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金玉良緣鸞鳳和鳴(2 / 3)

趙雲保劉備迎娶孫夫人回到荊州後,劉備和諸葛軍師非常關心趙雲的婚事,決議為趙雲擇取一位聰慧、賢淑之女為夫人。趙雲也答應願意聽從主公和軍師安排。孫夫人剛到荊州,也是一位熱心腸之人。她探聽到樊平相助鳳兒之事,趕緊告訴了劉備。劉備招趙雲人府,問及此事。趙雲非常吃驚,不明白鳳兒如何從南郡又來到了荊州。趙雲向劉備稟報了和鳳兒相識相知的過程。書中描寫,自出常山郡以來,趙雲所經曆的女子,唯鳳兒天真無邪,純樸可愛。趙雲雖經時日消長,馳騁疆場,一直保留著這塊純潔之地,永遠不曾消失。趙雲明白,自己對鳳兒已是暗生情愫。

樊平完成使命,從桂陽趕回荊州,急忙向趙雲呈上鳳兒所書絲帛。趙雲看到上麵寫著:春鳥將依林,不知林多深;欲罷此癡想,紫錦表純真!趙雲立刻明白了鳳兒這是以書信托付終身。但是樊平已經不知道鳳兒去向,幾天之後,一名侍者稟報有人在荊州城郊尼姑庵見到了鳳兒行蹤。趙雲立刻理解了鳳兒是曆盡磨難,心中難以負重,故而到尼姑庵去超脫自己。孫夫人主動請纓,到尼姑庵去探個究竟。見到鳳兒後,孫夫人提及趙雲趙子龍,鳳兒誤會很深,憤憤然說,鳳兒和那常山趙子龍不過是萍水相逢,並無其他瓜葛。隨後鳳兒退人後堂,不再理會孫夫人。回到府中,孫夫人告訴劉備,鳳兒出落得品貌端莊,待人嫻熟,與趙子龍是天生一雙,地就一對的好夫妻。隻是鳳兒好像誤解了什麼,性如烈火。孫夫人以女人之心細細分析,很容易破解了鳳兒心結。趙雲又來到劉府,孫夫人要趙雲也手書絲帛書信,向鳳兒表明心跡。趙雲揮筆寫道:“青林本誠真,幾番思斷魂;紫錦乃雲心,渴盼鳥依林丨”孫夫人看後,自信地認為,有此書信,鳳兒心結便可迎刃而解。

尼姑庵中,上次孫夫人走後,老尼對鳳兒進行了點化。老尼告訴鳳兒,趙子龍將軍是保劉皇叔人南徐迎娶孫夫人,趙將軍文武兼備,識破東吳美人計,讓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鳳兒如夢方醒。孫夫人二次來到尼姑庵,拿出趙雲書信給鳳兒看。書中描寫:“鳳兒頓時喜從天降,似乎承受不住這種人生大喜,撲到孫夫人懷中失聲痛哭起來”。

在劉備和諸葛軍師主持下,在荊州大擺宴席三日,為趙雲和鳳兒締結良緣。趙雲終於和鳳兒鸞鳳和鳴,並蒂花開。趙雲這匹馳騁的駿馬,終於尋覓到他的溫柔之鄉。

鳳兒愛慕英雄,從冀州到荊州,經曆了種種磨難。但是鳳兒堅貞、剛烈,對趙雲的感情忠貞不渝,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在那個紛亂的三國時代,對於嚴謹持重、有情有義的趙雲來說,這份經受了考驗的愛情還是真實可信的。

張國良評話《三國》“襲取成都”一節,也記述了趙雲娶親的故事,描寫惟妙惟肖,帶著一點輕喜劇的味道,讀起來很有意思。

從建安十六年三月張鬆出川獻圖開始,到建安十九年六月黃權降漢,西川戰事足足打了三年多,才歸平息。人就是這樣,戰亂時期,隻想著擺兵布陣,縱橫馳騁,想的是立大功,建奇勳,一切瑣事都拋之腦後。但是劉備攻取成都後,終於有了一塊安身立命之地,文官武將開始考慮成家立業的大事了。

《反三國演義》中介紹,西涼馬騰之女、馬超的妹妹叫馬雲騄,是趙雲的夫人。這種說法,野史亦有記述。張國良的評話采用了這種說法。馬雲騄異域秀色,文韜武略,深得時人欽慕。有人說,馬家兄弟不想讓其妹嫁給一個無德無能的人。因此她到了二十多歲也沒有找到夫婿。馬超歸附劉備,來到成都為官。馬雲騄一路打聽,來到成都和兄長相聚,此時孔明家眷也來到成都,劉備也自是高興,連日宴請,文武無不前來恭賀。

