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防止主、側枝前後部或樹冠內外生長勢不均:主、側枝前端和樹冠外圍的生長,既要保持一定的生長優勢,又要防止過旺、過密而削弱後部和內膛生長,影響樹冠內外通風透光。特別是發枝力強,外圍生長易旺易密的品種,如元帥係、祝光、紅玉等,要適當減少中截,或跑單頭,以疏、緩為主,緩和外圍生長,促進內膛和下部生長。而內膛和下部一般容易衰弱,要注意及時回縮,更新複壯和適當中截。同時,要注意適當加大主、側枝角度,角度過大易後強前弱,一般60°~70°角,主、側枝前後生長較均衡,緩前促後。
生產上比較普遍地存在生長結果部位嚴重外移,後部枝衰老死亡、光禿,大光杆嚴重。造成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外圍枝過多、過大、過密,既影響樹冠內光照,同時又消耗大量營養,嚴重削弱樹冠內部和下部生長。二是內膛枝組的配備、培養和更新複壯不及時。應逐步疏縮外圍,減少外圍枝量,加強樹冠中下部枝組的配備、培養和更新複壯,逐步達到外稀裏密。既解決光照又減少枝幹比例,縮短養分輸送距離。
(4)落頭
果樹生長達到一定高度,為改善樹冠內光照,一般都要落頭開心。
①落頭準備:一般落頭都要盡可能創造三杈枝落頭條件,因為三杈枝去除原頭後,鋸口下有兩個大枝有利於傷口愈合,這兩個大枝實際上成為上層兩個大主枝。因此,三杈枝下部最後一主枝(即第三或第四主枝)選定後,下年相距50厘米左右或隔一年(特別是落頭枝下部主枝一年留兩個時)距離應80厘米左右。中心頭中截時,剪口下二、三芽與下部主枝插空,並盡可能對生,為後期創造三杈枝的落頭條件。如原有果樹無三杈枝條件,而樹又過高,在5米以上,也必須落頭(單主落頭),則落頭後的最後一主枝上部再留一保護枝(可較小或控製變小),以免傷口愈合不好直接損傷落頭後最上的主枝(落頭枝)。
②落頭條件:果樹樹齡在12年左右,樹冠和最上主枝已較大(5~7年生),開張角度已基本穩定,樹勢已緩和,三杈枝已較多結果,可以落頭。落頭過早最後兩主枝角度不穩定,枝頭又直向中心,後期需二次落頭。落頭過晚,影響樹冠內光照,後期樹齡大落頭枝幹粗造成傷口增大,樹勢減弱,不易愈合。
③落頭方法:先疏除原頭下部大分枝,以削弱原頭生長和加粗,同時改善了落頭後最上二主枝(即落頭枝)的生長空間和光照條件。促進了落頭枝的生長,增加枝量,有利加粗,為落頭創造條件。當割除原頭後,傷口小於落頭枝時,才從基部割除原頭。
除采用割除原頭的落頭方法外,也有用以拉(中心頭)代割(去中心頭),把中心頭變成最上主枝,向枝芽的反方向拉,以防劈裂。當全樹由上向下數第三主枝選定後,下年或隔一年中心頭中截時,剪口下一(芽背向拉枝方向)、二芽或一、三芽(二芽作競爭枝處理)枝與由上向下數的第三主枝均勻分布三個方向,並與下層主枝插空分布。為便於拉中心頭,第一年剪留應略長一些,枝齡2~4年生時應及時拉枝以免太粗。不易拉開時,也可分兩次拉。
③防止主、側枝前後部或樹冠內外生長勢不均:主、側枝前端和樹冠外圍的生長,既要保持一定的生長優勢,又要防止過旺、過密而削弱後部和內膛生長,影響樹冠內外通風透光。特別是發枝力強,外圍生長易旺易密的品種,如元帥係、祝光、紅玉等,要適當減少中截,或跑單頭,以疏、緩為主,緩和外圍生長,促進內膛和下部生長。而內膛和下部一般容易衰弱,要注意及時回縮,更新複壯和適當中截。同時,要注意適當加大主、側枝角度,角度過大易後強前弱,一般60°~70°角,主、側枝前後生長較均衡,緩前促後。
生產上比較普遍地存在生長結果部位嚴重外移,後部枝衰老死亡、光禿,大光杆嚴重。造成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外圍枝過多、過大、過密,既影響樹冠內光照,同時又消耗大量營養,嚴重削弱樹冠內部和下部生長。二是內膛枝組的配備、培養和更新複壯不及時。應逐步疏縮外圍,減少外圍枝量,加強樹冠中下部枝組的配備、培養和更新複壯,逐步達到外稀裏密。既解決光照又減少枝幹比例,縮短養分輸送距離。
(4)落頭
果樹生長達到一定高度,為改善樹冠內光照,一般都要落頭開心。
①落頭準備:一般落頭都要盡可能創造三杈枝落頭條件,因為三杈枝去除原頭後,鋸口下有兩個大枝有利於傷口愈合,這兩個大枝實際上成為上層兩個大主枝。因此,三杈枝下部最後一主枝(即第三或第四主枝)選定後,下年相距50厘米左右或隔一年(特別是落頭枝下部主枝一年留兩個時)距離應80厘米左右。中心頭中截時,剪口下二、三芽與下部主枝插空,並盡可能對生,為後期創造三杈枝的落頭條件。如原有果樹無三杈枝條件,而樹又過高,在5米以上,也必須落頭(單主落頭),則落頭後的最後一主枝上部再留一保護枝(可較小或控製變小),以免傷口愈合不好直接損傷落頭後最上的主枝(落頭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