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六】故人!聊完故舊便要掄斧頭(1 / 3)

這消息自然令樊城守軍信心猛增百倍,而令關羽的圍城部隊困惑不已:

“這事究竟真否?我們的後方真的遭遇襲擊了嗎?”

其實大家都知道關公素來就沒把江東人放在眼裏,而劉備也一直以來都賴著荊州不還,所以孫權發火翻臉,給你來雷霆一擊,完全可以理解!

而關羽,顯然也有些困惑。

要不要回去呢?萬一這是個假消息呢!一旦放棄圍城回去,之前的努力可就白費了。可若是真消息,如若拖延不歸,後路可就被江東人給截了,如何是好呢?

其實關羽早就該考慮這個問題。因為在此之前,他已然派自己的軍隊,劫取了湘水上的某個糧倉的稻米,而那糧倉的主人便是孫權。

據說,孫權就是因為這個事件,下定了對關羽開戰的最後決心。而關羽,居然完全想不到,就好像是從未幹過那些壞事,也從未將人家惹毛一般。

關羽之所以如此大意,是因為一個人。

那便是此時接替呂蒙做陸口守將的陸議。身為年輕後輩,又是以讀書人的身份來做前線指揮官,陸議的上場非常謙遜,甚至主動給關羽寫了一封信,頌揚關大將軍的勇武功業和敞亮美德。

結果,關羽便看輕了陸議,把原來駐紮在荊州本部的一些人馬也拉到前線去。

按這邏輯,關羽就該與江東和睦相處,又何至於去搶江東的糧倉呢?其實也好理解,關雲長是看輕你而不是看好你,既然看輕,他便當你是可以任意欺淩的軟泥,搶你點糧秣,又能算是什麼罪過呢?

如此看來,關雲長的失敗,真的是日程屈指可數了。

事實上,孫權組織起了一路大軍,他打算讓自己的堂弟孫皎做左部大督、呂蒙做右部大督,就好像當年周瑜、程普的新老組合一樣。可呂蒙卻不幹了,他跟孫權說了,你要是看中我,那就專用我。覺得孫皎行,那就專用他。豈能老是搞這種把戲呢?當初周瑜和程普的關係就是搞得很糟,幾乎顛覆了戰局!如今你怎麼還不引以為戒呢?

老實說呂蒙這話有點狠了,可時機緊急,孫權“能力有限”,也難怪他發火。好在此時的孫權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能忍,所以呂蒙一席話他居然全不在意,這就改變主意,專用呂蒙,而讓孫皎做後備隊。

可孫權還是幹了件蠢事,那就是把這消息提前通知了曹操。這聽上去好像是個好主意,提醒曹操做好配合工作。可你自己拿腦袋想想,曹阿瞞為何要配合你?

在曹操的軍事會議上,還真有不少人讚同配合孫權,理由很簡單,孫權失敗,便是咱的失敗。孫權成功,也是咱的成功。有什麼理由不配合呢?

這個時候,董昭說話了:

“為孫權保密,自然對江東的秘密行動是有利的,可對咱們而言,就不是完全如此了!”

曹操明白他說的是什麼意思,眼下曹仁在樊城已經極為困難,形勢變化遲到一天,便有一天的危險。萬一孫權動兵之際,樊城已然陷落,那又會如何呢?

這消息自然令樊城守軍信心猛增百倍,而令關羽的圍城部隊困惑不已:

“這事究竟真否?我們的後方真的遭遇襲擊了嗎?”

其實大家都知道關公素來就沒把江東人放在眼裏,而劉備也一直以來都賴著荊州不還,所以孫權發火翻臉,給你來雷霆一擊,完全可以理解!

而關羽,顯然也有些困惑。

要不要回去呢?萬一這是個假消息呢!一旦放棄圍城回去,之前的努力可就白費了。可若是真消息,如若拖延不歸,後路可就被江東人給截了,如何是好呢?

其實關羽早就該考慮這個問題。因為在此之前,他已然派自己的軍隊,劫取了湘水上的某個糧倉的稻米,而那糧倉的主人便是孫權。

據說,孫權就是因為這個事件,下定了對關羽開戰的最後決心。而關羽,居然完全想不到,就好像是從未幹過那些壞事,也從未將人家惹毛一般。

關羽之所以如此大意,是因為一個人。

那便是此時接替呂蒙做陸口守將的陸議。身為年輕後輩,又是以讀書人的身份來做前線指揮官,陸議的上場非常謙遜,甚至主動給關羽寫了一封信,頌揚關大將軍的勇武功業和敞亮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