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五】徐晃!帶著一夥兒新兵來廝殺(1 / 3)

好吧!

孫權說:“不管陸議如何,反正我聽你的,你說他合適,那麼就合適!”

而這個時候,曹操的援軍,也終於抵達了樊城北麵的陽陵陂,來將便是關羽的山西老鄉兼老朋友徐晃。

“切勿冒進!”

當徐晃的軍隊南下之際,曹操的緊急特使也來到陣前,告訴老徐,一定要等到援軍兵馬集結之後,再一起向前推進。

徐晃確實可以慢慢前進,不用那麼著急與關羽的部隊接觸。因為他的這支部隊,也不是原來那支跟隨他征戰大西北的兵團。那些老兵,多數已然陣亡在了西部的山川荒野中。而此時,他的旗下一大半人都是些新兵。

“拿這些新兵蛋子去和關雲長的荊州雄師拚,你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確實,單挑比勝負那隻是《三國演義》裏的情節,在真實的世界裏,群毆永遠是戰爭的主題。你徐晃再牛,撐死也就能拿斧頭對付幾個乃至十幾個敵人,而絕大部分敵人,你必須要讓你的新兵去應付。

行嗎?

除了徐晃之外,沒有人覺得會行。

硬拚自然不行,可我老徐這回還真就不玩兒硬拚了!

不玩兒硬拚你又能玩兒什麼呢?那便是智謀。

事實上,徐晃很可能是曹操旗下將領中最符合智勇兼備一詞的人物。遠勝於曹操的早期隊伍如樂進、李典,而與同樣來自外幫的張遼、張郃而言,其實也沒遜色多少,甚至很可能超過了張郃。

首先說一句,這是個一生幾乎從未打過敗仗的將領。

說他有謀,自然有依據。早在漢獻帝尚在混亂中煎熬的時代,當時的徐晃,便曾經勸說楊奉,讓他保護天子入京,這其實便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原始版本。隻不過後來的曹操成功實施,而徐晃的主張雖然得到了楊奉的采納,可以此時楊奉的實力,實在無法實施而已。

所以,此後的事實便是楊奉與韓暹、董承每日爭鬥不休。眼看這事情沒個了結,徐晃便給楊奉出了第二個主意,找一個人幫忙——那便是曹操。

從這個意義上說,徐晃,便是曹操最終能夠“挾天子”的最初創意者。

而在河北大戰之際,一座叫作易陽的縣城曾令曹操煩惱不已,那縣令居然一開始便假裝投降,後來又守城拒外,於是曹操便派徐晃前往攻擊。此時徐晃若是采取猛攻之勢,自然也能攻下,隻不過損耗士卒而已。

“如今之形勢,袁紹的兩個兒子尚未最後失敗,所以那些城池都在觀察形勢,易陽隻是一個小縣,攻破很容易,若是要屠城其實也很簡單,可河北這麼多郡縣,得知這個消息,那便唯有拚死抵抗,如此一來,對明公您有何好處呢?在徐晃看來,倒不如招降易陽,給河北諸城做個榜樣,必然會有望風而降的效果!”

據說他這便沒有殺三心二意的縣令,而是再給了一次許他投降的機會,而這一次也確實成功了。兵法雲“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可見徐晃實在是做到了古人“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

好吧!

孫權說:“不管陸議如何,反正我聽你的,你說他合適,那麼就合適!”

而這個時候,曹操的援軍,也終於抵達了樊城北麵的陽陵陂,來將便是關羽的山西老鄉兼老朋友徐晃。

“切勿冒進!”

當徐晃的軍隊南下之際,曹操的緊急特使也來到陣前,告訴老徐,一定要等到援軍兵馬集結之後,再一起向前推進。

徐晃確實可以慢慢前進,不用那麼著急與關羽的部隊接觸。因為他的這支部隊,也不是原來那支跟隨他征戰大西北的兵團。那些老兵,多數已然陣亡在了西部的山川荒野中。而此時,他的旗下一大半人都是些新兵。

“拿這些新兵蛋子去和關雲長的荊州雄師拚,你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確實,單挑比勝負那隻是《三國演義》裏的情節,在真實的世界裏,群毆永遠是戰爭的主題。你徐晃再牛,撐死也就能拿斧頭對付幾個乃至十幾個敵人,而絕大部分敵人,你必須要讓你的新兵去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