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蒙卦四坎下艮上(1 / 3)

瀆則不告。瀆,設法得到。則,就。不,通“丕”,大。可以是超過一般的意思。告,把話說給別人聽。可以是“把道理說給他聽”的意思。“瀆則不告”,設法得到就超過一般的,把道理說給他聽。

利貞。利,與願望相符合。貞,堅定不移。利貞,與願望相符合堅定不移。

這句辭寫在三千年前啊,當時我們中國還處在奴隸社會。從事教育事業的專家們,不妨看看文王的這句卦辭。《易經》並非天書,其實它就是一本《百科全書》,而最重頭的內容就是如何管理國家。教育是管理國家強大國家的基礎啊。

《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誌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

《彖》曰:蒙就是啟蒙教育的意思。山裏麵地勢不平坦,艱難地向前進,象征著啟蒙教育。“蒙就是啟蒙教育的意思,有利於取得成功”,因為有利於取得成功的道理,合於時宜恰好合上啊。“不是‘武器’選擇孩子,啟蒙教育,孩子蒙昧需要‘武器’”,心之所向理應如此啊。“(啟蒙教育)本來就像用蓍草占卦一樣有問必答”,因為剛直端正不偏不倚的緣故。“一次又一次地設法得到,設法得到就超過一般的,把道理說給他聽”,設法得到啟蒙教育的緣故。啟蒙教育目的在於教育使正通達事理,功德無量啊。

蒙,就是啟蒙教育的意思。

“山下有險,險而止。”這句辭說的就是《蒙》卦的卦象。《蒙》卦卦象上為艮,艮為山為止;下為坎,坎為險。故“山下有險,險而止”。

山下有險。下,裏麵。山下,可以是“山裏麵”的意思。有,助詞,可以不譯。險,地勢不平坦。山下有險,山裏麵地勢不平坦。

險而止。險,艱難。而,助詞,相當於“之”,可以是“的”的意思。止,“趾”的本字,“腳”的意思。“腳”有什麼作用呢?“腳”就是用來走路的嘛,特別是像鳥的腳一樣,隻能前進不能後退。所以這裏的“止”有“向前進、進步”的意思。我知道詞典對“止”沒有這樣的解釋,不過“止”是“向前進、進步”的意思在以後的卦裏還要用到。險而止,艱難地向前進。

蒙。直接把“蒙”理解為“象征著啟蒙教育”的意思。

以亨行。以,因為。亨,有利於取得成功。行,道理。以亨行,因為有利於取得成功的道理。

時中也。時,合於時宜。中,恰好合上。時中也,合於時宜恰好合上啊。

誌應也。誌,心之所向。應,理應如此。誌應也,心之所向理應如此啊。

以剛中也。以,因為。剛,剛直端正。中,不偏不倚。以剛中也,因為剛直端正不偏不倚的緣故。

瀆則不告。瀆,設法得到。則,就。不,通“丕”,大。可以是超過一般的意思。告,把話說給別人聽。可以是“把道理說給他聽”的意思。“瀆則不告”,設法得到就超過一般的,把道理說給他聽。

利貞。利,與願望相符合。貞,堅定不移。利貞,與願望相符合堅定不移。

這句辭寫在三千年前啊,當時我們中國還處在奴隸社會。從事教育事業的專家們,不妨看看文王的這句卦辭。《易經》並非天書,其實它就是一本《百科全書》,而最重頭的內容就是如何管理國家。教育是管理國家強大國家的基礎啊。

《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誌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

《彖》曰:蒙就是啟蒙教育的意思。山裏麵地勢不平坦,艱難地向前進,象征著啟蒙教育。“蒙就是啟蒙教育的意思,有利於取得成功”,因為有利於取得成功的道理,合於時宜恰好合上啊。“不是‘武器’選擇孩子,啟蒙教育,孩子蒙昧需要‘武器’”,心之所向理應如此啊。“(啟蒙教育)本來就像用蓍草占卦一樣有問必答”,因為剛直端正不偏不倚的緣故。“一次又一次地設法得到,設法得到就超過一般的,把道理說給他聽”,設法得到啟蒙教育的緣故。啟蒙教育目的在於教育使正通達事理,功德無量啊。

蒙,就是啟蒙教育的意思。

“山下有險,險而止。”這句辭說的就是《蒙》卦的卦象。《蒙》卦卦象上為艮,艮為山為止;下為坎,坎為險。故“山下有險,險而止”。

山下有險。下,裏麵。山下,可以是“山裏麵”的意思。有,助詞,可以不譯。險,地勢不平坦。山下有險,山裏麵地勢不平坦。

險而止。險,艱難。而,助詞,相當於“之”,可以是“的”的意思。止,“趾”的本字,“腳”的意思。“腳”有什麼作用呢?“腳”就是用來走路的嘛,特別是像鳥的腳一樣,隻能前進不能後退。所以這裏的“止”有“向前進、進步”的意思。我知道詞典對“止”沒有這樣的解釋,不過“止”是“向前進、進步”的意思在以後的卦裏還要用到。險而止,艱難地向前進。

蒙。直接把“蒙”理解為“象征著啟蒙教育”的意思。

以亨行。以,因為。亨,有利於取得成功。行,道理。以亨行,因為有利於取得成功的道理。

時中也。時,合於時宜。中,恰好合上。時中也,合於時宜恰好合上啊。

誌應也。誌,心之所向。應,理應如此。誌應也,心之所向理應如此啊。

以剛中也。以,因為。剛,剛直端正。中,不偏不倚。以剛中也,因為剛直端正不偏不倚的緣故。

瀆蒙也。瀆,按前麵的理解,“設法得到”的意思。蒙,按前麵的理解,“啟蒙教育”的意思。也,按《古代漢語詞典》的注,句末語氣助詞,用於因果句尾表示解釋。所以這個“也”可以是“的緣故”的意思。“也”在《易經》的文字裏它還可以是“啊、呀、的道理、的結果”等等等的意思。瀆蒙也,設法得到啟蒙教育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