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震為德,為逢,離兌皆為禍災。
譯文:常常保持自己的美好品德,就不會遭遇禍殃。
中孚變旅
原文:白鵠遊望,君子以寧。履德不愆,福祿來成。
注釋:巽為白,艮為鵠,為望。反震為遊,為君子,為德,為福祿,為來。
譯文:白鵠遊覽觀望,君子平靜安就,履行美德長久,福祿自會來臨。
中孚變巽
原文:膚敏之德,發憤晨食。虜豹擒說,為王得福。
注釋:伏艮為膚,為拘係故虜,為豹。巽為敏,為禽。伏震為德,為憤,為晨,為主。兌為食,為說。《淮陰侯傳》中:“豹,魏王豹,說,代相夏說也。”
譯文:不善言語敏於行為美的品德,廢寢忘食的精神,韓信俘虜魏王豹,捉拿了夏說,為劉邦的王朝立下汗馬功勞。
中孚變兌
原文:百足俱行,相輔為強。三聖翼事,王室寵光,國富民康。
注釋:伏震為足,為百,為行,為翼,為王,為寵。伏艮為強,為室,為光,離卦數三,故三聖。百足是蟲名。《淮南子》中:“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譯文:百足一齊行走,互相依輔更堅強,有堯、舜、禹三位聖人來治理國家,王室就會寵光,國富民強。
中孚變渙
原文:生不逢時,困且多憂。年老衰極,中心悲愁。
注釋:艮為時,為壽故年老。震為生,為逢。坎為困,為憂,為衰,為心,為悲愁。
譯文:生下來不逢時,重重困難多種憂,年邁衰老到極點,心中充滿了悲愁。
中孚變節
原文:出門蹉跌,看道後旅。買羊逸亡,取物逃走。空手握拳,坐恨為咎。
注釋:震為現,為後,為旅,為逃走。艮為門,為道,為取,為手,為握,為拳,為坐。兌為羊,坎為蹉跌,為亡,為恨,為咎。
譯文:一出門就栽了跟頭,看好路再行走,買的羊丟失了,盜賊偷完物品也跑了,一人空握拳頭,怨恨新發生的一切。
中孚變小過
原文:牧羊稻田,聞虎喧歡。畏懼悚惕,終無禍患。
注釋:震為牧,為稻。兌為間,為耳故聞,為喧歡。兌毀拆,故禍患。艮為田,為虎,巽隕落,故畏懼,故悚惕。
譯文:在稻田裏牧羊,聽見老虎的吼叫,害怕得不敢喘氣,最終沒有禍患。
中孚變既濟
原文:龍潛鳳北,箕子變服,陰孽萌作。
注釋:伏震為龍,為箕子,為服。離文,故鳳。坎為潛,為北,為陰孽。
譯文:飛龍潛伏,鳳凰飛北,箕子換了服裝,陰孽將會開始發生。
中孚變未濟
原文:國無比鄰,相與爭強。紛紛匈匈,天下擾攘。
注釋:伏艮為國,為鄰,為爭強,為天。坎為下,為匈匈,為擾攘。
譯文:國家無有親密的友邦,各國都在爭強相鬥,亂勢紛紛,全天下憂患不安。
第五十六卦風山漸
圖解:一竹梯,望高處,乃求望遠;一藥爐在地,預防有患;一官人步雲梯之半,一枝花在地上,乃下及第回達之兆。高山植木之卦,積小成大之象。
風山漸靜卦
原文:別離分散,長子從軍。稚叔就賊,寡老獨居,莫為種瓜。
注釋:巽隕落,伏匿,故別離分散,為寡,為獨居。艮為從軍,為少,故稚叔,為果蔬,故種瓜。友震為長子,坎為賊。
譯文:家中分散相別離,長子前去從軍,小叔無奈投降賊寇,孤寡老人獨自守家,沒人為他來種瓜。
漸變乾
原文:旦種穀豆,暮成藿羹。心之所願,誌快意愜。
注釋:此卦用漸象,伏震為旦,為快,為愜。伏巽為穀豆,為藿。坎為暮,為羹,為心誌。
譯文:早上種的豆,晚上就能做羹湯,心中想要的,就一定如願以償,心滿意足。
漸變坤
原文:牡飛門啟,憂患大解,不為身禍。
注釋:伏坎為牡,伏艮為門,伏震為飛,為解,坤為憂患,為身,為禍。
譯文:開門看見杜鵑飛,預示憂患徹底解除,再也不會有災禍。
漸變屯
原文:東山西山,各自止安。雖相登望,竟未同堂。
注釋:震為東,為登。艮為山,為止,為安,為望,為堂,伏兌為西。
譯文:東山和西山,各自屹立一方,雖然遙向相望,但永遠不能相聚在一起。
漸變蒙
原文:眾鳥所翔,中有大怪。九身無頭,魂驚魄去,不可以居。
注釋:坤為眾,為身,為魄。坎亦為眾,為怪,為頭。震為鳥為翔,為魂驚,為去。《禦覽典略》中:“齊國有九頭鳥,赤色似鴨,九頭皆鳴。”
譯文:眾鳥在空中飛翔,其中有一大怪鳥,長有九個身子無有頭,嚇得人們魂飛魄散,此地不可居住。
漸變需
原文:交侵如亂,民無聊賴。追戎濟西,敵人破陣。
注釋:坎為侵,為亂,為戎,為敵,為破,兌為濟西。《左傳·莊公十八年》中:“追戎於濟西。”
譯文:互相侵犯亂作一團,人民沒有依靠難以生存,敵人追我到濟西,大破我方,敵人取勝。
漸變訟
原文:麟鳳所翔,國無咎殃。賈市十倍,複歸惠鄉。
注釋:離為文,故麟鳳,巽為賈,為市。伏震為歸,為惠。伏艮為國,坎為咎殃。
譯文:麒麟和鳳凰所到之處,是預示國家興旺無災禍的瑞祥,做生意將會得到十倍的利益,最後春風得意回到美好的故鄉。
漸變師
原文:鑿井求玉,非卞氏寶。身困名辱,勞無所得。
注釋:震為鑿,為玉,為寶,為得。坎為井,為困,為辱,為勞。反艮為求,為卞氏,為身,為名。
譯文:鑿井尋求寶玉,不是卞氏的家寶,哪來的寶玉呢?最後落得身困名辱,勞而無獲。
漸變比
原文:文山鴻豹,肥裌多脂。王孫獲願,載福巍巍。
注釋:坤為文,艮為山,為鴻豹,為孫,為巍。坎為肥裌,為脂。反震為王,為獲,為載,為福。《埤雅》中:“鴇以雁,無後趾,毛有豹文,亦名鴻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