數日後,張飛往馬超寓所登門造訪,言談之中得知馬超之妹酷愛武藝,使得一手好槍法,年方二十八歲,因常年流離顛沛,尚未定親,仍然待字閨中。張飛便與馬超道:“小馬,今日老張到此特來為令妹做媒,未知意下如何?”馬超道:“三將軍做媒,超豈有不從之理,隻不知與哪一位將軍提親?”張飛高興地說:“我家四弟老趙豔福不淺,正好與小馬結為郎舅之交,趙、馬二槍,天下無敵!”馬超心裏已許,還得問一聲妹妹,人內室,便將張飛之言詳盡告知。馬小姐聽得是嫁與趙雲,內心歡喜,便允道:“聽憑哥哥做主。”馬超當即將小姐之意轉達張飛,二人皆自歡喜,相視大笑。張飛高高興興地出了公寓,回到下處,命人設下酒宴,悄悄地將趙雲請了來,見麵便高興道“老趙啊,恭喜了!”趙雲與他常有來往,隻當又是飲酒消遣,聽他這般言語,隻恐又在打趣,笑著說:“三將軍不日便要迎娶兒媳,喜事臨門,趙雲喜在哪裏?”張飛說“老趙啊,你跟隨大哥十來年,功績累累,至今尚無妻室。如今老張已與你覓著一位年少佳人,青春二十有八,正是妙齡,更可嘉者善用一條金槍,是位女中豪傑,願與老趙結為秦晉。”趙雲知道,張飛所言乃是馬超之妹,於是謙恭地說:“三將軍,趙雲出身低微,馬超曆代望族,隻恐門戶不適,不當穩便。”

說起婚事,趙雲當然高興,連連感謝張飛。二人飲至二更,仍是興致盎然,張飛道:“老趙啊,老張與你做媒,可知謝些什麼?”趙雲想,事情還沒成功,他倒已經伸手討謝禮了。當然嘍,成全了我這麼大的事,怎麼可以一點表示也沒有呢?便說道:“趙雲定當奉謝,喜慶之日先敬三將軍三杯,以表趙雲之心。”張飛連連搖頭。趙雲疑惑不解,再說“那趙雲改日到府中,以金銀相酬謝。”張飛詭譎地一笑說:“老趙竟連老張的心思也猜不到丨”說罷,張飛便有些失望地收去了臉上的笑容,捧起酒杯一飲而盡。趙雲看到這種樣子,恍然大悟,大笑道“三將軍,趙雲明白了,三日之後定有佳音原來張飛成全了趙雲,想到自己仍是孤身隻影,便要趙雲為他做媒,找一門好親。來日,趙雲便打聽著老大夫黃權有個同父異母的小妹,今年也隻有三十餘歲,倒是一位從未出閣的閨房小姐。因一時不願輕易定親,一年二載,青春易逝,年過三十便再也羞於啟齒,耽擱在閨中,少有人來問津。趙雲打聽著實,暗地與黃權商議,一言正中下懷,黃權求之不得,哪有不允之理,旋即回府,與小妹一講,小姐也是喜出望外。這位黃氏姑娘好大的福分,與張飛生了一個女兒。日後劉禪即了位,她的女兒便成了正宮娘娘,黃姑娘就是堂堂正正的皇親,張飛就是當朝國丈,可惜那時張飛已不在人世了。

三日之內,趙雲已將事情暗中辦妥,那日傍晚,也將張飛請過府來,篩酒款待。因為今日是第三日了,張飛有些等不及,問道:“老趙啊,呼喚老張何事?”張飛立即捧杯一飲而盡,趙雲答:“三將軍所言之事,趙雲已然辦妥。”雖說張飛臉皮厚,碰到這種事情到底也難為情的,便故作糊塗道:“老張托你什麼事啊?”趙雲見他又來這麼一套,故意生氣道:“啊,既然趙雲未受三將軍之托,來日便去回絕罷了”張飛忙雙手亂搖道:“老趙啊,使不得,使不得,千萬不要回絕,老張開個玩笑,不要當真。不知是哪一家的千金?”趙雲肅然道:“老大夫黃權之幼妹,今年三十餘歲,尚未婚配。如今已應允了。”張飛又手舞足蹈起來了,問:“黃姑娘生個什麼模樣?”實際上趙雲也不知道,隻好敷衍張飛說:“絕世佳人,與三將軍乃是天生一對,地成一雙。”事情慢慢地傳到了劉備和孔明的耳朵中,他們也深為張飛和趙雲高興,命人為他們整頓了幾所寓所,選定吉期,為張飛、趙雲完婚。這樣,劉備主婚,孔明和法正作為媒人,趙雲三茶六禮,明媒正娶地把馬姑娘接過了門。三日過後,新婚夫婦喜氣洋洋前來拜見劉備。劉備就在轅門內設宴相賀,自然又是盡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