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地理風水實例選驗(三)(2 / 3)

第十四節 為什麼老楊家世世忠心保大宋

唐朝末期,居住在陝西府穀縣九曲黃河旁秦嶺一個偏僻的依山傍水而又風景秀麗山寨裏的老楊家,是這一帶遠近聞名的莊園大戶,日子過得甚為安靜、愜意。

這年二月初二一早,老令公楊繼業的祖父楊老爺子拄著拐杖來到莊村前黑龍潭邊散步,漫遊觀賞。

因黑龍潭的河流與山脈相連,沿著東北艮方的山脈婉轉彎曲,穿帳過峽,彙聚此處形成一個很深很大的水潭,然後折轉往西北乾方而去。此楊家莊園恰在此彎曲玉帶水懷抱之中。由於水深過人,水也由清色變成墨綠色,因此得名黑龍潭。此潭水在陽光照射下,金波蕩漾,閃閃發亮。

楊老爺子沿著潭邊深一腳、淺一腳往深山處走去,不知什麼原因絆了一跤,拐杖也滾拋向潭中。待他爬起伸手往黑龍潭裏抓拐杖時,突然眼前一亮,驚呆了!隻見潭裏一條巨石龍時隱時現,搖頭擺尾正向老爺子張嘴點頭致意。這下可把老爺子嚇愣了。轉眼間,石龍不見了,黑龍潭也恢複了平靜。

楊老爺子心中暗想,是否這石龍還未修煉成形,如果把人的骨骸放入龍嘴中,將來子孫定會是真龍天子,一代帝王。因此,他天天來到此處觀看,但就是不見這石龍的出現。隨著春夏秋冬的輾轉,又到了來年二月初二的辰時,老爺子例行來到此處,突然,這具石龍又出現在他的麵前,張嘴點頭麵向於他。這下子老爺子明白了,每年的二月初二是龍抬頭日,這天的辰時石龍就會出現。這時,老爺子壯著膽,用拐杖指向石龍大聲說:“你這石龍是否要吃我骨骸?”石龍點點頭,“如果吃了我的骨骸我的子孫是否能坐天下稱帝成為真龍天子?”石龍又點點頭後,隱形而去。

楊老爺子隨即轉身回家,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兒子也就是楊繼業的父親。轉眼到了隆冬季節,楊老爺子因病躺在床上,叫來兒子交代後事,一定把他本人的屍體火化後用布袋把骨骸裝上,待二月初二這天辰時扔到石龍的嘴裏,楊繼業的父親也一一聽從,就隻等二月初二龍抬頭日了。

誰知到了二月初二的黎明,天氣突變,電閃雷鳴,風雨交加,大雨下個不停。楊父生來膽小,自己不敢去,隨即叫來跟隨楊家多年的趙管家,這位趙管家就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的父親,名叫趙洪恩。

此人精明強幹,頗有心機,處事圓滑,深得楊家信任和恩寵。此時楊父毫無戒心原本告訴趙管家辰時去黑龍潭把老爺子的骨骸袋扔到石龍的嘴裏。趙管家當場點頭應允,接過骨灰袋回到了自家的房間。

足智多謀的趙管家心中暗想,真有這般奇事?如果把自家父親的骨骸扔到石龍的嘴裏,將來自己的子孫豈不是做帝王也能成為真龍天子了嗎。想到此時,趙管家手提工具,冒雨去趙家墳地挖掘老父的骨骸,裝在布袋裏。當他走到黑龍潭楊父所吩咐指定的地方,站穩定睛往水中一看,果真此石龍正搖頭張口呢。趙管家立時拿出自己老父的骨骸布袋準備扔過去時,那石龍立即合上嘴,他又拿出楊老爺子的骨灰袋一揚時,那石龍又張開口。一連數次反複,趙管家沒辦法把自家老父的骨灰袋扔進石龍的嘴中,隻好一咬牙,索性把趙、楊兩個骨骸袋一齊扔進去。那石龍一張嘴竟把趙匡胤的祖父骨灰袋含進嘴裏吞進肚子裏,當發覺不是老楊家的骨骸時,立時怒吼,一擺頭把楊老爺子的骨骸袋勾掛在龍角上,咆嘯一聲,躍出黑龍潭駕祥雲而逝。

自此,洛陽縣夾馬營趙洪恩家生下黑龍潭石龍轉化的火德星君霹靂大仙下界,轉世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登基做了皇帝後,去幽州請來老令公楊繼業及七郎八虎掛帥鎮邊疆。老楊家世世代代當掛角元帥,忠心保大宋江山。

第十五節 剛正不阿鐵麵無私的包公之墓

包拯包拯,宋朝一代丞相,他用三口銅鍘大義滅親鍘了犯贓的親侄子包勉;他剛正不阿鍘了當朝附馬陳世美;他為官廉正在陳州放糧救了老百姓;特別是他鐵麵無私破了天下奇聞、宋真宗之子宋仁宗的狸貓換太子一大奇案。名震天下,是當今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大清官———包青天。

1009年,宋真宗禦駕親征北上澶州大戰遼兵,臨出征前,劉妃和李妃均已懷孕,宋真宗辭別之語:“兩位愛妃,誰能生子,便立誰為後。”劉妃性乖巧,善心計,心狠手辣。隻因皇帝口出一句生子立後的話,她便生出一塊心病:如果自己生子,李妃也生子,便有一番爭執,可萬一自己生女,李妃生子,那自己不光立不了後,還要失寵,想到此時,急召心腹太監郭槐密謀定下一條歹毒之計,命宮女寇珠去實施。

光陽荏苒,半年過去,劉妃小產,生子無望。十月已滿,李妃臨產之時,太監郭槐急忙到禦花園內捉了一隻小貓,弄死剝皮後裝一金漆果盒之中,假裝到李妃宮中探望,伺機將果盒交給宮女寇珠。寇珠本來是按計專門伺候李妃的,她接過果盒不敢怠慢,急到李妃室內。此時李妃已生下兒子———宋仁宗後痛昏過去,寇珠趁機將死貓留下,將李妃新生之子抱在懷裏,急送劉妃時,被內監都堂陳琳發現,寇珠不敢隱瞞,如實告知了陳琳。

之後,後宮中便傳出李妃生下一妖怪,劉妃生下太子仁宗的傳聞。李妃醒來,知情後決心與劉妃爭子,怎奈劉妃先下手為強。為斬草除根,與郭槐定計,火燒宸妃宮。陳琳聞訊,急將李妃救出宮,行乞落住草橋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