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鵝肥肝的生產(2 / 3)

填喂前用溫熱水浸泡炒好的玉米,需1~1.5小時。原則上以玉米粒表皮泡展為度。應用時將浸泡水廢棄,玉米瀝幹後拌入0.5%~1%食鹽,拌勻倒入裝料箱中填用。

(3)浸泡法 將玉米粒淘洗後除去雜質,倒入冷水中浸泡8~12小時,瀝幹水分,加入1%~2%的動(植)物油脂,加入0.5%~1%的食鹽後即可填飼。

上述玉米的三種調製方法可獲得良好的填飼效果。以浸泡法簡便易行,且節省勞力和調製加工費。實踐證明,添加油脂可增加填飼效果,又可潤滑食道,減少阻力,便於填飼操作,可減少鵝食道損傷,但增加生產成本,在不添加油脂情況下,照樣可以生產鵝肥肝。

3. 預飼

在強製填飼前,應有一段過渡階段,讓鵝逐步完成由放牧轉入舍飼飼養,從自由采食轉為強製填飼。

(1)預飼目的 通過預飼,促進鵝的生長發育,增強體質,並達到一定體重,縮小同批鵝個體間的差異,增強肥肝的均勻度,提高肥肝質量,減少殘次個體;鍛煉鵝的消化器官,讓鵝采食較多的飼料,使消化道柔軟、膨大,以便在強製填飼時能容納大量飼料;加強肝髒細胞的貯存功能,有利於脂肪在肝髒中大量沉積。

(2)預飼鵝的選擇 從日齡方麵考慮,從國外引進的品種,一般體型較大,可在15~16周齡開始預飼為好;國內的中型鵝3月齡以後全身羽毛長齊,開始預飼效果為好。盡量選擇雜交鵝,適應性強,體質結實強健,耐填飼。

(3)預飼期日糧組成 以玉米為主,可占日糧60%以上,適當搭配油餅類、肉骨粉、礦物質、維生素等原料組成含20%粗蛋白質的混合料。預飼期日糧中的玉米,粉狀由多減少,逐漸增加整個玉米粒,為填飼打下基礎,青綠飼料不限量,一般占自由采食量的20%~40%。

(4)預飼期的長短 一般為1~2周。預飼期過長,飼養成本增加,預飼期過短又達不到預飼目的。應視品種、日齡、體重、整齊度等靈活掌握,體重大、整齊度高可短些,反之則長些。

(5)預飼期的飼養管理 開始時進行防疫和驅蟲,注射禽霍亂菌苗以增強鵝的免疫力;驅蟲可用丙硫苯咪唑,按每千克體重10~25毫克,一次性投服。預飼期以舍飼為主,可適當放牧,每日上、下午各放牧一次,預飼期結束前3天停止放牧。預飼期每日飼喂3次,每隻每天補飼精料200克左右,除放牧采食青飼料外,還可以補飼青飼料,鍛煉消化道的容積。飼養密度以每平方米2隻為宜。預飼期應保持圈舍清潔幹燥,空氣新鮮,並供給清潔飲水。

4. 強製填飼要點

填飼是鵝肥肝生產工藝中的關鍵環節。填飼操作技術、填飼期長短、日填飼量等因素都會直接影響肥肝增重與質量。

(1)操作方法 填飼可分為手工填飼與機械填飼兩種。前者多為民間操作方法,填飼人員用左手握住鵝頭並用手指撐開鵝嘴,右手將玉米粒塞入鵝口腔內,並由上而下將玉米粒捋向食道膨大部,直至距咽喉5厘米處為止。

現在商品化批量生產鵝肥肝一般都用機器填飼,國內已研製出多種型號的鵝填飼機。多采用單人操作。填飼機下麵有4個輪子,可任意在填飼房內運動;每個鵝籠內有一個半月形固定鵝裝置,填飼員可輕鬆固定鵝並進行填飼操作。

插管時必須小心,填飼管插入口腔後,應順勢使填飼管緩慢通過咽喉部和食管,若感覺發澀有阻力,說明方向不對,應退出重插,要隨時推拉頸部使其伸直,以保證填飼管順利進入。填飼時應注意手腳協調並用,腳踩填飼開關填飼玉米的速度應與填飼管從鵝食管中退出的速度一致,退慢了會使食管局部膨脹,形成堵塞,甚至食管破裂;退得太快又填不滿食管,影響填飼量,進而影響肥肝增重。若鵝掙紮,頸部彎曲時,應鬆開腳踏開關,停止送料,待恢複正常體位後再繼續填飼,以免事故發生。邊填料邊退出填飼管,自下而上填飼,直至距咽喉部約5厘米為止。

(2)適宜的填飼期 填飼期長短應根據鵝的生理特點和肥肝增重規律來確定,一般填飼期為3~4周,具體時間長短,要視品種、消化能力、增重,特別是肥育程度等情況靈活確定。填飼到一定時期後,應注意觀察鵝群,成熟一批,屠宰一批。鵝肥育成熟的特征是,體態肥胖,腹部下垂,兩眼呆滯,精神委靡不振,呼吸急促,行動遲緩,步態蹣跚,跛行,甚至癱瘓,羽毛潮濕而零亂,出現積食和腹瀉等消化不良症狀,發現上述情況出現,就應及時屠宰。

(3)適宜的填飼次數 填飼次數關係到日填飼量。填飼次數少,填飼料量不足,肥肝增重慢;填飼次數太多,會影響鵝的正常休息與消化吸收,進而影響肥肝增重。具體填飼次數應根據鵝的消化能力確定。根據國內填飼實踐表明,以每日填飼4~5次為宜,填料時間應準時,有規律,不能隨意提前或錯後,以免影響肥肝增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