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規律

黑痘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病蔓、病葉、病果及卷須等病殘體組織內越冬,菌絲可在病組織中存活3~5年,可隨苗木進行遠距離傳播。春季,溫濕度適宜時,病菌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到花穗、幼果、新稍及卷須等幼嫩的葉片或新梢上,引起初次侵染。病菌在2~32℃條件下均可萌發。病害侵染的最適溫度為20~26℃。後期病部形成分生孢子盤,又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次侵染。遼寧地區黑痘病發生一般在5~6月發病,6~7月為發病盛期。天氣幹燥病害不易發生,多雨季節病菌危害嚴重。葡萄黑痘病菌隻侵染幼嫩組織,對著色後的果實、老化的葉片和枝條等不易侵染。大雨和高濕是造成病害流行的主要條件,地勢低窪、排水不良、土質黏重氮肥過多、樹勢衰弱、枝葉過密以及栽培管理不善等易引起病害發生。葡萄品種間抗病性差異明顯,無核白雞心等無核品種易感病。

防治方法

(1)苗木消毒。對引進的葡萄苗木在定植前進行消毒處理。常用的藥劑有1%粗硫酸加10%硫酸亞鐵或15%硫酸銨或3~5%硫酸銅溶液,消毒3~5分鍾。

(2)清除菌源。秋剪或冬剪時對病蔓、病果等病殘體清除幹淨,集中燒毀。葡萄生長期間,應及時剪除病葉、病梢、病粒等,進行深埋。葡萄發芽前,可噴灑3~5波美度石硫合劑+五氯酚鈉300倍液,或45%代森銨水劑400倍液。

(3)化學防治。在葡萄開花期和幼果期及時打藥防治。發病初期可噴灑80%大生M~45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20.67%杜邦萬興乳油2000~3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7000~8000倍液,或12.5%腈菌唑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劑1500~20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等。

4.葡萄炭疽病

別名:晚腐病。全國大多葡萄產區均有分布。尤以南方葡萄發生最普遍,近年來北方地區發生越來越重,一旦發生可造成嚴重的產量損失。一般年份發病率15%左右,大流行年份發病率可達50~70%。

症狀

葡萄炭疽病主要為害著色期或近成熟期的果實,也能為害葡萄葉片、葉柄、新梢、卷須、花穗、穗軸和果梗等器官,但症狀不明顯。果實發病初期果麵有褐色圓形的小斑點,後來斑點逐漸擴大呈現褐色或黃褐色不規則水浸狀圓形斑,凹陷、腐爛,在表麵逐漸長出輪紋狀排列的小黑點(病菌的分生孢子盤),天氣潮濕時病斑上長出粉紅色粘質物(病菌的分生孢子團),病果易脫落,遇到幹旱天氣,病果幹縮成僵果掛在樹上。葉片多從葉緣受侵染,逐漸向中央擴展形成橢圓形或圓形病斑褐色同心輪紋,後期出現黑色分生孢子盤和粘稠、粉紅色分生孢子團。花穗受害時可在花穗軸、小花、小花梗上出現濕潤狀淡褐色病斑,腐敗易脫落,濕度大時,腐敗花穗上可長出白色菌絲和橙紅色黏稠物質。葉柄、新梢、卷須、花穗、穗軸和果梗等受害後出現梭形或圓形暗褐色凹陷斑。

病原

葡萄炭疽病菌的無性世代屬於半知菌亞門,炭疽菌屬,葡萄炭疽刺盤孢菌和盤長孢屬,果腐盤長孢菌。前者,分生孢子盤暗色,直徑50~80微米,周圍生有黑色、針狀剛毛;分生孢子梗圓筒形,大小為10~16微米×2.3~3.5微米;分生孢子圓筒形、單胞、無色,大小為16~18.5微米×7.0~9.6微米。後者分生孢子盤無毛,初生於寄主表皮下,以後暴露。分生孢子梗長圓形或杆形,叢集;分生孢子圓筒形,大小為10~35×3.5~7.0微米。

有性世代屬於子囊菌亞門,小從殼屬,圍小叢殼菌。子囊殼集聚、埋生,深褐色,近球形,直徑125~320微米。子囊55~70×9~15微米,在子囊殼內束狀排列,棍棒狀,無色透明,子囊壁可消解。子囊孢子長橢圓形,單孢,無色,大小為12~8×3.5~7.0微米。此菌的有性階段在我國尚未發現。

發病規律

病菌主要以菌絲體潛伏在枝蔓的皮層、葉痕、葉柄、穗梗和卷須等處越冬,或以分生孢子盤形式在病果、枯枝落葉等病組織內越冬。每年春季,當氣溫達到15℃以上,降雨量高於15毫米時(此時正值葡萄發芽展葉、幼穗分化和開花期),病菌就會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借氣流、雨及昆蟲傳播,可在幼嫩器官或從傷口、皮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病菌侵染幼果後,多不表現症狀,當果實開始著色後並逐漸成熟時,病菌在迅速生長發育,造成果實腐爛。病菌多次重複侵染。高溫、多雨、空氣濕度大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條件。產孢適宜溫度為28~30℃,炭疽病在遼寧等北方地區一般7~8月發生,9~10月為發病盛期;廣東地區3月中旬至4月中旬,是炭疽病菌侵染花穗引起花腐的時期,而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果實發病盛期。四川地區5月上中旬開始發病,7月上旬至8月中旬為發病高峰期。華東地區6月上旬葉片發病,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實發病盛期。在適溫下,降雨早,發病早,反之則晚。發病期間每次降雨均可造成病害大發生,並且擴展很快。天氣幹旱時發病緩慢。葡萄園地勢低窪、排水不良、通風不良等環境均有利發病。一般歐美雜交種發病輕,歐亞種易感病,特別是果皮薄或無核葡萄易感病。

防治方法

(1)清除病殘體和降低越冬菌源。在秋冬季和初春及時清理果園中殘枝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早春葡萄出土後全樹噴布波美3~5度石硫合劑,或45%代森銨水劑400倍液。

(2)加強栽培管理。及時摘心綁蔓,剪除多餘副梢和葉片,使果園通風透光良好,避免架麵鬱閉,減輕病害的發生和蔓延。實施果實套袋栽培。合理施用氮、磷、鉀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雨後要搞好果園的排水工作,防止園內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