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忌食醋過多(1 / 1)

祖國醫學中談五味時指出,酸入肝,肝病時宜少食酸。

臨床中發現,肝炎急性期,患者食欲不振,要求喝點醋調味;中藥五味子、烏梅、山楂等都有明顯酸味,對多數肝炎患者有降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簡稱轉氨酶)的效果。但是一旦食用過量,如肝炎患者每日喝醋100毫升,療程相應延長,超過一定限度,有可能不利於肝細胞的再生修複。

有人使用五味子粉降酶,常引起吞酸燒心,影響食欲,停用五味子後,有一半左右的人轉氨酶反跳。有關經驗認為,五味子、烏梅、山楂、食醋入藥時,都不宜過量使用。酸能入肝,多食有害,用少量調味,很有好處。如肝病患者,經常吃點魚或牛羊肉,補充蛋白質,有利於肝功能好轉及肝髒修複。做魚時加些醋可以除腥。牛羊肉加些食醋蒸煮,則較易煮熟。不少葷素食物,稍加酒、醋,可增加食品的色、香、味。患肝病者講究食療,想做一些美味佳肴,無疑離不開醋。醋在中醫辨證施治中有散淤解毒之功,肝炎患者施用適度,方法得當,可輔助並改善藥性,防治多種並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