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話中敘述,馬超妹妹馬雲騄,自幼習武,女中無雙,個性純真率直,有時會十分調皮,對於在戰場廝殺的趙雲來說,馬雲騄不小心流露出來的溫情,給了困境中的趙雲許多慰藉。同時趙雲在外征戰,妻子可以教習兒子們學文習武,這樁婚事,倒是天造地設的婚姻。
這些故事都說明了人們對三國中趙雲的情感歸宿懷有不滿,同時真誠希望他能有個賢內助,也從一個側麵反映了人們對趙子龍的喜愛。相莊伉偭,白頭偕老畢竟是中國曆來幸福的標準之一,至少作者們希望趙雲能得到這樣的幸福。
再說劉備,自從“截江奪鬥”孫夫人回轉江東以後,劉備戎馬三年多,一直沒能考慮自己的婚娶大事。如今西川平定,文武官員都思量著要為他尋一門親來做他們的主母。近聞大將軍吳懿之妹,美貌絕色,雖說守寡在家,卻還年輕,也隻有三十來歲,容顏未曾減退,人稱女中之王。此女先嫁劉璋之兄劉瑁,劉瑁福淺早亡。吳懿早有為劉備做媒之意,可恨自己少與劉備接近,不敢貿然提起此事。吳懿和法正在原蜀中同朝為臣,略有交情,便央求法正玉成此事。法正聽了吳懿的話,萬分讚成,來到軍師府來找孔明商議。孔明聞得法正的來意,歡喜異常,便同去麵見劉備,告知其事。不料劉備道:“備先取劉璋之地,又娶劉瑁之妻,仁義何在耶!恕不從命,二位休再提起。”一番美意,就此回絕。之後,孔明和法正雖然也曾多次旁敲側擊,劉備卻仍然不動心,對此置之不理。眾人隻得將此事暫且擱下。
孔明回到府中,想到白日提親的事,也觸動了自己的私情。自從建安十三年春天出山以來,至今已有六個年頭過去了,南征北戰,東蕩西殺,忙於大漢事業,很少顧及家眷。孔明夫人黃氏是個德才兼備的女中魁首,滿腹珠璣,書史皆通,諸葛亮一向很敬重她。如今恰逢清平盛世,孔明便想接黃氏到成都來,順便把劉備的親事和她商議一番。像這種婚娶之事孔明不善周旋,一落到黃氏手中便迎刃而解了。孔明便命人趕至夔關,讓太守龐壽將黃氏等家眷主仆統統接進成都。
卻說趙雲、張飛完婚之後,劉備時常蹙著雙眉輕輕歎息搖頭。孔明見此情景,已有所察,便問劉備緣何獨自愁眉低歎。劉備已知失態,忙道“備偶覺不適,並非歎息耳。”孔明見他出言吞吞吐吐,躲躲閃閃,堅信他有心事,故意也長歎一聲道:“唉,主公,吳氏好無福氣,數日前已然亡故的了。”劉備吃了一驚說“皆是備之不當。望軍師厚待吳懿將軍。”
君臣二人拱手而別。自這一日起,孔明三日未來轅門,法正亦然如此。劉備三日不見孔明,就像隔了一年,於是親自登門探望。少頃,孔明整巾而出。劉備問其緣故,孔明道“亮一睡三日,得一夢兆。”劉備想,畢竟是軍師,做起夢來也是長篇累牘,怎麼會做三日夢的呢,倒是從沒聽見過。便笑道“先生必是得一吉兆,不妨說來一聽。”孔明神秘地說:“亮夢遊天庭,抵靈霄寶殿。玉帝降旨道,成都郊外錦屏山前新結一草庵,庵中有一女尼,乃是仙女下凡,與汝主有數載之緣,此乃天賜良緣,不可違逆天意。”劉備將信將疑地問:“軍師,夢中之言,豈可當真?”諸葛亮說:“主公,亮三日不醒,夢中之景曆曆在目,玉帝之言記憶猶新,何不親往山前一看,便知端的?”君臣二人正在爭執之時,報說法正趕來。法正方才坐定,劉備便問道“孝直,緣何數日不見?”法正迫不及待說:“主公、軍師,此事怪也不怪,下官一睡三日,還得一夢兆。”接著法正講述了和孔明一樣的夢境。
劉備驚駭不已,更覺不可思議。君臣三人上馬登車出了成都,來到錦屏山下,果然見一新結草庵。三人下馬出車,踱至庵前,見柴扉虛掩,草堂上果然坐著一個女子,渾身墨黑的出家人打扮,容貌端莊清麗,細眉杏目,唇不點而紅,麵不敷而白,好似粉妝玉琢,出水芙蓉一般;體態修長,玉指纖纖猶如仙女下凡相仿。看得君臣三人都驚呆了:世上竟有這般美貌女子!劉備喜形於色,自語道“果是天賜良緣,待吾進庵打個問訊。”便要進去。孔明知道劉備被女色打動,暗自得意,忙雙手將他一攔:“主公雖是蜀中之主,然尼庵乃是聖地,俗家之人不可破其戒規。不如先回城去,待亮教內人前來。主公意下如何?““此言極善。”劉備看到了草庵,又見著了絕頂標致的美女,心裏也就踏實了。次日,孔明來見劉備,自然是為了這一件事,說道,內人已去草庵,女尼昨晚亦得一夢,道是玉帝之旨,要與西蜀新主成婚。主公,我等不約而同,共得一兆,皆言主公喜得天賜佳姻。天意不可違逆,望主公速做準備,擇日便可成親。劉備聽完大喜,選了個黃道吉日,命人從郊外將美人接進城來。成都自平定以來,接二連三有大喜事,這一次劉備成婚,更是舉國歡慶,喜氣洋溢,熱鬧非凡。婚後,劉備大大地感謝了孔明和法正。孔明道主公,此事非是亮等之力,皆是吳將軍之功。”接著孔明稟告劉備:“主公,主母非是旁人,乃是吳將軍之妹也。”一旁,吳懿忙閃出道:“正是末將之妹。”劉備指著孔明他們道:“爾等好一條計策!欺主瞞上,該當何罪?”此時已忍俊不住,笑出聲來。文武哄堂大笑。實際上劉備豈有不知之理,隻因為怕人家說他的閑話,奪同宗之妻總是不光彩的,所以一口回絕。既然孔明這許多人在為他極力攛掇,劉備也不阻止,樂得坐享其成。諸葛亮看透了劉備心思,所以搬來黃夫人,實質上是去討救兵的。黃夫人就教他這麼一條計策,撮合成了這一對美滿婚姻。
英雄們都有一段屬於自己的幸福婚姻。這些作品的描寫,不僅感受到作者對英雄們的美好祝願,也使我們看到他們身上所散發出的又一層人性的光輝。