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所謂的“憂慮”都是自找的
很多所謂的“憂慮”其實都是自找的。例如,丟了一單生意,明知事情已經發生,卻不想著如何及時補救,而是唉聲歎氣或者煩躁不安;麵對過世的親人,我們明知不可挽回,但還是讓自己長久性地陷入痛苦之中;麵對一份無愛的感情,明知不可能回到過去,但還是苦苦在其中掙紮、不願放手等。
世間本無苦,庸人自擾之,生活中那些讓人痛不欲生的煩惱多數是自己想象出來的。
肖蕭在一家單位上班,每天都在想自己如何才能一舉成名。他想了很多方法,但從來沒認真地做過一件事。他每天都執著於空想之中,畢業三年了,還是沒一點成就,工作也做得一塌糊塗。為此,他非常煩惱,內心焦躁不安。
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名揚天下的大師級人物。肖蕭興高采烈地走向前,請教他是如何名揚天下的。
肖蕭問大師:“我每天都在想如何成名,想了許多方法,但兩年過去了為何一點成效也沒有?”
大師了解了他的心理,便問他:“你是否真的很想出名?”
“對啊!我連做夢都在想,什麼時候才能像您一樣出名呢?”肖蕭忙不迭地回答。
“等你死後,你很快就會出名。”大師不慌不忙地說。
“為什麼我要等到死了以後才出名呀?”肖蕭吃驚地問。
大師告訴他:“因為你一直想擁有一座高樓,可是從沒有動手去建造這座高樓。所以,你一輩子都生活在空想之中。等你死後,人們就會經常提起你,以告誡那些隻會做白日夢、不肯動手去做事的人。如此一來,你就名揚天下了。”
人的多數焦慮不安都是自己的意念製造出來的。它不會改變你的現狀,隻會讓你的心靈被煩惱和焦慮所纏繞。所以,如果此刻的我們感到不快樂,有焦慮不安的情緒,那麼就先捫心自問一下這些是否也是自己臆想出來的,然後馬上將其終止——隻要我們不去刻意地想它,便可以立即恢複平靜。
每個人都有過空想,適度的空想對人有一定積極作用,但如果一直執著於空想之中,那麼就會被空想所累。因此,當我們的心靈被空想的煩惱盤踞時,我們一定要行動起來,消除焦慮,將痛苦“槍斃”掉。
行動是治療空想煩惱的最好良藥,也是實現個人目標的必經之路。我們時刻要清楚,不管我們的夢想有多麼美好,它隻是一個夢;隻有行動起來,把它變成真實存在的,才是可以擁有的。
另外,我們還可以用以下方法來平衡情緒:
1.當我們為不切實際的幻想而焦慮時,不妨做一次深呼吸,盡量保持內心的平靜,並努力將自己的臆想拉回到現實之中。內心安定之人沒有焦慮,是因為他們生活在真切的世界中,能根據自己內心的想法以及身邊的情勢,決定自己的言行,揮灑自己的人生理想,腳踏實地地努力地活著,那些不必要的煩惱自然就不會來打擾了。
2.平時多聽聽音樂,讓優美的音樂來化解我們心靈的疲憊感。因為,舒緩的音樂不僅能給人帶來美的熏陶和享受,而且還能夠讓人的精神得到有效的放鬆,進而讓自己慢慢地丟掉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