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察自己的情緒,養成自製的習慣(1 / 1)

體察自己的情緒,養成自製的習慣

維特斯·邁克是一家知名保險公司的經理人。他一生獲得的獎牌堆積如山,取得的戰績極為顯赫,這些都與他“自製”的習慣有極大關係。

其實,在剛開始做保險時,維特斯也曾遭受了萬千次羞辱,但無論別人如何對他,他總能保持鎮定,不急不躁,以笑臉相迎。正是他這種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讓他贏得了眾多客戶的青睞。

在一次記者會上,他說:“在幾年前的一天,我在一家證券所門口,發現一位穿黑大衣的中年人,心想這位先生應該用得著醫療意外保險,於是就決定在門口等他。”

“快到中午時,那位先生果然緩步下樓。我立刻前去遞名片,問:‘您要保險嗎?’那個人順手拿起名片,將嘴裏的檳榔汁吐在上麵,隨手一揉,丟在地上,順便附上了一句罵人的髒話。我當時有些氣憤,但隻好默默地走開,沒有與對方爭執,並這樣安慰自己:‘拿我名片的人將來肯定會有福氣的。’”

邁克稱自己的脾氣其實並不好,之所以能承受數以萬計的白眼、怒罵與輕視,是因為他認定自己從事的是“愛心傳遞工作”。他父母晚年經常臥病,醫療費幾乎拖垮全家。他不能讓別人也承受這樣的痛苦。秉持著這樣的工作理念與執著,每當負麵情緒湧上心頭時,他就不斷地告訴自己:“放下。”

維特斯事業的成功和生活的快樂無不與他的自製習慣有著密切關係。美國情緒管理專家帕德斯指出,平時鍛煉自己控製情緒的能力,養成自製的習慣,十分有助於在情緒發作時擁有良好的反應能力。

當然,我們要控製好自己的情緒,一定要時常去體察自己的情緒,即經常提醒自己注意“我現在的情緒怎麼樣”。比如,當我們因為朋友約會遲到而對他冷言冷語時,就問自己:“我為什麼要這麼做?我現在有什麼感覺?”如果我們覺察到自己已經對朋友三番兩次遲到而感到生氣,就可以將自己的情緒好好地加以處理,比如,一個人對著大山喊叫,讓壓抑的情緒發揮出來。畢竟,學著經常體察自己的情緒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

同時,體察自己的情緒,我們也要學著適當去表達自己的情緒。我們之所以生氣可能是因為他讓我們擔心。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心平氣和地告訴他:“你已經過了約定的時間,好擔心你會發生什麼意外。”把這樣的感覺傳遞給他,就可以讓他體會到我們的感受,而我們也能慢慢地撫平自己的情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