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成帝聽得李問虛的話,心頭一動。
155 誰是誰非
給不給李問虛官做,自然得看了景成帝的意思。帝王雖然也得按了規距辦事,可畢竟那中間的自由可老大了。說白了,帝王的權力,真正是束縛的,還是帝王本人。
為何曆朝曆代,除了開國的帝王外,就是昏君權力瞧著最大呢?因為,帝王若是開國,自然掌握了全部的權威,這還是帝王說了算?比起守業的皇帝,那是頭上有著祖宗規距,這等籠子。開國的帝王,可就是在一張白紙上作畫了。
而想比起明君的擔心江山和身後名,昏君是不必在意這些的,那是想幹啥就幹啥。當然,如果一小心亡國了,那後麵的日子,可就完全是不好過了。生享九鼎,若不住九鼎,死後必然是下場淒涼的。
像景成帝這等帝王,那自然是想大秦皇朝萬萬年的。可惜的是,哪朝哪代裏,都逃不開的字眼,就是馬上能平天下,馬上可治不了天下。景成帝對於改革,還是心動的。可這些心動,就應味著,那得花了大把的銀子。
大把的銀子,從哪裏來?在古代的士大夫眼底,天下的財富是有限的,畢竟,除了土地上的那些稅外,還真沒有太多啥其它的稅,這個時代李問虛出現,他給景成帝打開了了一扇窗,這也是景成帝保住了李問虛的原因。
李問虛有用……
在景成帝心中,隻要有用的人,他都不會要求,那人得是聖人。這人嘛,隻要有用,大錯沒犯的話,景成帝自然是給了路子出來,讓這有用之人去趟趟的。
“官嘛。”景成實念叨了兩字後,就是看著李問虛,道:“你既然有信心,朕與你一次天大的機會。李卿,你要知曉,若是不成功,你便成仁吧。”
說白了,這事情若不成,李問虛也不必再求啥了,直接自然上吊去死了算了。
“聖上,若是如此,小臣求放手一搏。”對於惜命的李問虛,他若是真就得景成帝的給的一次機會,那麼,他必然要有絕對的權利,若不然,他憑什麼去搏一回?
“好,你本人既然如此有信心,朕給你機會。”景成帝說了此話後,就道:“在順天府往東而去,是為京津之地。你的海貿之策,朕賜你同進士出身,許你以七品官身為京津之地的海關提事。這京津對海外貿易一事,全權由你這七品提事管轄。”
京城屬於順天府,那京津之地可謂是守護了海上對順天府的威脅。所以,這地方有多重要,李問虛能想像。這不跟他前一世的天津那地方差不多嘛。
七品全權提事,同進士出身,這在李問虛看來,已經足夠了。因為,他已經是一步登天了。所以,李問虛是磕頭謝恩,景成帝望著李問虛,道:“起來吧,但願你不辜負聖恩。”
機會,在景成帝看來,他已經給了。往後,能不能讓李問虛做出了實事,景成實就是打不了包票啊。
“聖上,臣尚一事相求。”李問虛又是抬頭,再是說了此話道。
李問虛這一話,讓景成帝聽後,尋問道:“何事?”
景成帝尋問了話,李問虛也不虛著,直接就道:“聖上,臣去辦理海關,全權管理海外貿易一事,可這中間必然涉及到了收稅一事。這稅之權,重於泰山,豈能任臣握住?”
“臣求聖上派出能握稅權的內監大人,專門用以收稅。”在李問虛看來,有了景成帝的後台,還不夠。畢竟,山高皇帝遠的,他的七品官,還是一個芝麻官,不夠有力。可若是加上了內監,那就完全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