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漸卦五十三艮下巽上(1 / 3)

漸之進也。漸,按前麵的理解,“引導河水”的意思。之,朝某個方向走。進,向前或向上移動。也,句中語氣詞,表語氣停頓。

我們把“漸之進也,‘女歸吉’也”重新斷句為“漸之,進也‘女歸吉’也”。

“漸之,進也‘女歸吉’也”,引導河水朝某個方向走,向前移動“像使姑娘出嫁一樣吉祥”啊。

進得位。進,向前移動。得,找到。位,方向。進得位,向前移動找到方向。

往有功也。往,從這個地方走向目的地。功,成效。往有功也,從這個地方走向目的地有成效啊。

進以正。進,向前移動。以,因為。正,不偏。進以正,向前移動因為不偏。

可以正邦也。可,可以。以,因此。正,正常、正定。在這裏我想給“正”加上“安定”的意思。邦,指的可以是國家,也可以是地區,或者就是村莊。可以正邦也,可以因此安定國家啊。

其位剛得中也。這句辭對於卦來說,指的是九五爻陽爻居中。故“剛得中”。其,助詞,無實義。位,方向。剛,恰好。得,得當。中,不偏不倚。其位剛得中也,方向恰好得當不偏不倚。

止而巽。這是《漸》卦的卦象。《漸》卦卦象下為艮,艮為止;上為巽。故“止而巽”。止,阻止。而,表並列,可以是又的意思。巽,謙讓。止而巽,阻止又謙讓。

動不窮也。動,使起變化。不,不然。窮,阻塞不通。動不窮也,使起變化不然阻塞不通啊。

我懷疑孔子是攻讀水利學專業的。如果孔子今天還健在的話單憑《漸》卦《彖》的這幾句話,就應該聘他當水利工程大學的教授。

《象》曰:山上有木,漸。君子以居賢德善俗。

《象》曰:山上有木,象征《漸》卦。君子因此積儲美善德行仁愛百姓。

山上有木。這是《漸》卦的卦象。《漸》卦卦象下為艮,艮為山;上為巽,巽為木。故“山上有木”。

君子以居賢德善俗。居,積儲。賢,美善。德,德行。善,心地仁愛。在這裏我們隻用“仁愛”這兩個字。俗,百姓。君子以居賢德善俗,君子因此積儲美善德行仁愛百姓。

這不但是孔子的思想,也是文王和周公的思想,說到底也是《易經》的思想。

初六,鴻漸於幹。小子厲,有言,無咎。

初六,河水引導到沒有水分或水分少(的地方),精細有學問的人嚴格有主張,不會過失。

鴻漸於幹。鴻,通“洪”,就是洪水的意思。按《說文》的注“洪”也隻是洪水的意思。這一次麻煩大了,把洪水引到幹燥的地方,那幹燥的地方也受災了。民聲鼎沸怨聲載道,這是誰造的孽呀?為了消除民怨“洪水”我們不要了,我們隻要正常流量的“河水”。懂得引水溝渠構造的人就知道,在引水源頭不遠的地方做個泄水壩。這個泄水壩跟水庫的溢洪道作用一樣。萬一發洪水泄水壩自然就會把多餘的水泄還給河道。如果是人為的話,在古代可以用木板把溝渠“截斷”。至於現代的泄洪,大水庫的泄洪那就太壯觀了。大家如果有機會看到的話,保你發出的“震撼”一定是來自心靈深處的。漸,按前麵的理解,“引導”的意思。於,到。幹,沒有水分或水分少。“鴻漸於幹”,河水引導到沒有水分或水分少(的地方)。其實“的地方”連括號都不須要用,“幹”應該有“沒有水分或水分少的地方”的意思。

漸之進也。漸,按前麵的理解,“引導河水”的意思。之,朝某個方向走。進,向前或向上移動。也,句中語氣詞,表語氣停頓。

我們把“漸之進也,‘女歸吉’也”重新斷句為“漸之,進也‘女歸吉’也”。

“漸之,進也‘女歸吉’也”,引導河水朝某個方向走,向前移動“像使姑娘出嫁一樣吉祥”啊。

進得位。進,向前移動。得,找到。位,方向。進得位,向前移動找到方向。

往有功也。往,從這個地方走向目的地。功,成效。往有功也,從這個地方走向目的地有成效啊。

進以正。進,向前移動。以,因為。正,不偏。進以正,向前移動因為不偏。

可以正邦也。可,可以。以,因此。正,正常、正定。在這裏我想給“正”加上“安定”的意思。邦,指的可以是國家,也可以是地區,或者就是村莊。可以正邦也,可以因此安定國家啊。

其位剛得中也。這句辭對於卦來說,指的是九五爻陽爻居中。故“剛得中”。其,助詞,無實義。位,方向。剛,恰好。得,得當。中,不偏不倚。其位剛得中也,方向恰好得當不偏不倚。

止而巽。這是《漸》卦的卦象。《漸》卦卦象下為艮,艮為止;上為巽。故“止而巽”。止,阻止。而,表並列,可以是又的意思。巽,謙讓。止而巽,阻止又謙讓。

動不窮也。動,使起變化。不,不然。窮,阻塞不通。動不窮也,使起變化不然阻塞不通啊。

我懷疑孔子是攻讀水利學專業的。如果孔子今天還健在的話單憑《漸》卦《彖》的這幾句話,就應該聘他當水利工程大學的教授。

《象》曰:山上有木,漸。君子以居賢德善俗。

《象》曰:山上有木,象征《漸》卦。君子因此積儲美善德行仁愛百姓。

山上有木。這是《漸》卦的卦象。《漸》卦卦象下為艮,艮為山;上為巽,巽為木。故“山上有木”。

君子以居賢德善俗。居,積儲。賢,美善。德,德行。善,心地仁愛。在這裏我們隻用“仁愛”這兩個字。俗,百姓。君子以居賢德善俗,君子因此積儲美善德行仁愛百姓。

這不但是孔子的思想,也是文王和周公的思想,說到底也是《易經》的思想。

初六,鴻漸於幹。小子厲,有言,無咎。

初六,河水引導到沒有水分或水分少(的地方),精細有學問的人嚴格有主張,不會過失。

鴻漸於幹。鴻,通“洪”,就是洪水的意思。按《說文》的注“洪”也隻是洪水的意思。這一次麻煩大了,把洪水引到幹燥的地方,那幹燥的地方也受災了。民聲鼎沸怨聲載道,這是誰造的孽呀?為了消除民怨“洪水”我們不要了,我們隻要正常流量的“河水”。懂得引水溝渠構造的人就知道,在引水源頭不遠的地方做個泄水壩。這個泄水壩跟水庫的溢洪道作用一樣。萬一發洪水泄水壩自然就會把多餘的水泄還給河道。如果是人為的話,在古代可以用木板把溝渠“截斷”。至於現代的泄洪,大水庫的泄洪那就太壯觀了。大家如果有機會看到的話,保你發出的“震撼”一定是來自心靈深處的。漸,按前麵的理解,“引導”的意思。於,到。幹,沒有水分或水分少。“鴻漸於幹”,河水引導到沒有水分或水分少(的地方)。其實“的地方”連括號都不須要用,“幹”應該有“沒有水分或水分少的地方”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