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的現實指導意義(3 / 3)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國獲得了自近代以來從未有過的長期快速穩定發展,經濟保持了年均9.8%的快速增長,遠高於世界經濟年均3.3%的增速,國民生產總值超過30萬億,一大批重要工農業產品產量躍居世界首位,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三;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加強,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日益繁榮,科學教育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精神麵貌發生深刻變化;社會主義法律體係基本形成,法治建設不斷加強,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切實貫徹;人民的生活水平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的曆史性跨越,農村貧困人口從2.5億減少到4007萬,醫療、就業、社會保障等民生問題日益受到重視,並正在逐步解決。三峽大壩、青藏鐵路、南水北調、航空航天等重大工程捷報頻傳,機場、港口、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神州大地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國社會主義製度的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社會主義製度更加鞏固。我們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製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轉折,極大地調動和激發了人民群眾中蘊藏的創造活力,大大積聚和釋放了全社會的發展能量。我們成功地進行了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領域的深刻變革,建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各方麵的製度體製,為社會主義的鞏固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製度基礎。我們經受住了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內嚴重政治風波以及國際上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嚴峻考驗,戰勝了來自政治、經濟、社會領域和自然界的各種困難和挑戰,展示出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的強大力量。特別是2008年,我們成功戰勝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災害,成功平息達賴集團和西方敵對勢力製造的分裂破壞活動,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圓滿完成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沉著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顯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實力和凝聚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但得到了中國人民的高度認同,而且受到世界各國人民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一位美國學者說:“中國令人震驚的經濟增長史無前例,中國以獨特的方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改變了世界。”一些西方輿論認為,中國的發展道路提供了一種新的啟示,正在顛覆西方的傳統理論,探索“中國成功之謎”非常有意義。特別是2008年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一係列驚人表現,使許多外國政治家、學者看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認為它“凸顯了中國的製度優勢”。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席卷全球,不斷擴散蔓延,中國以其“獨有的競爭力、高效率和適應性”吸引著世人目光,許多人從國際金融危機給世界帶來的災難中,看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世界的重要貢獻,深入研究中國經驗成為當今世界新的熱點。

事實無可辯駁地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完全正確的,符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它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這個普遍性,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這個特殊性。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這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的成功實踐,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光輝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