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1月18日,徐誌摩原本準備乘坐張學良的飛機,但那架飛機因事改期,他不想再做停留,於是第二天改搭另一架郵政機飛往北平。因為19日晚上在北平協和禮堂,有林徽因的關於建築方麵的講座。她是他此時生命中唯一的慰藉了,他一定要見到她。
林徽因的講座如期舉行,可是她卻沒有等到那個重要嘉賓的到來,等來的卻是徐誌摩喪生的噩耗。因大霧,飛機於中午12時30分在濟南黨家莊附近觸山爆炸。機上連同徐誌摩共三人,無一生還。
林徽因聞此噩耗,當場昏厥過去。她是愛他的,他們一起在康橋攜手走過的浪漫歲月,永遠地銘記在她的心裏。她假裝輕描淡寫,不肯承認,隻不過是不想為一場無果的愛情有所擔當,或者說,她更愛的是她自己。
而她在徐誌摩心裏的地位,卻從不曾改變,即使在他和陸小曼熱戀到結婚的整個過程中。徐誌摩曾說過:“我這一輩子隻那一春,說也可憐,算是不曾虛度。就隻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她是他此生唯一的紅顏,永遠如初見時那般美好。
倒是被徐誌摩拋棄的那個女人張幼儀,冷靜沉著,聞此噩耗,強忍悲痛,挺身而出,安排徐誌摩唯一的兒子,當時才13歲的徐積鍇和她弟弟去東山認領徐誌摩的遺體。她從沒得到過他的愛,他甚至嘲笑她是“鄉下土包子”,並且在她最需要他的時刻拋棄了她,可她卻把自己最好的青春歲月甚至是一生都給了他,為他侍奉雙親,無悔生養。她知道他從來不愛她,但她仍舊希望可以遠遠地看著他快樂地生活。
一夜間的變故,讓傷心過度的陸小曼無法承受這樣的事實。巨大的悲痛,痛得她已經不會哭泣。她歇斯底裏地將前來報信的保君建攔在門外。她用這樣幼稚的行為拒絕接受徐誌摩已然離世的事實。不過是吵了幾句嘴,為何竟這樣狠心拋下我而去,連個認錯的機會都不肯給我?不是說好一生一世不分離的嗎?不是應該像往常一樣,很快我們就和好的嗎?
那一年,徐誌摩34歲,陸小曼28歲。
人這一輩子,總該做一次自己。這一次,我把全部的世界都給你,我的整個人,我的心,我的思想,我的靈魂;這一次,就算遍體鱗傷也沒關係;這一次,我當用盡所有的勇氣;這一次,我為你千嬌百媚;這一次,我為你花開荼蘼。隻是這一次就夠。因為生命再也承受不起這麼重的愛情。我愛你,沒什麼目的,我愛你,依然,始終,永遠!
有人說,人生有三樣東西是無法隱瞞的—咳嗽、貧窮和愛,你想隱瞞,卻欲蓋彌彰。人生有三樣東西是不該揮霍的—身體、金錢和愛,你想揮霍,卻得不償失。人生有三樣東西是無法挽留的—生命、時間和愛,你想挽留,卻漸行漸遠。人生有三樣東西是不該回憶的—災難、死亡和愛,你想回憶,卻苦不堪言。
這種種的“無法”和“不該”的滋味,陸小曼統統品嚐了一遍。她一路走來,享受了太多的矚目和讚賞,也因此揮霍了太多的青春財富和健康,她一生的摯愛,在山川間化作一縷孤魂,她想挽留,卻隻能徒勞地空自悲歎,隻能在午夜時分的夢裏才能得以相見,才能再次感受他的溫存。她輝煌時日費萬錢,她落魄時難以買一塊像樣的手帕,她愛他時,為他不惜赴湯蹈火,萬箭穿心,成為眾矢之的。她是無情的,曾是那麼冷酷地和他吵架讓他負氣離去,她又是有情的,覺悟到此生他是自己的最愛時他已不在身邊,隻能靠典當往昔的日子來填補情感的空白。
於是,她褪盡鉛華,不再裝扮,用盡餘生時光,要成為誌摩一直希望自己成為的那種人。
一個經曆了諸多世事煙火淬煉的人,是不是該百煉成鋼了呢?愛情,說不清是緣,是債,是劫,是難,若說徐誌摩是陸小曼的孽緣,徐誌摩輕輕地走了,那緣分斷了,債也還完了,可活著的人還要繼續在這個世界上麵對更大的劫和難。
據陸小曼的表妹吳錦回憶,陸小曼多次跟她講起當時一件奇怪的事:徐誌摩墜機的那天中午,懸掛在家中客廳的一隻鑲有徐誌摩照片的鏡框突然掉了下來,相架跌壞,玻璃碎片散落在徐誌摩的照片上。陸小曼預感這是不祥之兆,嘴上不說,心卻跳得厲害。誰知第二天一早,南京航空公司的保君健跑到徐家,真的給陸小曼帶來了噩耗。她一下昏厥了。醒來後,她號啕大哭,直到眼淚哭幹。
王映霞這樣描述她當時的模樣:
下午,我換上素色的旗袍,與達夫一起去看望小曼,小曼穿一身黑色的喪服,頭上包了一方黑紗,十分疲勞,萬分悲傷地半躺在長沙發上。見到我們,揮揮右手,就算是招呼了,我們也沒有什麼話好說,在這場合,說什麼安慰的話都是徒勞的。沉默,一陣長時間的沉默。小曼蓬頭散發,大概連臉都沒有洗,似乎一下老了好幾個年頭。
她的心隨著徐誌摩遠去了,再也沒有了曾經的香豔。她怪自己口不擇言,她本來已經認識到錯誤了,她還寫了封道歉的信,等著他風塵仆仆地歸來,擁她入懷,原諒她的不理智。然而,許多世事,過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真的回不去了。即使回頭也是無路可走。不管我們是否願意,我們的青春如昨日的朝陽,回不去了。曾經愛過的人,曾經走過的路,曾經的風雨同舟,曾經的輾轉承歡,隻能存檔在我們的記憶中。也許會很傷感,很難過,但是一切已經注定,當真失去了,才醒悟原來自己是那麼愛他,誌摩已經成了她的習慣。留下的唯一就是心痛。塵緣易老,覆水難收,情切意長,你在何方?
也許,愛來過,也走過,癡過,也恨過,傷過,也痛過,才會懂,一切都是錯。生命本是美麗的,不是苦惱太多,隻是我們不懂生活;不是幸福太少,隻是年輕的我們不懂得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