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拿枝、拉平與彎、扭、別、壓
對當年生、1年生、多年生的競爭枝、直立枝、強旺枝,當年8—9月為主或下年4—6月拿枝、拉平或結合冬剪彎、拐、別、壓,這類枝絕不允許在樹冠內放任生長,站起來,抽頭,擋光。拿枝從枝基部10厘米左右開始,每隔20~30厘米分段進行撅曲軟化,稍有劈裂聲為止。枝被分段受傷、刺激並壓倒,促進了萌芽和成花,起到環割、環剝作用。但元帥係等修剪反應敏感,易發枝冒條的樹種、品種,有的拿枝後,背上發枝過多過密,造成營養浪費,影響通風透光,應減少撅曲、拿枝、刺激部位,或隻在基部撅曲軟化,能拉平、壓倒即可。扭梢、拿枝、拉平、彎、拐、別、壓等措施都是由於枝條既受傷又水平,減少頂端優勢,抑製生長,增加促進成花的脫落酸、乙烯等,有利於促萌增枝,緩和生長,促花結果。一個強旺枝拉平後,第2~3年可結果1.5千克左右,是早期豐產十分有效的重要措施。但分段拿枝重了易斷傷,又較費工,隻環割也可促萌。
(5)環剝
5月下旬至6月下旬,對生長強旺、結果少的輔養枝和大枝組,在枝的下部,加密栽植的臨時株或樹冠已接近交接的幼旺樹在主幹下部進行環剝。環剝後由於阻礙了環剝傷口上部有機營養物質下流,積累於上部而成花結果,對促進早期豐產極為有效。環剝過早(5月上中旬),削弱樹體過重,成花過多;過晚(7—8月),主要結果枝類的花芽分化適期已過,即使環剝後有積累也難以成花。環剝寬度不要超過枝條直徑的1br10,一般為0.3~0.5厘米,不超過0.8厘米,以剝後一個月左右能愈合為準。寬度過小則很快愈合,環剝效果差;過寬則當年不易愈合,傷口易抽幹,影響上部生長,特別是皮薄、愈合力差的元帥係、金冠係等蘋果品種應窄一些。
由於環剝後(特別是主幹環剝),環剝口阻止有機營養的下流,阻礙和減少有機營養對根係的供應,因而對根係生長有明顯的削弱作用。由於根係生長被削弱,吸收供應減少,從而影響了地上部整體的生長。所以,環剝一般隻用於成花結果少、生長強旺的幼旺樹或枝,而且一般不要連年環剝,以免對樹體削弱太甚。環剝雖然對成花結果極為有效,但必須在環剝口上部已有較多早期封頂枝,樹體已有一定營養積累的情況下進行,防止外流(下流)才易見效。否則,環剝口上部超長枝過多(50%以上),樹體營養被大量消耗而無一定積累的情況下,即使環剝(甚至5月中下旬一次,6月中下旬又一次)也難成花。
可以肯定,在加強土、肥、水為中心的綜合管理基礎上,任何旺樹(過密的應先疏密)隻要采取先促枝(即早期封頂枝)後促花(6月環剝),下年都可以有較多結果,稱為“三當一下”,即當年處理(國光4月萌後截、環割),當年出枝(早期封頂枝),當年成花(6月環剝促花),下年較多結果。
(6)開角
主、側枝角度必須開張,5—7月夏季枝條較軟,容易開角,到8月份經加粗生長後,角度即可穩定。枝條強旺,角度小,枝條硬的品種(特別是梨、山楂)應配合基部先拿枝軟化後再開角。
3.秋剪
果樹在幼旺樹生長後期積累有機營養,副梢、秋梢等新生枝上易於成花。根據這一特點,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剪截當年新梢,促發新生枝成花結果。以8月上旬剪截發枝最多,平均每一剪截抽出3.3枝;其次為7月下旬,抽出2.8枝;而6月最少,隻抽出1.4~1.8枝。截後10天對主幹環剝,平均每個秋截枝形成二次果枝1.1個,而對照隻有0.05個。經過處理的4年生國光幼旺樹平均每株花芽100個以上,多的達300多個,而對照隻有20~30個。秋剪(截)後二次果枝占總果枝的85%~98.2%,青香蕉、印度、紅星、金冠占總果枝的60%~90%。著果率和果實大小與一次果枝無明顯差異。
不同程度秋截以帶帽形成二次果枝最多,輕截次之,中截、重截效果最差。
強旺枝也可以剪截兩次,第一次7月上旬。到8月下旬對剪口下第一(強)副梢再短截則成花較多。
疏枝,一般都應在6月前盡早進行,但前期未疏枝,又確實很密的,也可以秋季疏除,以改善後期光照,有利於枝條的後期生長和充實。
晚剪、環割、拿枝、拉平、扭梢、環剝等生長期修剪與處理,主要用於幼旺樹。大量結果後和進入盛果期,生長已減弱,除萌芽後易明顯識別花芽時應用複剪(晚剪)調整負擔量減輕大小年外,仍以冬剪為主,隻是在樹勢返旺或個別強旺樹或枝上才輔以生長期修剪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