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孔子被匡人圍困,在陳蔡之地遭遇窘迫,品德高尚不會有危難,終於擺脫了困境。
大過變明夷
原文:逐雁南飛,馬牛疾罷。不見漁池,失利憂危。牢戶之冤,脫免無患。
注釋:離為南,坤為牛,為漁,為戶。坎為池,為憂危,為獄故牢,為冤,為患。震為雁,為飛,為馬,為脫。
譯文:追趕南飛之雁,累得拉車之牛馬疲憊不堪。看不見那養魚池,失去利益憂慮不安,不幸遭受牢獄之災,最終脫離危險。
大過變家人
原文:推輦上山,高仰重難。終日至暮,不見阜巔。
注釋:離為日,巽為高,坎為重難,為暮。伏乾上山,為巔。
譯文:推著車子上高山,山高路徒太難行,從早到傍晚,還是看不見山的頂峰。
大過變睽
原文:憂不為患,福在堂門,使君偃安。
注釋:兌悅,故無不患,坎為憂患,伏乾為君,為福。
譯文:憂慮不為患,幸福就在家門前,使我能平安悠閑。
大過變蹇
原文:春桃生華,季女宜家。受福多年,男為邦君。
注釋:艮為男,為家。反震為春,為桃,為生,為福,為邦君,伏兌為季女。
譯文:春天到來桃花開,小女兒適合出嫁,多年享受幸福,男兒成為邦國之君。
大過變解
原文:高山之巔,去地億千。雖有兵寇,足以自守。
注釋:震為足,為守。反艮為兵,為高山,為巔,為地,為億千,坎為寇。
譯文:高山之峰距地萬千丈,即使有敵人來侵犯,以此為屏足以自守。
大過變損
原文:過時曆月,役夫鱤9。處子歎室,思我伯叔。
注釋:兌為目,為處子,兌口故吸,兌折,故鱤3。坤為我,為思,震為伯,為役夫。艮為室,為叔,為時。
譯文:積年累月在外服役,役夫累得精疲力竭,等待出嫁的少女在家牽掛,思念我丈夫早日回家。
大過變益
原文:太微複明,說升傅岩。乃稱高宗。
注釋:艮為明,為星,故太微,為岩,為高。震為說,為升,為主,故宗。《晉書·天文誌》中:“太微,天子庭也,五帝之座也。”
譯文:天上太微星又明亮起來,一個工匠竟被提升為官,武丁得到傅說,使商朝振興,死後才稱為高宗。
大過變
原文:旁多小星,三五在東。早夜晨興,勞苦無功。
注釋:兌為小,兌昧暮,故夜。伏巽卦五數,故三五。《詩·召南》中:“三,心裏,五,轌星,轌即柳星也。”
譯文:天上有許多小星星,三三五五掛在東方的天空。天還沒亮就動身遠行,勞苦不堪又無功。
大過變篹
原文:東鄉煩煩,相與笑言。子般鞭犖,圉人作患。
注釋:巽為鞭,反兌為悅,故喜,兌口故言,兌毀故患。《左傳·莊公三十二年》中:“雩,講於梁氏,女公子觀之。圉人犖自牆外與之戲,子般怒,使鞭之。後圉人犖賊子般於黨氏。”
譯文:東方鄉人往東眺望,大家歡笑交談,子般用皮鞭抽打養馬之人,馬夫圉人最後作亂殺死了魯子般。
大過變萃
原文:鼻移在頭,枯葦複生。下朽上榮,家乃不寧,其舍不成。
注釋:艮為鼻,為頭,為上,為榮。坤為下,為家,為舍,巽為枯葦,為朽。
譯文:鼻子移到頭頂上,枯死的蘆葦又複活,下麵腐爛上頭茂盛,家中不會安寧,其家宅一定建不成。
大過變升
原文:蝦蟆群聚,從天請雨。雲雷集聚,應時輒與,得其願所。
注釋:巽為蝦蟆,震為雷,坤為去,集聚,兌為雨。《漢書·禮儀誌》中:“春旱求雨,取蝦蟆置社中。”
譯文:蛤蟆擁擠在一齊,麵向天空求下雨,烏雲密布,雷聲隆隆,大雨傾盆而下,它們的願望已實現。
大過變困
原文:大步上車,南到喜家。送我貂裘,與福載來。
注釋:兌為喜,離為南,坎為貂,伏巽為裘,伏乾為大,為上,為福。
譯文:邁開大步跨上車,往南來到喜慶家,主人送我貂皮衣,滿載幸福往家還。
大過變井
原文:賊仁傷德,天怒不福。斬刈宗社,失其土宇。
注釋:坎為賊,為傷,為失。伏乾為仁,為德,為天,為福,為宇,為宗社。
譯文:傷仁害義敗壞品德,老天發怒不會賜予福祿,剝奪他的宗廟社稷,祖宗基業全部失掉。
大過變革
原文:從蝟見虎,雖危不殆,終已無咎。
注釋:乾為虎,離為見,兌毀折,故危殆,故咎,巽為蝟。《史記·龜策傳》中:“蝟能伏虎。”
譯文:追趕刺蝟遇上老虎,雖有危險但不會有災害,這個地方不是久居之地。
大過變鼎
原文:履素行德,卒蒙佑福。與堯佑食,君子有息。
注釋:乾為堯,為君,為德,為佑福。兌口,故食。巽為利,故息。
譯文:履行純潔的品德行為,就會得到上天的保佑。與堯帝互相勸食,君子定會有利。
大過變震
原文:利在北陸,寒苦難得。憂危之患,福為道門,商叔生存。
注釋:震為商,為生,為叔,為福。艮為道,為門。坎為北陸,為寒。
譯文:利益在北方大陸,但天寒地凍很難得,令人有憂慮之患,但幸福是條寬敞大道,商叔賴此生存。
大過變艮
原文:四蹇六盲,足痛難行。終日至暮,不離其鄉。
注釋:艮為終日,為鄉。坎為蹇,為痛,為難,為暮,坎卦六數,故六盲,震卦四數,故四蹇,為足,為行。
譯文:四個跛子六個瞎子一起走路,腳疼行路艱難;每天從早到晚,離不開家鄉。
大過變漸
原文:台駘昧子,明知地理。障澤宣流,封居河縵。
注釋:艮為台,為子,艮止故障。坎為昧,為澤,為流,為河。《左傳·昭公元年》中:“昔金無氏有裔子曰昧,為玄冥師,生允格、台駘。”
譯文:台駘是昧的兒子,他精通山川地理,疏通大澤,修河築壩,被封賞居於汾水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