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角度開張

各級骨幹枝角度開張,使營養物質的輸導供應均勻,頂端優勢減弱,促進和增加了下部萌芽,增加內源乙烯和脫落酸量,有利於緩和生長,早結果早豐產。有利於均衡主、側枝前後和樹冠內外生長,枝條後部和內膛易於發枝,且生長健壯,枝組易於培養並保持良好的生長勢,減少後部光禿現象。有利於盛果期後主枝上能前後均勻地發生徒長枝,為更新複壯創造條件。由於下層主枝角度開張,有效層間大,枝多不顯密,通風透光好,上層及中心幹上枝條生長良好,生產量大,而下層主枝由於角度大,生長又比較緩和,因而能比較有效地防止鄰接樹形中心幹易被掐脖的現象。

但是,角度過大,後部發枝易過多,生長易強旺,枝頭生長易衰,不利於生長擴大,結構不夠牢固,負擔力降低,不利於側枝特別是背下側枝的分布以及充分利用下垂枝結果。因此,幼樹要及時地適當開張主、側枝角度,而大量結果後,生長已緩和或枝頭已開始下垂,就要及時地適當抬高角度以保持良好樹勢。一般冠徑5米以上,基部三主枝臨近半圓形,主枝角度60°~70°,側枝角度70°~80°。一般株行距、樹冠越小,骨幹枝的級次越少,有主枝無側枝或中心幹上直接著生枝組,角度越大,中截枝數越少。

一般結果早、豐產快,生長勢易於衰弱,主側枝易於開張下垂的樹種、品種,角度宜適當小一些,相反,可大一些。

除主、側枝角度外,輔養枝、大枝組更要早開角,開大角,變直立為平斜。

3.骨幹枝較少而牢固,枝組較多而健壯緊湊

主、側枝等骨幹較少,樹冠過矮,結果體積小,影響產量。骨幹枝過多,樹冠過高,則通風透光差,對生長結果不利。前期樹冠小,通風透光問題不大,產量較高,後期卻並不豐產,總產不高,骨幹枝和枝組易出現大小光棒。

群眾的經驗是“大枝亮堂堂,小枝鬧嚷嚷”,使大小光棒等非生產性枝減少,而生產性的各類枝組和小枝增多,同化產物的製造增加,消耗減少,積累增多,就有利於優質、高產、穩產。

4.有效層間較大,通風透光良好

層間過小光照不好,過大容易脫節,宜保持主、側枝等骨幹枝同方向間距1~1.2米,有效層距50厘米左右,葉幕層厚度1~1.5米。層間大,則葉幕層厚些;層間小,則葉幕層薄些。成年樹生長勢弱,角度開張,樹冠內枝條稀疏的樹種、品種,基部三主枝層內距離大的,山地、肥水條件差,生長弱,樹冠、株行距較小以及西部幹旱、光照好的地區,層間距可適當小一些;相反則大一些。

總之,果樹修剪要特別重視和務必解決光照。主要目標是,上層冠徑為下層的1br2~3br5,上層總枝量為全樹的1br3~1br4,務必上疏下密。下層每個主枝上留2~3個側枝,上層沒有側枝。株行距3米左右的果樹,在主枝上直接著生枝組。適當加大層間距,一般1.2米左右,不超過1.5米。及時落頭開心,疏縮層間輔養枝和下層主枝上的背上大枝組。有些果園株行距較小,已經鬱閉,影響生長結果,應及時逐步地隔行或隔株間伐。一般先間伐行,後間伐株。去了太空,不去又密,不準備間伐的也可考慮隔行和隔株留開心形(去上層,隻留基部三主枝),呈高矮相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