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整形修剪技術(一)(3 / 3)

輔養枝的處理應注意,前期(樹齡8~10年前,產量50千克以前)防止過早、過急,後期(樹齡10~12年後,產量50千克以後)防止遲遲不處理。既要充分利用輔養枝結果,又要特別加強對下層主枝的培養。對越靠近下層主枝的輔養枝、大枝組,越要盡早采取環剝等促花措施,盡早結果。幾年後,及時疏縮以免影響下層骨幹枝及其枝組的生長和培養。下層(基部三主枝)骨幹枝占全樹產量2br3~3br4,是後期豐產的基礎。

(2)枝組

枝組是具有兩個以上分枝的枝群,是生長結果的基礎單位,必須合理配備、及早培養和及時更新複壯。

①枝組的大小和配備:枝組的大小和比例,遼寧省蘋果樹暫定標準如下。

大枝組:枝展80厘米以上,生長點30個以上,占15%~20%;

中枝組:枝展40~80厘米,生長點10~30個,占40%~50%;

小枝組:枝展40厘米以下,生長點10個以下,占35%~40%。

大、中、小枝組生長結果特點如下。

大枝組:生長較強,壽命長,結果較晚,枝幹比例略大,分枝多,枝組內輪換結果和更新。

小枝組:分枝少,枝幹比例小,結果早,生長易衰弱,壽命短,在枝組間輪換結果和更新。

中枝組:介於大、小枝組之間,有空間可以中截擴大成大枝組,沒有空間可以緩放結果,回縮變小。

一般樹冠內大、中、小枝組應配合相間,骨幹枝上每米長有枝組10個左右,分布在骨幹枝的上下和兩側,背上和樹冠外圍以小、中枝組為主,兩側、背下中、大枝組可多一些。枝組和枝的密度應是上稀下密,外稀裏密,有利於通風透光。

根據枝組在骨幹枝上著生和延伸方位不同,又可分為立組、側組、垂組。

立組:著生和延伸在骨幹枝背上的枝組為立組。由於出生角較直立,一般又著生在主、側枝背上,極性較強,因此生長較強旺,結果晚,但後期不易衰弱,易於更新複壯。一般以中小枝組為主,最好呈背上斜生,高度不超過50厘米,較大的要逐步回縮,以改善層間光照。

側組:著生及延伸在骨幹枝的兩側。一般角度開張,生長勢較緩和,以中型為主,大、小為輔,配合相間,長短不齊,交錯生長,呈波浪起伏狀態,錯落排列在骨幹枝的兩側,可以充分利用空間結果。

垂組:著生及延伸在骨幹枝的背下,一般角度下垂或平伸,生長易於緩和,容易早結果、早衰弱。垂組一般以中、大型枝組為主,隨樹齡增長和骨幹枝角度加大,垂組要不斷抬高角度並逐步回縮更新。

成年樹一般立組占35%~40%,側組占50%~60%,垂組占5%~10%。無論哪類枝組都務必逐步健壯緊湊,光杆少才能提高生產力。

一般主枝上枝組以背上立組(中、小)為主,側組、垂組為輔,側枝上以兩側為主,背上背下立組、垂組為輔。

幼旺樹上要多利用兩側和背下垂組以及背上平斜的小、中枝組,特別是定幹較高、骨幹枝角度較小的樹,為了充分利用下部空間,應積極培養垂組結果,以提高幼旺樹產量。而立組要適當少一些,並要以小枝組為主。盛果期以後則相反,立組要適當多一些、大一些,利用背上和斜生向上枝組,生長勢易保持,壽命長。據中國果樹研究所在遼寧南部地區豐產樹調查,10年生初果期樹,利用下垂和水平枝占總枝數的57.4%,而斜生和直立枝占42.6%,而42年生樹分別為28.9%和71.1%。

主、側枝少,層間大,角度大,生長易旺的品種,中、大枝組可多一些。相反,中、小枝組可多一些。

枝組排列和分布既要有利於增加密度,又要不影響通風透光和生長結果。一般下層主枝上要多一些,上層少一些。側枝上要多一些,主枝上要少一些。下層骨幹枝開張角度大,有效層間大的要多一些、大一些;角度小,有效層間小的要少一些、小一些。光照條件好的遼寧省西部幹旱地區可多一些,而光照條件較差的遼寧省東部多雨地區要少一些。幼樹期,樹冠小的,四周通風透光條件好的,樹冠內枝組和枝可密一些;相反,成年樹,樹冠大的,四周(冠間)通風透光條件差的,枝組和枝要少一些、稀一些。群體稀,個體內可密一些;群體密,個體內可稀一些。樹旺結果少,應適當偏密一些,以枝量來緩和全樹(以密求緩),促進早結果。大量結果後生長減弱,再去除較密的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