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鵝的飼養管理(二)(1 / 3)

②開食 飲水後1小時就可開食。早開食可以促進排出胎糞,刺激食欲。開食可用碎米、小米經水浸泡2小時左右,喂前瀝幹水分,或煮半生半熟米飯,不黏不爛,或蒸六七分熟玉米麵窩頭,喂前搓碎。開食時將精料撒在草席或棕色塑料布上,任雛鵝啄食,然後再喂切碎的青飼料。這樣可保證雛鵝吃到足夠的精料,防止因貪食青飼料引起拉稀,或因精料不足影響長勢。第一天開食1個小時左右健康雛鵝基本都能吃飽,將打蔫、溜邊、未采食的弱雛挑出,單獨飼養。這些弱雛要飲用4%百病消水,或用其滴鼻,每隻鵝滴2滴,每天2次,再將育雛溫度提高1~2℃,能達到使其采食的目的。每天至少喂6~8次(夜間喂2~3次)。喂食的方法是,先飲後喂,定時定量,少給勤添,防止暴食。每次喂八分飽,有利消化和保持旺盛食欲。3日齡後開始喂沙礫,添加量為飼料量的1%左右,每周喂1次,敞開吃,可以幫助消化飼料。不要將沙礫摻到日糧裏強行喂給,沙礫大小1~1.5毫米,以吃進為度。放牧時,雛鵝自行覓食,可不喂沙礫。4~10日齡,雛鵝體內的蛋黃已被全部吸收,體內水分減少,鵝體比出殼時稍小,羽毛緊貼,俗稱“收身”。這個階段消化能力增強與采食量增加,以後隨雛鵝日齡的增加,可逐漸加大青飼料喂量。盡量利用本地所產飼料,力求多樣化,保證各種營養完全、平衡,使鵝的生長潛力充分發揮出來。青飼料以種草養鵝最為經濟,可以降低養鵝成本。

③放牧 雛鵝從11~17日齡後便可開始放牧。經過日浴、風浴鍛煉,可增強雛鵝對外界環境條件的適應能力,增強抗逆性,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質,有利於骨骼、肌肉和內髒的生長發育。開始放牧需選擇風和日暖的晴朗天氣,在幹燥平坦、無積水、背風向陽、有水源、嫩草多、環境幹淨的地方放牧。開始就近放牧,逐漸遠走,放牧時間逐漸延長。隨時聽天氣預報,注意天氣變化。放牧前清點鵝數,喂少量飼料後將鵝緩慢趕到附近草地上,令其熟悉采食青草,約半小時再將其趕到淺水池塘中,任其自由下水幾分鍾,再趕到岸上,讓其梳理絨毛,待毛幹後再趕回育雛室。雛鵝放牧應“遲放早收”,上午露水幹後放牧,免得露水浸濕腹部導致拉稀;下午收牧盡量早些。20日齡後,雛鵝開始長出大毛管,可全天放牧,隻需夜晚補喂1次。爭取上午吃2個飽,下午吃3個飽。所謂飽,即鵝的嗉囊發鼓發脹到喉部下方,作為吃飽的標誌。吃飽後趕下水活動一段時間後再趕上岸臥地休息,到大部分鵝躁動時,再繼續放牧。即下水30分鍾,上岸休息30~60分鍾,再繼續放牧,周而複始,反複循環。收牧時清點鵝數,慢慢趕回育雛室,禁止大聲吆喝和緊追猛趕,防止驚鵝和跑場。早春夜風來得早,防止雛鵝受夜風著涼;夏季或秋季露水降得早,避免雛鵝絨毛浸濕,雛鵝階段絕不能頂著露水放牧。嚴禁去有積水的窪地或泥漿地裏放牧。收牧時發現個別雛鵝絨毛未幹,要先用幹抹布將濕絨毛擦幹,再將雛鵝放在幹燥的草木灰上麵,把水吸幹,絕不能用火烘幹。

