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在人際交往中如魚得水,最可行的做法就是時刻關心你身邊的人。隨時隨地關照你身邊的人,了解他們的心理。施恩於人才能奠定人緣基礎,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為什麼呢?《南史》上記載著這麼一個故事:
有個叫呂僧珍的人,生性誠懇老實,又是飽學之士。呂僧珍的家教很嚴,對每一個晚輩都耐心教導、嚴格要求,所以他家有優良的家風,遠近聞名。郡守宋季雅為官期間得罪了不少人。後來他就被革了職。罷官以後,一家人隻好從氣派的大府第搬了出來。到哪裏去住呢?宋季雅不願隨隨便便找個地方住下。他頗費了一番心思,離開住所,四處打聽,想尋找一個最合心意的住所,聽聞呂家是一個君子之家,他就馬上準備要搬到呂家附近。說來也巧,呂家隔壁的人家要搬到別的地方去,打算把房子賣掉。宋季雅趕快去找這家要賣房子的主人,願意出1100萬錢的高價買房,那家人很是滿意,二話不說就答應了。有人說太貴。宋先生卻說:“不貴,這100萬買屋,另外1000是買鄰的。”
宋先生為什麼不惜重金買好鄰?因為他懂得,有了好鄰裏,等於為自己增添了左膀右臂。 孟母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而搬家三次,宋季雅為了得到一個好鄰居不惜花高價買房子,這種做法從鄰近的人對人心理的影響看,是有道理的。人們大部分的朋友,不是同學同事,便是近鄰。
美國社會學家巴薩德在上世紀20年代研究了費城的5000份結婚申請書,發現三分之一的夫婦,婚前住在五個街區之內的範圍中。下麵的有關實驗也證明了鄰裏的獨特作用:1950年,美國有三位社會心理學家對麻省理工學院17棟已婚學生的住宅樓進行了調查。這是些二層樓房,每層有5個單元住房。住戶住到哪一個單元,純屬偶然,哪個單元的老住戶搬走了,新住戶就搬進去。調查時,所有住戶的主人都被問道:在這個居住區中,和你經常打交道的最親近的鄰居是誰? 結果表明,居住距離越近的人,交往次數越多,關係越親密。在同一層樓中,和緊隔壁的鄰居交往的機率是41%,和隔一戶的鄰居交往的機率是22%,和隔三戶的鄰居交往的機率隻有10%。多隔幾戶,實際距離增加不了多少,但是親密程度卻有很大不同。
這些實驗和研究表明。在社會心理領域,存在著一種“鄰裏效應”。 理解鄰裏效應的原因,似乎並不太難:第一,因為人們普遍存在一種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的期望,要努力和鄰近者友好相處,所以會盡量避免讓近鄰感到不愉快;同時,人們看待對方,也傾向於多看積極的方麵,忽視消極的方麵,這樣,各自便為“鄰裏效應”的產生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前提。第二,人們在互動過程中,總是不由自主地力圖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報酬。和鄰近者交往,比和距離遠的人交往所付出的代價小。這是因為了解對方容易,了解多了,就可以在和他交往時產生一種安全感——人們願意和使他感到安全的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