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坤宮八卦屬土(六)(3 / 3)

注釋:震為君,為賢,為鳴,為在,為顯德,為士,為履。艮為明,為臣,為求,為土。

譯文:君主英明大臣聖賢,下上都求團結和諧,顯示出聖德的政治,就可以成為履土踐盟的霸主。

變艮

原文:安上宜官,一日九遷。逾群越等,牧養常山。

注釋:艮為安,為上,為官,為日,為山,為臣,為安。震為遷,為升擢,為超,為牧養,為君。

譯文:賢能穩重就能適宜做官,一日之內連升九級,超過眾官越過等級,治理國土在常山。

變漸

原文:峻詞解謝,除去垢。驚之成患,嬰氏酷殘。

注釋:艮為山,故峻。反震為解,為謝,為除,為驚。反兌為詞,為嬰。坎為垢,為患,為酷,為殘。

譯文:解釋語言排除誤會,解除肮髒之物,受了驚嚇便會造成憂患,數次都會遭受嬰氏的嚴酷摧殘。

變歸妹

原文:翁狂嫗盲,相牽北行。欲歸高邑,迷惑不得。

注釋:震為翁,為狂,為行,為歸。反巽為嫗,反艮為牽,為高邑,坎疑故迷惑,離為盲。

譯文:瘋老頭子和瞎老太婆,相互牽引向北行走,想要回到高地的城鎮,因迷了路不能到達。

變豐

原文:醉臥道傍,迷旦失明,不全我生。

注釋:巽為進退不果,故醉,故迷。震為臥,為旦,為生。反艮為道傍,為明。

譯文:醉倒在大路旁,頭腦發昏而且失明,這樣的生活真不適合我。

變旅

原文:北登鬼丘,駕龍東遊。王叔禦後,文武何憂!注釋:伏坎為北,為鬼,為憂。反震為登,為駕,為龍,為東遊,為王,為後,為武。艮為丘,為叔,離為文。

譯文:往北登上鬼丘山,駕龍向東旅遊,王叔在後邊掌舵,文武百官無有憂愁。

變巽

原文:恬淡無患,遊戲道門。與神往來,長樂以安。

注釋:巽伏,故恬淡。兌為樂,伏震為遊戲,為神,為往來。

譯文:性情恬淡就沒有憂患,遊戲在道藝之門,與神仙往來就可長樂而安逸。

變兌

原文:以緡易絲,抱布自媒。棄禮急情,卒罹憂悔。

注釋:伏震為伯,伏坎為合,為媒,為悔憂,巽為絲,為布。《詩·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貿絲,來即我謀。”

譯文:以一緡即一千文錢去買絲,抱著布匹為自己為媒,拋棄禮節急情感切,結果造成悔恨憂患。

變渙

原文:被服衣冠。遊戲道門。以禮相終,身無災患。

注釋:震為衣,為服,為遊戲。艮為冠,為道,為門,為身。坎為禮,為終,為災患。

譯文:披著道服戴著大帽子,遊戲在道門前,始終以禮相待,終身都無災殃。

變節

原文:大麓魚池,陸為海涯。君子失行,小人相攜。

注釋:艮為山麓,為陸,為涯,為攜。兌為魚池,為海,為小人。震為君子,為行,坎為失。

譯文:天山腳下是魚塘,陸地是大海的邊涯,君子言行失去檢點,小人就會拍手稱快。

變中孚

原文:淵泉溢出,為我邑崇。道路不通,孩子心憒。

注釋:坤先天為淵泉,為溢,為邑,為崇,為心,為憒。震為出,為子。艮為道路,為孩子。《集韻》中:“憒,亂也。”

譯文:深淵的泉水溢出來,是因為城鎮裏有怪事,道路不能通行,孩子們心中非常氣憤。

變小過

原文:十裏望煙,散渙四方。形體滅亡,可人深淵,終不見君。

注釋:兌為十,兌毀,故滅亡。艮為望煙,為見,巽為渙散,震為君,《班固傳》中:“煙煙熳熳,煙熳,天地氣也。”

譯文:十裏之外望煙雲,雲煙渙散於四方,形體已經滅亡,可潛入到深淵,永遠見不到君子。

變既濟

原文:傳言相誤,非於徑路。鳴鼓逐狼,不知跡處。

注釋:伏兌為方,為相誤,為鳴。伏艮為幹,為徑,為路,為狼,為處。

譯文:傳遞過來的語言往往相誤,並不是求取的途徑,擂起戰鼓驅趕豺狼,但不知豺狼在什麼地方。

變未濟

原文:東失大珠,西行棄襦。時多不利,使我後起。

注釋:伏兌為西,伏巽為利,為襦。坎為失,為棄。《漢書》中:“終軍至關,棄襦於地。”

譯文:在東方丟失了大珠寶,往西行走又丟失了短棉襖,此時對我多不利,使我轉運後再起來。

第六十三卦水天需

圖解:月當空,主光明;一門,主禹門;一人攀龍尾,乃隨真龍變也;一僧引接,主得福祿人引接;一墓,主戌年發福發祿。雲靄中天之卦,密雲不雨之象。

水天需靜卦

原文:久旱三年,草木不生。粢盛空乏,無以供靈。

注釋:離為火,故旱,離卦數三,故三年。乾為久,為生,為年,為盛,為靈。反巽為草木,為粢。

譯文:長久天旱已三年,地皮龜裂草木不生,祭品空乏無有稷黍,沒有東西供奉神靈。

需變乾

原文:火滅複息,君明其德。仁人可遇,身受利福。

注釋:乾為君,為德,為仁,為福。伏離為火,為明,伏巽為利,伏坎為滅。

譯文:大火熄滅又複燃,君主聖明施仁德,就能遇到仁人智士來輔佐,君民都能受到利益和福澤。

需變坤

原文:溫山鬆柏,常茂不落。鸞鳳所庇,得其歡樂。

注釋:坤文,故鸞鳳。伏離為火,故溫,伏巽為鬆柏,為茂,為落。伏兌為歡,為東,伏乾為山。

譯文:氣侯溫暖的山上,鬆柏樹常年茂盛不落葉,鸞鳳受林蔭的庇護,得到和鳴歡樂。

需變屯

原文:西誅不服,恃強負力。倍道趨敵,師徒敗覆。

注釋:伏兌為西,坤殺,故誅,為服,為恃,為負力,為師,為敵,為敗覆。艮為強,為道,為徒。《史記》中:“項梁西擊,秦屢敗之,有驕色,後敗死定陶。”

譯文:項梁領兵西征不服之地,依仗自己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日夜兼程背道追敵人,反而落得全軍覆沒身死定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