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節(2 / 2)

任玉先見的自然是綿緣繡莊的繡娘和女掌櫃,隻是隨意聊了幾句話,吩咐清楚了事情後,任玉是讓宮嬤嬤派人送了錦緣繡莊的人。在第二日,方是接現了同心繡莊的百裏太太。

百裏太太的容貌不算特別好,不過,有一幅不錯的嗓子,聽著那聲音那人覺得心情不錯。百裏太太見到了任玉時,是按著規距給任玉行了禮。任玉讓起了來,百裏太太就謝了話。

任玉隨意問了幾句,看得出來這百裏太太就有些掬緊。不過,來日方常,任玉不急了一時半會兒。她就是在跟這位百裏太太說話時,那圓娘和真禮、還有真齊三個小盆友,是往任玉的堂屋裏湊來了。

三個小兒到了,那是趕給任玉福禮,任玉笑道:“這可剛在院子裏玩耍?”

“瞧瞧,都跑出了一身的汗水。”本來天不熱,已經變冷了。可三個小兒卻是額頭見了汗,任玉瞧著這模樣,掏出帕子給三個小兒擦了額頭。還是看著旁邊跟著的十四和丫鬟小廝們,道:“十四,陪著大姑娘、大少爺、二少爺去換身衣裳,他們額頭流這麼多的汗水,裏麵的衣裳關不多也應該濕了。這濕透的衣裳,穿著對身體不好。”

交待了三個小兒去換衣裳,任玉是看百裏太太,就道:“擔擱你了,我瞧著三個小兒,忍不住就是心裏全瞧著他們了。”

任玉這般一說,百裏太太自然是答了話,道:“哪裏,夫人是太客氣了。就是民婦在家時,瞧著自家的孩子,也是擔心這擔心那,這是母子連心……”

百裏太太這般一講,任玉就是笑道:“哦,這般說來,百裏太太也是兒女繞膝?”

“是夫人有福氣,兒女成雙。民婦就是有一女一子,女兒年長些有十歲,兒子年紀約近九歲了。”百裏太太自認為她的日子過得不錯,瞧著夫君是一個體貼的,這不,她就是出來打理了生意,也沒見著夫君有什麼異議。

當然,百裏太太的生意,針對的人選,都是京城裏比較富裕些的家庭,而且,也是針對著女眷。在這等情況下,百裏無庸這個男主人,自然不會拒絕了。說白了,百裏無庸也是想太太趁著這個機會,多經營一些人脈關係。

“百裏太太倒是好福氣。”任玉讚了此話。

百裏太太笑了,陪著任玉說話時,自然少不得奉程啥的。

不過,在兩人說到了後麵時,任玉倒是來了趣,還笑道:“這湊著巧合了,我家侯爺正有意,給小兒們尋了伴讀。聽著百裏太太提及你那小兒,似乎陂愛讀書,不知道可有興趣到我侯府,陪我家長子身邊?”

“真禮年紀雖然小,可侯爺的意^_^

“不……夫人,民婦剛才隻是歡喜過甚……”這時候,百裏太太哪舍得了這等機會溜開啊。說白了,現在朝廷是科舉,這是條貧民通往上層的道路。

可在大貴族眼中的貧民?就真是貧民嗎?一個讀書人的培養成本可不小,一般的人家,哪是掏得出來的。真是讀書人,那最差也是一個地主階級人,隻是,算是小地主罷了。

可科舉,三年才取多少士?那簡直就是魚躍龍門,中獎機會太小了。多少讀書人,一輩子就是鑽到了裏麵,到老也未必是一個童生呢?

百裏太太和自家的夫君,為何要經營了這一家的繡莊,不外乎就是想借著接觸了後宅女眷的機會,是給兒子也謀一些機會啊。現在機會降臨了,像是大餡餅一樣。百裏太太是高興的壞了,一時沒反映過來罷了。

百裏太太直應了話。任玉瞧著百裏太太這高興的模樣,就道:“既然如此,百裏太太你不妨回家,與你相公再商量一下。本夫人不急著你家的答案,你且下一次上府裏來時,再與我講吧。”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任玉可不是一個心急的人。任玉的話,也算是表現的還正常著。

百裏太太是回了府後,就是把這一樁的奇遇,告訴了相公百裏無庸。

“這中間指不定有問題?”百裏無庸不覺得,他家有什麼讓長寧侯府出手得謀算的。說白了,他家現在還在商籍,那等小兒讀出差不多了,百裏無庸覺得他這些年的喂養,應該能從衙門裏換得了民籍。

“不,應該沒有問題。說起來,若是真有如此好事,我兒的前程,必然不可限量。”長寧侯府是宗室,還是帝王身邊的紅人,瞧著前程那是大大的好。百裏無庸哪會不歡喜?

說白了,百裏無庸一輩子,也就在商場裏打滾了,可他的兒子還得成為一個讀書人。這是祖孫幾代的夢想啊。

ps:

謝謝05111039283(1票小粉紅)。

謝謝夏日秋日(1票小粉紅)。

謝謝寒風(⊙o⊙)飛雪(1票小粉紅)。

151 一個人才

這個時代裏,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