②開食 飲水後1小時就可開食。早開食可以促進排出胎糞,刺激食欲。開食可用碎米、小米經水浸泡2小時左右,喂前瀝幹水分,或煮半生半熟米飯,不黏不爛,或蒸六七分熟玉米麵窩頭,喂前搓碎。開食時將精料撒在草席或棕色塑料布上,任雛鵝啄食,然後再喂切碎的青飼料。這樣可保證雛鵝吃到足夠的精料,防止因貪食青飼料引起拉稀,或因精料不足影響長勢。第一天開食1個小時左右健康雛鵝基本都能吃飽,將打蔫、溜邊、未采食的弱雛挑出,單獨飼養。這些弱雛要飲用4%百病消水,或用其滴鼻,每隻鵝滴2滴,每天2次,再將育雛溫度提高1~2℃,能達到使其采食的目的。每天至少喂6~8次(夜間喂2~3次)。喂食的方法是,先飲後喂,定時定量,少給勤添,防止暴食。每次喂八分飽,有利消化和保持旺盛食欲。3日齡後開始喂沙礫,添加量為飼料量的1%左右,每周喂1次,敞開吃,可以幫助消化飼料。不要將沙礫摻到日糧裏強行喂給,沙礫大小1~1.5毫米,以吃進為度。放牧時,雛鵝自行覓食,可不喂沙礫。4~10日齡,雛鵝體內的蛋黃已被全部吸收,體內水分減少,鵝體比出殼時稍小,羽毛緊貼,俗稱“收身”。這個階段消化能力增強與采食量增加,以後隨雛鵝日齡的增加,可逐漸加大青飼料喂量。盡量利用本地所產飼料,力求多樣化,保證各種營養完全、平衡,使鵝的生長潛力充分發揮出來。青飼料以種草養鵝最為經濟,可以降低養鵝成本。

③放牧 雛鵝從11~17日齡後便可開始放牧。經過日浴、風浴鍛煉,可增強雛鵝對外界環境條件的適應能力,增強抗逆性,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質,有利於骨骼、肌肉和內髒的生長發育。開始放牧需選擇風和日暖的晴朗天氣,在幹燥平坦、無積水、背風向陽、有水源、嫩草多、環境幹淨的地方放牧。開始就近放牧,逐漸遠走,放牧時間逐漸延長。隨時聽天氣預報,注意天氣變化。放牧前清點鵝數,喂少量飼料後將鵝緩慢趕到附近草地上,令其熟悉采食青草,約半小時再將其趕到淺水池塘中,任其自由下水幾分鍾,再趕到岸上,讓其梳理絨毛,待毛幹後再趕回育雛室。雛鵝放牧應“遲放早收”,上午露水幹後放牧,免得露水浸濕腹部導致拉稀;下午收牧盡量早些。20日齡後,雛鵝開始長出大毛管,可全天放牧,隻需夜晚補喂1次。爭取上午吃2個飽,下午吃3個飽。所謂飽,即鵝的嗉囊發鼓發脹到喉部下方,作為吃飽的標誌。吃飽後趕下水活動一段時間後再趕上岸臥地休息,到大部分鵝躁動時,再繼續放牧。即下水30分鍾,上岸休息30~60分鍾,再繼續放牧,周而複始,反複循環。收牧時清點鵝數,慢慢趕回育雛室,禁止大聲吆喝和緊追猛趕,防止驚鵝和跑場。早春夜風來得早,防止雛鵝受夜風著涼;夏季或秋季露水降得早,避免雛鵝絨毛浸濕,雛鵝階段絕不能頂著露水放牧。嚴禁去有積水的窪地或泥漿地裏放牧。收牧時發現個別雛鵝絨毛未幹,要先用幹抹布將濕絨毛擦幹,再將雛鵝放在幹燥的草木灰上麵,把水吸幹,絕不能用火烘幹。

2. 中鵝的飼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