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調節孤僻心理
孤僻心理是因缺乏與人的交流而產生的孤單、寂寞的情緒體驗。孤僻的人一般為內向型性格,主要表現在不願與他人接觸、待人冷漠,對周圍的人常有厭煩、鄙視或戒備心理,猜疑心較強,容易神經過敏,辦事喜歡獨來獨往,但也免不了為孤獨、寂寞和空虛所困擾。心理上的孤僻並不等於一個人獨處。孤僻的人不管是置身於人群,還是獨居一室,都同樣的孤僻和冷漠。
孤僻會使人產生挫折感、狂躁感,令人心灰意冷,嚴重的還會厭世輕生。
孤僻心理的產生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青年期的心理特點,使孤僻心理在青年人中比較多見。青年人正處在生命發展過程中的準成熟狀態,世界觀和人生觀剛開始建立,自認為已經長大成人,常常委屈地感到自己不被理解,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孤獨感。
二、缺乏事業心。一個有強烈事業心的人,一般不會孤僻。
三、性格特點。內向型性格的人容易孤僻,因為他們的自我中心觀念比較強,內心深處有比較強烈的抗拒感,往往對外界事物和周圍人群表現得很淡漠,喜歡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狹小的天地裏。
四、幼年的創傷經驗。父母離婚、父母的粗暴對待、夥伴欺負等不良刺激,使兒童過早地接受了煩惱、憂慮、焦慮不安的不良情緒體驗,會使他們產生消極心境,進而變得畏畏縮縮、自卑冷漠、過分敏感、不相信任何人,最終形成孤僻的性格。
五、交往挫折。有些人缺乏必要的社會交際能力,在人際交往中遭到拒絕或打擊,自尊心受到傷害,便把自己封閉起來。越不與人接觸,社會交往能力就自然越得不到鍛煉,結果就越孤僻。
如何消除孤僻心理呢?應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完善個性品質
孤寂封閉的性格,是在生活環境中反複強化逐漸形成的。具有自我封閉性格的人,興趣狹窄、清高孤傲,難以融入集體。要努力克服孤傲的心
理,增加心理透明度,以開放的心態主動與人交往,吸納別人的長處,享受、體會人際交往的情意和歡樂。
2.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
孤僻者一般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要麼總認為自己不如人,怕被別人譏諷、嘲笑、拒絕,從而把自己緊緊地包裹起來,保護著脆弱的自尊心;要麼自命不凡,認為不屑於和別人交往。孤僻者需要正確地認識別人和自己,多與別人交流思想、溝通感情,享受朋友間的友誼與溫暖。還要正確認識孤僻的危害,敞開閉鎖的心扉,追求人生的樂趣,擺脫孤僻煩擾。
3.培養健康情趣
健康的生活情趣可以有效消除孤僻心理。利用閑暇潛心鑽研一門學問,或學習民用技術,或寫寫日記、聽聽音樂、練練書法,或種草養花養寵物等等,都有利於消除孤僻。
4.學習交往技巧
看一些交往書籍,學習交往技巧,同時多參加正當、良好的交往活動,在活動中逐步培養自己開朗的性格。要敢於與別人交往,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同時要有與任何人成為朋友的願望。這樣,在每一次交往中都會有所收獲,糾正了認識上的偏差,豐富了知識經驗、獲得了友誼、愉悅了身心,會重樹你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可以從先結交一個性格開朗、誌趣高雅的朋友開始,處處跟著他學,並請他多多提攜。
5.樹立堅定的事業心和奮鬥目標
一個有所愛、有所追求的人,不會孤寂;一個為事業忙碌的人,也不會孤僻。因此,要樹立堅定的事業心和奮鬥目標,為之努力拚搏,孤僻自然會被熱情所埋沒。
怎樣調節羞怯心理
羞怯既指害羞,也指膽怯。人們總以為那是未成年人的心理或心理特征,隨著年齡、閱曆的不斷增長,會自然地克服它。然而根據斯坦福大學的
心理學家所作的調查,在抽樣調查的1萬多名成人中,約40%有不同程度的羞怯心理,且男女人數比例基本持平。幾乎所有的人都有或曾經有過某種程度的羞澀和膽怯,不過有些人表現得特別嚴重。羞怯心理較重的人在人際交往中表現為:話未開口臉先紅、話語低沉心發跳,遇到困難,寧可憋在肚子裏,也不好意思向他人請教。羞怯心理會影響人的正常交往,不利於發展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適應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