽後3~4年的前者產量高,4年後產量兩者無差距,但2米行距的管理方便,通風透光好。
(4)埋柱拉線
在栽苗前先埋好架柱,拉好線,避免栽苗時,損傷苗木,也可栽後當年埋杆拉線。架柱可以用木柱或水泥柱。水泥柱粗度方柱可用8~10厘米或10~12厘米均可,長度在2.6米,埋入地下50厘米,高出地麵2.1米左右。每架柱拉兩道鐵線,可用10號線,第一道線距地麵70厘米,第二道線和柱上端持平。兩道線便於立竹杆或木杆、領蔓。如果沒有竹杆可拉3道線,每道線距60厘米左右,離地麵也是60厘米,可用尼龍繩代替竹杆,降低成本。木柱間距4米左右,水泥柱架柱間距在6~8米,也有10米的,中間拉線固定可減少成本。每畝用水泥柱的數量計算的方法667米÷(2柱距×行距米),如柱距7米行距1.4米,每畝需柱數667平方米÷(7×1.4米)=68根水泥柱。10號線每畝需用90千克,成本500元左右,也可用12號、14號線,能降低成本,即每畝2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