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1 / 3)

又比如,房地產調控問題。這三四年,民眾對房地產市場的關注與日俱增。樓市在2008年短暫下跌後,一直處於上升態勢,民眾的怨言也越積越深。

《蝸居》電視劇就反映了社會的不滿情緒。不少人看了電視劇後對城市生活相當灰心。為了回應民眾的需求,國務院相繼出台了一係列調控措施,意圖將房價調整到合理價位。對當前的房價水平有75.5%的居民認為“過高,難以接受”,樓市對頻頻發力的房產調控措施表現出了較強的“抗壓性”,於是乎,有人感歎,房產是越調越高。

自然,要調控房地產,需要解決的矛盾很多,但主要矛盾還是住房市場的供需矛盾,這一矛盾導致了目前樓市困境。所以,增加住房供應、調整供應結構是解決困境的有效方法。

再比如,教育問題。多年以來,我國的教育問題層出不窮,教育問題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最主要的焦點,全社會對教育問題多有不滿和詬病。教育問題是關係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的大問題,是每一個社會成員都無法置之度外的。

現階段我國的教育問題非常的突出與普遍。教育的公平問題、高考問題、農村教育問題、教育亂收費問題、編外教師問題、教育體製改革問題、應試教育問題、私立教育問題等諸多矛盾。可以說教育的問題體現在了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就連教育者本身也對教育的諸多問題坦誠相對。

現階段教育的主要矛盾不是優質教育資源不足,而是人民群眾的多樣化教育需求與教育結構、內容相對單一的矛盾。所以,要解決教育的主要矛盾,就要將優質教育資源平均化,取消重點非重點,使我國的教育健康發展。

抓主要矛盾,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觀察社會、分析形勢和製定革命戰略和策略的理論依據和重要方法。革命導師馬克思在研究資本主義社會時,列寧在分析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社會時,都為我們樹立了運用這個方法的範例。

毛澤東在領導我國革命的過程中,總是全力抓住各個革命時期的主要矛盾,對客觀政治形勢和階級關係作出科學的分析和估量,從而製定出正確的路線和政策,引導中國革命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毛澤東說:“在任何一個地區內,不能同時有許多中心工作,在一定時間內隻能有一個中心工作,輔以別的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這就是說,在工作中必須分清主次、先後、輕重、緩急,隻有這樣才能把力氣使在刀刃上,突出工作重點,集中力量打殲滅戰。在一切工作中,沒有重點,就沒有政策。沒有正確的政策,就沒有革命的勝利。

毛澤東將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戰略決戰的方向緣何首選東北戰場呢?

中共中央領導的眼睛盯住了東北,戰略決戰首先從東北戰場打起。因為從全國戰局看,國民黨軍已被人民解放軍分割在東北、華北、西北、華東和華中五個戰場上,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同時,在全國的五個戰場中,東北是人民解放軍數量超過敵軍的惟一戰場,人民解放軍首戰東北,可以及時粉碎敵人戰略收縮企圖;此外,東北外接蘇聯和朝鮮,又有較好的工業基礎,人民解放軍首先解放東北,就擁有一個強大的戰略總後方。所以,中共中央決定戰略決戰的首戰指向東北戰場,發動遼沈戰役,這就使初戰勝利建立在穩妥可靠的基礎上。

又比如,房地產調控問題。這三四年,民眾對房地產市場的關注與日俱增。樓市在2008年短暫下跌後,一直處於上升態勢,民眾的怨言也越積越深。

《蝸居》電視劇就反映了社會的不滿情緒。不少人看了電視劇後對城市生活相當灰心。為了回應民眾的需求,國務院相繼出台了一係列調控措施,意圖將房價調整到合理價位。對當前的房價水平有75.5%的居民認為“過高,難以接受”,樓市對頻頻發力的房產調控措施表現出了較強的“抗壓性”,於是乎,有人感歎,房產是越調越高。

自然,要調控房地產,需要解決的矛盾很多,但主要矛盾還是住房市場的供需矛盾,這一矛盾導致了目前樓市困境。所以,增加住房供應、調整供應結構是解決困境的有效方法。

再比如,教育問題。多年以來,我國的教育問題層出不窮,教育問題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最主要的焦點,全社會對教育問題多有不滿和詬病。教育問題是關係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的大問題,是每一個社會成員都無法置之度外的。

現階段我國的教育問題非常的突出與普遍。教育的公平問題、高考問題、農村教育問題、教育亂收費問題、編外教師問題、教育體製改革問題、應試教育問題、私立教育問題等諸多矛盾。可以說教育的問題體現在了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就連教育者本身也對教育的諸多問題坦誠相對。

現階段教育的主要矛盾不是優質教育資源不足,而是人民群眾的多樣化教育需求與教育結構、內容相對單一的矛盾。所以,要解決教育的主要矛盾,就要將優質教育資源平均化,取消重點非重點,使我國的教育健康發展。

抓主要矛盾,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觀察社會、分析形勢和製定革命戰略和策略的理論依據和重要方法。革命導師馬克思在研究資本主義社會時,列寧在分析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社會時,都為我們樹立了運用這個方法的範例。

毛澤東在領導我國革命的過程中,總是全力抓住各個革命時期的主要矛盾,對客觀政治形勢和階級關係作出科學的分析和估量,從而製定出正確的路線和政策,引導中國革命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毛澤東說:“在任何一個地區內,不能同時有許多中心工作,在一定時間內隻能有一個中心工作,輔以別的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這就是說,在工作中必須分清主次、先後、輕重、緩急,隻有這樣才能把力氣使在刀刃上,突出工作重點,集中力量打殲滅戰。在一切工作中,沒有重點,就沒有政策。沒有正確的政策,就沒有革命的勝利。

毛澤東將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戰略決戰的方向緣何首選東北戰場呢?

中共中央領導的眼睛盯住了東北,戰略決戰首先從東北戰場打起。因為從全國戰局看,國民黨軍已被人民解放軍分割在東北、華北、西北、華東和華中五個戰場上,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同時,在全國的五個戰場中,東北是人民解放軍數量超過敵軍的惟一戰場,人民解放軍首戰東北,可以及時粉碎敵人戰略收縮企圖;此外,東北外接蘇聯和朝鮮,又有較好的工業基礎,人民解放軍首先解放東北,就擁有一個強大的戰略總後方。所以,中共中央決定戰略決戰的首戰指向東北戰場,發動遼沈戰役,這就使初戰勝利建立在穩妥可靠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