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1年生枝環割外,對2~4年生長放枝或輕截後的光杆枝在光杆部位也可以多道環割,但需要割密一些、深一些,割透皮層。

一些下部光杆的長腿枝組也可於基部環割或環剝(寬0.2厘米左右)促進發枝,為後期回縮培養緊湊枝組創造條件。

萌後截、環割主要用於萌芽、成枝力低的國光等蘋果品種和萌芽力低的磨盤山楂等。其他品種或強旺樹如元帥係,也可用春剪來緩和樹勢,有利成花結果。光杆枝段在30厘米以上的都可配合環割促枝減少光杆。

每個芽都環割可能比較費工,配合刻傷也可促萌增枝,特別是一些冬剪已剪留較短,萌芽力低的品種,再萌後截就更短了,可以在已(可)萌芽的下麵刻傷增加萌芽。

幼樹整形中缺枝部位,可配合刻傷在芽上0.2厘米左右橫割一道與枝條直徑等長,深達木質部,或割0.1厘米左右寬的二道促枝。

2.夏季修剪(夏剪)

廣義的夏季修剪包括一切生長期修剪與處理。這裏是狹義的夏季修剪(6月),主要是處理當年生枝,而複剪、環割主要處理上年枝,即冬剪枝。

(1)剪梢與摘心

剪梢是剪去10~20厘米,剪至半木質化部分,有利萌芽發枝。摘心隻去3~5厘米嫩梢,萌芽生長較慢,5月中下旬開始進行。

①控製競爭枝,培養枝組:5月中下旬當競爭、直立、強旺枝長20~30厘米時,剪去10~15厘米枝葉,並除去上部3個芽的葉片,促發副梢。如不去掉葉片,葉片會產生生長素,抑製芽的萌發。蘋果(梨、山楂)許多品種隻發一個副梢。蘋果6月上中旬前和8月上旬後摘心或剪梢萌發少,而7月上中旬開始發秋梢,摘心或剪梢發枝明顯增多,一般2~3個,能迅速增加分枝和培養枝組。一般剪後7~10天萌芽,至20天左右長5厘米左右,以後每10天加長20厘米左右。當副梢長20~30厘米時再同樣剪梢,經2~3次剪梢,當年即可培養成具有3~5個分枝的枝組,既有效地控製了競爭,又培養了枝組,節約了營養。最適於山楂(梨和蘋果剪梢,去3葉後,芽發枝仍少,可試用)的大多數品種,且當年成花,下年結果良好。而以往控製競爭、直立、強旺枝用冬剪留橛的方法,不僅晚一年發枝,而且往往仍發強旺枝,再下年去強留弱或連二橛,還可能再發強旺枝,培養慢、浪費大。

②利用副梢加速整形:強旺幼樹骨幹枝頭(包括中心幹和主枝、側枝),在6月上中旬前,枝條長50~60厘米以上,用以上方法剪梢,當年副梢可達60~70厘米以上,完全可以作骨幹枝。剪梢晚所發副梢弱,枝條太短,所發出的分枝距離太近,不宜作骨幹枝用。

凡剪梢、摘心後能萌發2~3個以上分枝的樹種、品種均可采用,最適於山楂、李、杏強旺樹。

(2)扭梢

5月中旬(梨)、下旬(蘋果)至6月上中旬,在競爭、直立、強旺枝基部3.3厘米左右處於半木質化時,將其扭轉90°左右,水平扭向空缺處,不僅可以有效控製生長,還可調整方向,調節枝條密度。當枝條已較密,不需要再發副梢時應以扭梢為主。山楂枝條硬、脆,扭梢易斷傷,因此以剪梢為主,一般不扭梢。對2~3年生長放枝,其頂端強枝不需繼續延伸擴大的,頂部強枝可扭轉180°,枝頭向下。

扭梢效果:①有效地控製競爭。一般可減弱生長1br2左右。②較多地增加早期封頂枝。由於枝條扭成水平,萌芽力較高,形成一串短枝。③當年有30%左右扭梢枝形成花芽。如再配合母枝環剝,則幾乎100%成花,下年結果後即可回縮成小枝組。④由於競爭枝控製而不是疏去,做到了不折不扣的輕剪,有利於地上部與地下部的平衡,從而促進全樹緩和樹勢,促使早期豐產。

扭梢時要注意,是輕輕扭轉一個方位而不是折斷、折倒,不要扭得過重、過急,把枝扭扁了,要求扭後枝條基本還是圓的。扭梢的枝條應比較強旺粗壯,比筷子和鉛筆粗。較弱的、中庸的枝條不扭。枝條太弱、細或扭傷過重,會造成生長更弱,結果小。

(3)抹芽、疏枝

主要是疏除過密的當年生枝,也稱夏疏。特別是剪鋸口萌生的密集強旺枝應盡早疏除,以減少營養消耗和改善光照。從5月上中旬萌芽後抹芽,至6月中下旬疏枝均可。注意保留骨幹枝上同方向相距30厘米以上的超長枝,可利用其培養枝組,減少光杆。特別是高接換頭樹光杆部位促發的枝條。易冒條的、剪鋸口處萌生枝密集的品種,如元帥係、祝光等蘋果,以及各種枝條又旺又密的樹,單靠冬季疏密,一次疏除過多,嚴重破壞地上地下平衡,下年將繼續大量冒條,再疏再冒,反複搗動條子,形成惡性循環,將嚴重影響早期豐產。而采用冬剪並配合生長期分批疏除,可大大減輕剪後冒條。

疏枝標準,一般枝條又旺又密的果樹,骨幹枝頭剪口下除枝頭中截、競爭枝拉平剪梢或扭梢,控製變小或疏除外,應保留1~2個分枝,過多應疏除1~2個(包括疏競爭枝)。輔養枝和長放枝都應單挑隻留枝頭,單頭緩放,不留大分枝。較強的當年分枝(超長枝)一般都應盡早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扭梢或疏除,促使下部中短枝充實飽滿和成花。樹冠內超長枝同方向間距應達40厘米左右,一般幼樹30~40厘米、成年樹40~5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