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巽卦五十七巽下巽上(2 / 3)

誌治也。誌,向慕。治,安定太平。誌治也,向慕安定太平啊。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紛若,吉,無咎。

九二,征收糧食從存放穀物的座架放入,使用史官巫職多的樣子,吉祥,沒有過失。

巽在床下。巽,征收糧食。在,從。床,這個字我們在《剝》卦裏討論過它的,它是安放器物的平板或座架的意思。這個“床”在《剝》卦裏也好在這裏也好都是“存放穀物的座架”的意思。《剝》卦在說盤剝糧食,這個卦在說征收糧食。隻是《剝》卦裏的那個“床”要小一點而已,那是各家各戶存放糧食的“床”,而這裏的“床”是國家存放糧食的“床”,肯定要大一點,就像我們現在國家的糧倉一樣。征收回來的糧食就把它存放在這裏。下,放入。巽在床下,征收糧食從存放穀物的座架放入。

用史巫紛若。用,使用。史,史官。他們的職責就是負責記錄和編撰曆史。巫,古代以求神、占卜為職業的人。周時分男巫、女巫,司職各異,同屬司巫。司巫,官名,即巫官之長。也就是說在周代“巫”也是官。他們的職責就是負責祭祀、占卜、消災。紛,多。若,我們以前討論過這個字的,它可以是“的樣子”的意思。用史巫紛若,使用史官巫職多的樣子。

吉。吉祥。

無咎。沒有過失。

年成好,百姓糧食充足,征收順利,以至於征收糧食的工作人員不足,連史官和巫職人員都調來幫忙。周公說,這樣吉祥沒有過失。

《象》曰:紛若之吉,得中也。

《象》曰:多的樣子吉祥,正確合適啊。

紛若之吉。紛若,按上麵的理解,多的樣子。之,助詞,無實義。吉,吉祥。多的樣子吉祥。

得中也。這句辭對於卦來說,指的是九二爻居中。得,正確。中,合適。得中也,正確合適啊。

九三,頻巽,吝。

九三,頻繁地征收糧食,非分貪求。

頻巽。頻,頻繁。巽,征收糧食。頻巽,頻繁地征收糧食。

吝。非分貪求。

沒有依據不顧百姓死活頻繁地征收糧食,這已經不屬於“征收”的範疇,而是屬於《剝》卦所說的盤剝的情況。周公說,這樣就是非分貪求。孔子說,記住這樣做走投無路啊。

《象》曰:頻巽之吝,誌窮也。

《象》曰:頻繁征收糧食非分貪求,記住走投無路啊。

頻巽之吝。頻巽,頻繁征收糧食。之,助詞,無實義。吝,非分貪求。頻巽之吝,頻繁征收糧食非分貪求。

誌窮也。誌,記住。窮,走投無路。誌窮也,記住走投無路啊。

六四,悔亡,田獲三品。

六四,過失過去了,農田根據肥瘠分三等。

悔亡。悔,過失。亡,過去。悔亡,過失過去了。

田獲三品。田,種植農作物的土地、農田。獲,通“矱(huò)”,尺度,在這裏我們讓“尺度”是“根據”的意思。三品,肥瘠分三等。其實這裏的“三等”也不一定就是三等的意思,說不定是五等,說不定是六等,因為“三”的古義是不定的數,可以是多的意思。田獲三品,農田根據肥瘠分三等。

“田獲三品。”據《尚書·禹貢》的記載,大禹治水,劃定九州,定土地肥瘠收取貢品。又《後漢書·循史傳·秦彭》的記載說:“每於農月,親度傾田,分別肥瘠,差為三品”。從這裏我們可以知道,古代征收糧食曾經用農田的肥瘠作為征收的標準。“田獲三品”在這裏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但是周公說這隻是初期的標準,剛剛開始按這個標準來劃定,如果沒有遇到什麼災害就按這個標準來征收。到征收的時候要根據實際情況加以調整,也就是說如果遇到災害該減免就應該給予減免。這個話周公說在九五爻。其實六四爻和九五爻是連在一起說的。周公在九五爻說:“無始有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這一爻的辭同樣被周公省略了一個“巽”字,如果把它還原了,這句辭是“巽,悔亡,田獲三品。”征收糧食,過失過去了,農田根據肥瘠分三等。

《象》曰:“田獲三品”,有功也。

《象》曰:“農田根據肥瘠分三等”,得有成效啊。

有功也。有,得有。功,成效。有功也,得有成效啊。

九五,貞吉,悔亡,無不利,無初有終。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

九五,正道吉祥,過失過去了,沒有不利,不論開始隻有結果,恰當估量,吉祥。

貞吉。貞,假“正”,可以是正道的意思。吉,吉祥。貞吉,正道吉祥。

悔亡。按前麵的理解,“過失過去了”的意思。

無不利。沒有不利。

“無初有終。”粗粗看好像是“沒有開始有結果”的意思。以前我去聽講《易經》,其中有一個講經人也是這樣說的。可是仔細一想完全沒有這樣的道理。沒有開始就不可能有結果,這樣的道理十二歲的小孩子也知道的。

無初有終。無,不論。初,開始。有,隻有。終,結尾,可以是結果的意思。無初有終,不論開始隻有結果。

“無初有終”,周公說,征收糧食,收多少最主要是看最終收成的結果。剛開始的“田獲三品”隻是作為正常收成的征收依據,如果發生天災人禍引起歉收的話,就應該按“無初有終”的原則加以調整。這樣就“無不利”。所以孔子說,方向正確不偏不倚啊。

先庚三日,後庚三日。

《蠱》卦有“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的卦辭。“先甲三日,後甲三日”,孔子解釋說:“終則有始,天行也”。孔子這句辭是“結尾了就又開始,天運行的緣故”的意思。可是這一次孔子對“先庚三日,後庚三日”沒有做任何解釋。這一次就麻煩了,我不知道這句辭到底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