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六】故人!聊完故舊便要掄斧頭(2 / 3)

結果,關羽便看輕了陸議,把原來駐紮在荊州本部的一些人馬也拉到前線去。

按這邏輯,關羽就該與江東和睦相處,又何至於去搶江東的糧倉呢?其實也好理解,關雲長是看輕你而不是看好你,既然看輕,他便當你是可以任意欺淩的軟泥,搶你點糧秣,又能算是什麼罪過呢?

如此看來,關雲長的失敗,真的是日程屈指可數了。

事實上,孫權組織起了一路大軍,他打算讓自己的堂弟孫皎做左部大督、呂蒙做右部大督,就好像當年周瑜、程普的新老組合一樣。可呂蒙卻不幹了,他跟孫權說了,你要是看中我,那就專用我。覺得孫皎行,那就專用他。豈能老是搞這種把戲呢?當初周瑜和程普的關係就是搞得很糟,幾乎顛覆了戰局!如今你怎麼還不引以為戒呢?

老實說呂蒙這話有點狠了,可時機緊急,孫權“能力有限”,也難怪他發火。好在此時的孫權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能忍,所以呂蒙一席話他居然全不在意,這就改變主意,專用呂蒙,而讓孫皎做後備隊。

可孫權還是幹了件蠢事,那就是把這消息提前通知了曹操。這聽上去好像是個好主意,提醒曹操做好配合工作。可你自己拿腦袋想想,曹阿瞞為何要配合你?

在曹操的軍事會議上,還真有不少人讚同配合孫權,理由很簡單,孫權失敗,便是咱的失敗。孫權成功,也是咱的成功。有什麼理由不配合呢?

這個時候,董昭說話了:

“為孫權保密,自然對江東的秘密行動是有利的,可對咱們而言,就不是完全如此了!”

曹操明白他說的是什麼意思,眼下曹仁在樊城已經極為困難,形勢變化遲到一天,便有一天的危險。萬一孫權動兵之際,樊城已然陷落,那又會如何呢?

“好,董昭你接著講!”

“軍事這玩意兒,最注重的就是所謂權變——隨機應變,都是為了合乎時宜,隻要對咱有利,咱就得做什麼?眼下這件事,其實我們應該表麵上答應孫權,說是會為他保密,這樣一來,孫權就會心裏有底,迅速展開突擊,這是其一!”

“哦!還有其二?”

“其二便是在孫權動兵的同時,我們卻要慢慢地將這消息泄露出去,讓樊城包圍圈裏的曹仁知曉,這是樹立他們的信心,讓他們明白形勢已然大變,一定要守住黎明前的黑暗!”

“這是自然。”

“其三,我們要把這消息也傳到關羽的大營中去,關羽的部隊一旦知曉荊州遇襲,必然會大驚失色。而此時關羽便唯有兩個選擇,退或不退。若是退,他便將與江東軍全麵開戰,如此一來,我們將如卞莊子一般坐視兩虎相鬥,到時候,必有好處!”

“以關雲長的強勢性格,恐怕他不會退,那又如何?”

“若是不退,那便是關羽的死期到了,他固然強勢,部隊卻都是江州的子弟兵,到時候呂蒙甚至無須動兵,隻叫幾個大叔大媽到陣前一喊,關雲長的大軍便瞬間崩潰,如此一來,還有什麼勝數?”

“嗯,你說得一點都不錯!那麼,你究竟以為他是退也不退呢?”

董昭低頭沉思片刻,說了兩字:

“不退!”

連董昭都以為關羽不退啊!

這一瞬間,曹操眼前仿佛又出現了當年關雲長飛刀斬顏良的場景——那可是真正的刺一將於萬馬千軍之中。當時顏良的麾蓋一出現,關羽便已然飛一般衝將出去,就連曹操也意識不到究竟是如何回事,雲長,已然提著一顆首級回到陣中:“曹公,你看這是不是敵方大將顏良?”

那時,關雲長正是血氣方剛的年歲啊,可眼下,他已然有了白須,卻依舊那般一心向前!這是做統軍大將的職責嗎?不!先鋒官當如此,甚至一員偏將也可如此,但你關雲長,可不是這種角色了呀!

數十年過去了,曹操想,關雲長依舊和以往一樣。

好吧,就這麼辦!

於是如此一來,便有了徐晃射向關羽軍營的書信。

現在,便輪到關雲長為難了。究竟是解除包圍圈返回荊州好呢,還是繼續留在此處攻下樊城再說。

返回荊州,擊退來襲的呂蒙,至少可以保全原來的土地。可問題是,好不容易拿下荊北郡縣,也就瞬間化為烏有。日後再來,就沒這麼好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