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龍,有悔。”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譯文:《乾》卦中上九爻辭說:“龍高亢窮極,終將有所悔恨。”孔子解釋道:“尊貴卻沒有實位,崇高而得不到百姓擁戴,賢明之人在下位而不輔助他,所以輕舉妄動必將有所悔恨。不出戶庭。
“無咎”。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縝密而不出也。”
譯文:《節》卦中初九爻辭說:“不走出屋門內院,沒有過錯。”孔子解釋道:“變亂的產生往往是因言語而起的。君主言語不縝密就會失去臣下,臣下言語不縝密就會喪失生命,機密大事如不縝密就會危及事業成功。所以君子謹守機密而不泄露言語。
子曰:“作《易》者其知盜乎?《易》曰:‘負且乘。致寇至。’負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易》曰:‘負且乘,致寇至’。盜之招也。”
譯文:聖人孔子說:“《易經》的作者大概知道盜匪的心理吧?《易經》中《解》卦中六三的爻辭說:‘背負重物而乘坐大車,將招致匪盜的劫掠。’負重載物本是小人的事務,乘坐的車輛,是君子的器具。作為小人而乘坐君子的器具,盜匪當然會思謀奪取。君上輕慢,臣下橫大衍之數圖暴,盜匪當然會思謀奪取了。財物不隱蔽地收藏好,就是引人為盜,女人過分打扮其容貌就是引人淫亂。《易經》上說:‘背負重荷而身乘大車,必致強寇前來奪取’,原來是說盜匪是自己招來的啊!”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而後掛。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
譯文:占筮之時用以演算的蓍草是五十,演算時取出一莖置於側,隻用四十九莖。把這四十九根蓍草任意分為兩堆象征陰陽,從分成兩堆的蓍草中任取一根,掛在左手小指間,象征天、地、人三才。以四為單位分數兩堆蓍草,每堆分別餘數或為一,或為二、或為三、或為四,而不超過四,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將第三營二堆分別所餘的蓍草數放置在別處,象征曆法中將每年的餘數歸聚而閏。五年成一閏,所以將兩組餘數合起來之後再分。乾卦蓍數推算總數為二百一十六策,坤卦為一百四十四策。乾坤兩卦共計三百六十策,相當於一年的日數。《周易》上下經六十四卦總計一萬一千五百二十策,相當於萬物的數字。
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亢龍,有悔。”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譯文:《乾》卦中上九爻辭說:“龍高亢窮極,終將有所悔恨。”孔子解釋道:“尊貴卻沒有實位,崇高而得不到百姓擁戴,賢明之人在下位而不輔助他,所以輕舉妄動必將有所悔恨。不出戶庭。
“無咎”。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縝密而不出也。”
譯文:《節》卦中初九爻辭說:“不走出屋門內院,沒有過錯。”孔子解釋道:“變亂的產生往往是因言語而起的。君主言語不縝密就會失去臣下,臣下言語不縝密就會喪失生命,機密大事如不縝密就會危及事業成功。所以君子謹守機密而不泄露言語。
子曰:“作《易》者其知盜乎?《易》曰:‘負且乘。致寇至。’負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易》曰:‘負且乘,致寇至’。盜之招也。”
譯文:聖人孔子說:“《易經》的作者大概知道盜匪的心理吧?《易經》中《解》卦中六三的爻辭說:‘背負重物而乘坐大車,將招致匪盜的劫掠。’負重載物本是小人的事務,乘坐的車輛,是君子的器具。作為小人而乘坐君子的器具,盜匪當然會思謀奪取。君上輕慢,臣下橫大衍之數圖暴,盜匪當然會思謀奪取了。財物不隱蔽地收藏好,就是引人為盜,女人過分打扮其容貌就是引人淫亂。《易經》上說:‘背負重荷而身乘大車,必致強寇前來奪取’,原來是說盜匪是自己招來的啊!”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而後掛。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
譯文:占筮之時用以演算的蓍草是五十,演算時取出一莖置於側,隻用四十九莖。把這四十九根蓍草任意分為兩堆象征陰陽,從分成兩堆的蓍草中任取一根,掛在左手小指間,象征天、地、人三才。以四為單位分數兩堆蓍草,每堆分別餘數或為一,或為二、或為三、或為四,而不超過四,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將第三營二堆分別所餘的蓍草數放置在別處,象征曆法中將每年的餘數歸聚而閏。五年成一閏,所以將兩組餘數合起來之後再分。乾卦蓍數推算總數為二百一十六策,坤卦為一百四十四策。乾坤兩卦共計三百六十策,相當於一年的日數。《周易》上下經六十四卦總計一萬一千五百二十策,相當於萬物的數字。
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譯文:由此,通過“四營”(分二、掛一、揲四、歸奇)這一過程而筮得《易經》的卦形,積十八次變數即筮成一卦。而每九變出現的八卦之一則為小成之象。引而申之,順類推求出六十四重卦,能逢相應的事類則推演擴大其象征意義,天下所能夠取法闡明的事理就盡在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