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離宮八卦屬火(三)(1 / 3)

譯文:低頭偷看,是因為有所畏避,稱霸事業不利,酒酸魚腐敗,眾人都貪吃。

鼎變損

原文:左輔右弼,金玉滿堂。常盈不亡,富如廒倉。

注釋:艮為金,為堂,為廒倉。震為輔弼,為玉。

譯文:眾人一齊左輔右弼,就會金玉滿櫃,經常補充,如同國家糧倉一樣富有長盈。

鼎變益

原文:坐朝垂軒,據德宰民。虞叔受命,六合和親。

注釋:巽為命,震為虞叔,為德。艮為坐,艮手故據德。坤為朝,為軒,為民。

譯文:端坐高堂乘坐大車,以道德仁義治理天下;虞舜接受重任管理百姓,天下人民和睦相處安居樂業。

鼎變

原文:東行西坐,喪其犬馬。南求驊騮,失車林下。

注釋:兌位西故古坐,兌毀故失。伏離為南,故南求。

譯文:東走西坐,丟失了狗和馬,往南尋求驊騮駒,車子丟失樹林中。

鼎變篹

原文:砥德礪材,果當成周。拜受大命,封為齊侯。

注釋:乾為周,為大,巽為齊,為命,重乾故大命。

譯文:薑太公磨勵品德,鍛煉才幹,果然被周朝重用,拜受周文王之太師,平定天下被賜封為齊侯。

鼎變萃

原文:西逢王母,慈我九子。相對歡喜,王孫萬戶,家蒙福祉。

注釋:兌位西,故西逢,兌悅故歡喜。坤為母,為慈,為家,為萬戶。艮為王孫,為九子。

譯文:往西行走恰逢西王母,疼愛我的九個兒子,彼此相見非常高興,賜我王孫封邑萬戶侯,舉家蒙受福佑。

鼎變升

原文:安坐玉床,聽韶行觴。飲福萬歲,日壽無疆。

注釋:坤為無疆,為萬歲。震為玉,為樂,為觴,為福,為王。巽為床,兌為耳故聽韶,兌口故飲。

譯文:安詳坐在玉床上,聽著悅耳的音樂,暢飲甘甜的美酒,聽著祝壽萬歲的聲音,天天延年益壽。

鼎變困

原文:登高望家,役事未休。王事靡,不得逍遙。

注釋:離目故望家,兌毀折,故不得逍遙。

譯文:登上高處遙望家鄉,徭役還未有終止,王室政權混亂不穩,因此還不能逍遙自在。

鼎變井

原文:擊鼓蹈陔,不得相逾。章甫文德,福厭禍消。

注釋:坎為禍,坎陷故蹈,離為文,巽為厭。

譯文:上麵擊鼓,下邊沉陷,不能跳越而過,推崇禮義文德,福氣降臨,禍殃消除。

鼎變革

原文:追亡逐北,至山而複。稚叔相呼,反其室廬。

注釋:乾為稚叔,為山,兌口故呼。

譯文:往北追趕逃兵敗將,呼喚年幼之人歸還,直到戰爭結束,才能返回家園。

鼎變震

原文:老猾大,東行盜珠。困於噬敖,幾不得去。

注釋:震為東,故東行,為珠。坎為盜,為困,為噬。《山海經》中:“堯光之山,有獸穴居而冬蟄,名曰猾。餘山我之山有獸焉,見側眠,名曰也。”

譯文:老滑大兩種獸,向東行竄盜糧庫,被獵狗咬傷,差點丟掉了性命。

譯文:低頭偷看,是因為有所畏避,稱霸事業不利,酒酸魚腐敗,眾人都貪吃。

鼎變損

原文:左輔右弼,金玉滿堂。常盈不亡,富如廒倉。

注釋:艮為金,為堂,為廒倉。震為輔弼,為玉。

譯文:眾人一齊左輔右弼,就會金玉滿櫃,經常補充,如同國家糧倉一樣富有長盈。

鼎變益

原文:坐朝垂軒,據德宰民。虞叔受命,六合和親。

注釋:巽為命,震為虞叔,為德。艮為坐,艮手故據德。坤為朝,為軒,為民。

譯文:端坐高堂乘坐大車,以道德仁義治理天下;虞舜接受重任管理百姓,天下人民和睦相處安居樂業。

鼎變

原文:東行西坐,喪其犬馬。南求驊騮,失車林下。

注釋:兌位西故古坐,兌毀故失。伏離為南,故南求。

譯文:東走西坐,丟失了狗和馬,往南尋求驊騮駒,車子丟失樹林中。

鼎變篹

原文:砥德礪材,果當成周。拜受大命,封為齊侯。

注釋:乾為周,為大,巽為齊,為命,重乾故大命。

譯文:薑太公磨勵品德,鍛煉才幹,果然被周朝重用,拜受周文王之太師,平定天下被賜封為齊侯。

鼎變萃

原文:西逢王母,慈我九子。相對歡喜,王孫萬戶,家蒙福祉。

注釋:兌位西,故西逢,兌悅故歡喜。坤為母,為慈,為家,為萬戶。艮為王孫,為九子。

譯文:往西行走恰逢西王母,疼愛我的九個兒子,彼此相見非常高興,賜我王孫封邑萬戶侯,舉家蒙受福佑。

鼎變升

原文:安坐玉床,聽韶行觴。飲福萬歲,日壽無疆。

注釋:坤為無疆,為萬歲。震為玉,為樂,為觴,為福,為王。巽為床,兌為耳故聽韶,兌口故飲。

譯文:安詳坐在玉床上,聽著悅耳的音樂,暢飲甘甜的美酒,聽著祝壽萬歲的聲音,天天延年益壽。

鼎變困

原文:登高望家,役事未休。王事靡,不得逍遙。

注釋:離目故望家,兌毀折,故不得逍遙。

譯文:登上高處遙望家鄉,徭役還未有終止,王室政權混亂不穩,因此還不能逍遙自在。

鼎變井

原文:擊鼓蹈陔,不得相逾。章甫文德,福厭禍消。

注釋:坎為禍,坎陷故蹈,離為文,巽為厭。

譯文:上麵擊鼓,下邊沉陷,不能跳越而過,推崇禮義文德,福氣降臨,禍殃消除。

鼎變革

原文:追亡逐北,至山而複。稚叔相呼,反其室廬。

注釋:乾為稚叔,為山,兌口故呼。

譯文:往北追趕逃兵敗將,呼喚年幼之人歸還,直到戰爭結束,才能返回家園。

鼎變震

原文:老猾大,東行盜珠。困於噬敖,幾不得去。

注釋:震為東,故東行,為珠。坎為盜,為困,為噬。《山海經》中:“堯光之山,有獸穴居而冬蟄,名曰猾。餘山我之山有獸焉,見側眠,名曰也。”

譯文:老滑大兩種獸,向東行竄盜糧庫,被獵狗咬傷,差點丟掉了性命。

鼎變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